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是什么样的 慈安真的是一个不问政事的女人吗
Posted 太后
篇首语: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是什么样的 慈安真的是一个不问政事的女人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是什么样的 慈安真的是一个不问政事的女人吗
还不知道:真实的慈安太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咸丰帝总共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咸丰的发妻,此女在咸丰帝还未登基前就逝世了,是被追封为孝德显皇后的。
而另一位是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她还有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名字慈安太后。慈安的出身和地位远远要比慈禧高贵,如果不是因为她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慈禧要想把手伸到前朝去是不容易的,而且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只手遮天主要还是因为慈安太后忽然暴毙的关系,那么历史上的慈安太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她真的是一个不问政事的女人吗?
《清史稿》称她在咸丰帝登基以前就已入侍潜邸,但实际上钮祜禄氏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才在八旗选秀中被指定为内庭主位。咸丰二年三月十五日,被赐予贞嫔;同年四月二十七日,贞嫔与英嫔一同进入圆明园。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记载,“贞”字对应的满文意思为“贞节”,引申意思为“正”。
不久之后的五月二十五日,贞嫔诏晋为贞贵妃,居锺粹宫;七月十二日,正举行贞贵妃的千秋令节,《杂录档》记载总管吕泰发现钟粹宫有一名宫女患病,便命人将她由西南门赶出宫去;同年十月十七日正式立为皇后。由于升为贵妃和册立为皇后的时间间隔过短。因此,个性恭简的钮祜禄氏,便主动要求免去册封为贵妃的仪式,直接举行册立为皇后的大典即可。
不过钮钴禄氏正式当皇后还是在五个月后,此时距离她入宫仅过了八个月。更夸张的是,她被封为皇后时册封她为“嫔”的仪式甚至都没有举行,可见钮钴禄氏的晋封就像火箭一般。
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咸丰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皇子载淳继位,皇后钮祜禄氏与载淳生母懿贵妃并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称为“母后皇太后”,正式徽号是慈安皇太后,此外,因当时于承德避暑山庄为咸丰帝守丧时,慈安太后居于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因此又有东太后之称。同年八月在恭亲王奕䜣支持下,两宫太后发动政变,改元同治,消灭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以明年为同治,废除祺祥年号,成功夺权,史称祺祥之变,开始两宫听政。
在咸丰帝驾崩前,咸丰帝将代表着重大意义的两枚印章分别给了皇长子载淳与慈安,直言只有两枚印章全部出现在诏书上诏书才可生效,如果不是真的信任慈安,恐怕咸丰帝不会做此安排。
慈禧联合奕䜣发动辛酉政变,从咸丰托孤的“顾命八大臣”那里夺回了权力,并处死了为首的肃顺。在外人看来,这场政变的主导者是慈禧,然而慈安起到的作用更大。慈安是正儿八经的皇后,而慈禧地位再怎么尊贵也是妃,放在民间就是妻和妾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慈安坚持站在“顾命八大臣”那边的话,慈禧是绝对不可能发动这场政变的,慈安看似对政事不热心,却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辅助效果。
后人对慈安的印象大多是忠厚老实,不问政事的,然而传言与历史不太一样。《清宫遗闻》中所记录的慈安是另外一个模样的:“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大意是说,别看慈安清心寡欲的,但是真正要决定一些国家大事的时候还是慈安太后做决定的。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的心腹总管太监安德海出京,违背太监不许出京的祖制,山东巡抚丁宝桢上报此事,慈安太后立即下令诛杀安德海。同治十二年,两宫太后撤帘归政于同治帝。翌年,同治帝驾崩,光绪帝继位。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又开始垂帘听政。
慈禧权力再大,慈安始终都是她的上司。慈安在民间的口碑也不错,她曾下令诛杀战前临阵脱逃的将士,也将贪赃枉法的贪官下狱,百姓们用“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一话来认可慈安的能力。光绪六年(1880年)一次在祭祀咸丰帝的祭礼上,宫中在咸丰帝的神主牌案前设置了两个跪垫,慈安太后见状,心想在自己之前、丈夫咸丰帝在潜邸时,还有一位嫡福晋萨克达氏(孝德皇后),虽然萨克达氏已亡故多年,但慈安太后还是将神牌案前左侧的跪垫空下,自己跪到了右侧的跪垫。
本来,这两个跪垫分别是要给慈禧和慈安的,左为慈安、右为慈禧,但此时慈安太后已经跪在了右侧的跪垫上,已经没有慈禧太后的位置了,慈禧太后当场虽然感到难堪,但也只好跟着随礼的宦官、宫女、王公大臣一同站着行礼,最多也只能稍稍站在队伍的较前端。
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在光绪七年,年仅45岁就暴毙身亡了,死因颇为神秘、不见正史记载。因为是暴毙而亡,所以在民间流传出了很多野史,这些野史几乎都把矛头转向了慈禧,认为慈禧才是害死慈安的真正凶手。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突然发病,当日戌时崩于钟粹宫。当日的《清实录》也记载,之前慈安太后尚称健康,结果十月初十日,“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疾大渐,上诣钟粹宫侍奉汤药,戌刻,慈驭升遐。”实际上,早在同治二年二月初九日,《翁同龢日记》中便有“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躬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的记录。这年慈安太后卧病近一个月,可见其病症之严重。
至于慈安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究竟是“因病暴毙”、还是被慈禧所害,只能是仁者见仁了。
相关参考
还原真实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厉害的狠角色,一个改变大清的女人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坚船利炮撬开了「”闭关锁国”的满清王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清王朝急转直下,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西方列强案板上的鱼肉。历史风云变幻,摇摇欲坠、江河
揭秘历史真的是慈禧太后毒死了慈安太后吗? 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时,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皇太后猝然崩逝于钟粹宫。随着这位比慈禧还小两岁的仁爱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毙宫中,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
对连慈禧都要礼让三分的慈安太后,到底是不是慈禧毒死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安太后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公认的忠厚老实,善良之人。咸丰二年(1
慈安16岁就被选入宫封为嫔,并且在4个月之内就被封为皇后。在皇宫,慈安保持十年荣宠不衰,可见慈安的并不一般。咸丰在三十一岁热河弥留之际,唯独将皇后慈安召到身边,授密旨一道,并给予她“御赏”大印,另外,
健康无恙的慈安太后在45岁突然暴毙,是毒害所致还是暴病而亡呢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影《垂帘听政》,这部电影反响极大,不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和精彩绝伦,而且演
两宫皇太后这词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便有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分,一般在皇帝年幼时共同垂帘听政,然而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就是所谓的两宫皇太后,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不一般,两人共同垂
两宫皇太后这词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便有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分,一般在皇帝年幼时共同垂帘听政,然而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就是所谓的两宫皇太后,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不一般,两人共同垂
历史秘闻 都是皇太后,却因一字之差,慈禧必须要给死去的慈安穿孝磕头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