历史人物 从学生领袖到抗联的铁血战士

Posted 学生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从学生领袖到抗联的铁血战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从学生领袖到抗联的铁血战士

宋铁岩(191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原名孙肃先,字晓天,曾用名宋占祥等,1910 年10 月24 日出生在吉林一个封建地主家庭。8 岁入私塾读书。12岁入大绥河高等小学学习。1925 年秋,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 年春,又升入长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理科班进修。在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发起创办“秋声书社”,为《大东》等进步报刊撰稿宣传爱国思想,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运骨干,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1928 年10 月,参与组织领导了以长春二师为骨干的两千多名学生游行示威,他们沿街讲演,贴标语,撒传单,还深入到农村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在吉林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与吉林地区的先进知识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轰轰烈烈地反对强修“吉会路”的斗争,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放弃了修筑“吉会路”的计划,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1 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北平革命互济会。先后担任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北平大学学生联合会理事,成为北平学生运动的先锋战士。1931 年10 月,率领北平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收复东北失地,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在狱中,组织被捕的学生坚持斗争,直到被释放。

1932 年春,受党组织的派遣,和曹国安一起返回沦陷的东北,从事抗日武装斗争。他们回到家乡永吉县,先后打入驻防在乌拉街的伪铁道警备第五旅第十四团迫击炮连,秘密开展策反工作。经过他们一段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趁该连移防到磐石县烟筒山车站的有利时机,领导全连士兵举行了武装起义,完成了党交给的组织伪军哗变的艰巨任务。这支队伍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宋铁岩任大队政委。

1933 年9 月,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宋铁岩任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4 年4 月,受党派遣到苏剑飞领导的南满第一游击大队中做政治委员工作,教育改造这支自发的抗日武装。11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宋铁岩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5 年2 月,他完成了苏剑飞队伍整编工作任务后,回到军部领导政治工作。

1936 年2 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成立,宋铁岩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并当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36 年6 月,中共东满、南满两个省委合并组成东南满省委,宋铁岩仍担任省委委员,并随杨靖宇率一军军部在通化大荒沟消灭了奉天骑兵教导团一部二百多人; 下旬一举将汉奸邵本良部的一个主力团和一个炮兵中队全部歼灭,给日伪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同年7 月,宋铁岩率领一师西征,伏击了日军金田中队,歼灭了金田大尉以下五十多人。当日晚又消灭了日军三十多人,给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宋铁岩在协助杨靖宇进行军事指挥的同时, 还为部队的组织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倾注大量心血,使部队党组织不断发展,广大指战员的政治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他的直接主持下,一军印发了《反日民众报》《人民革命画报》和宣传单等,这些为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

1936 年9 月,宋铁岩率队返回老游击区,因长途征战,劳累过度,肺病加剧,便带一部分队伍进入本溪游击根据地老和尚帽子山里密营休养。1937 年2 月11 日拂晓,密营被敌人发现并包围,宋铁岩带病指挥队伍奋勇还击,在掩护部队撤离中,因体弱行动困难,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 岁。

宋铁岩与杨靖宇一道率部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开辟了二千余里的抗日游击战线,长期从事部队的政治工作,使抗联第一军的党组织比较健全,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做政治工作处处以身作则,平易近人。打起仗来又总是身先士卒,从不考虑个人安危,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是“铁主任”。他为壮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5 年9 月3 日,辽宁省本溪县人民政府在烈士牺牲的和尚帽子山上建立了宋铁岩烈士纪念碑。

相关参考

东北抗联战士李在德逝世,享年102岁,抗联十一个军起队了

抗联起队了——悼念李在德我们记录这段历史,因为那一场战争中我们没有记者,中国记者陈翰章成了游击队指挥官,与日军的敦化警备司令助川大佐同归于尽。我们记录这段历史,因为那一场战争中我们没有档案,能够看到总

齐齐哈尔史话鹤城抗联老战士现场讲亲历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8月28日,26名国内知名研究二战文化专家应邀参加东宁与抗战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在东宁县要塞博物馆举行。作为东宁要塞团山子秘密通道

东北抗联夜袭火车现场照 击毙9名日军 被俘的战士英勇不屈

在笔者收藏的1935年9月1日刊行的日本侵略画报《汗青写真》中有如许一组照片,题为《强盗针对京图线的袭击》。凭据其时日本侵略者的记载,1935年7月29日晚上19时30分摆布,当伪满新京行204次列车

东北抗联夜袭火车现场照 击毙9名日军 被俘的战士英勇不屈

在笔者收藏的1935年9月1日刊行的日本侵略画报《汗青写真》中有如许一组照片,题为《强盗针对京图线的袭击》。凭据其时日本侵略者的记载,1935年7月29日晚上19时30分摆布,当伪满新京行204次列车

历史人物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吴佩孚怎样实现了华丽转身

  南北战争(护法战争)期间,因在衡阳擅自停兵主和,并以「学生」的名义与段祺瑞公开辩论,直皖两派矛盾随之公开化。再往后,因上海的南北和会吵吵嚷嚷,无果而终,为此,直皖矛盾也在逐步升级。>  山东问题的

鄂伦春猎手! 日关东军对付东北抗联部队的法宝

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的野外生存能力是很强大的。事实也是如此。这也是抗联战士能够旅次击败日寇讨伐的一个重要原因(杨靖宇将军牺牲后胃里面只有棉絮和草籽就是一例)。但是在东北有没有野外生存能力比抗

曾为留日学生领袖的杨度却躲到东京一家旅社里,原因让人气愤

本文作者杨天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演讲嘉宾

历史上真实的汤敬武

《铁血刀锋》中于滨饰演了一个从文弱甚至带着点懦弱的军医到英勇的抗日战士的形象,完成了一场华丽丽的蜕变。与之前抗战剧中的角色不同,于滨饰演的汤敬武非常的生活化,胆小却仗义,聪明却又有点油滑。而他之所以坚

二战日本强迫冲绳未成年学生参军当炮灰

  2011年8月25日电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刊文说,日本电视台推出纪实片,追述二战冲绳战场上感人亲情,分别服务于美日方的手足从兵戎相见到相拥而泣;同时,也让当时日本将冲绳少年组成名为“铁血勤皇队

东北抗日联军独立苦战日寇14年

 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战士一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东三省。“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反日宣言。1932年春天,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派大批干部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