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皇太后之一的慈安真是慈禧太后害死的吗?
篇首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宫皇太后之一的慈安真是慈禧太后害死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宫皇太后之一的慈安真是慈禧太后害死的吗?
两宫皇太后这词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便有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分,一般在皇帝年幼时共同垂帘听政,然而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就是所谓的两宫皇太后,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不一般,两人共同垂帘听政,至今有很多传言说慈安是慈禧太后害死的?那么历史真是如此吗?本人认为她们虽发生过不快,也不至于慈禧向慈安动杀手,毕竟慈安对慈禧构不成太大威胁。
慈安,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自从咸丰二年,慈安与慈禧入宫,在确定皇后时,慈安很快就被册立为皇后。而慈禧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贵人,虽然她随后为咸丰帝生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皇子,母以子贵,她的宫中排位也就一路攀升,由嫔至妃,再到贵妃,成为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物。在封建的等级社会中,宫中后妃的等级森严,难以逾越。皇后母仪天下,总管六宫。在宫中即使是咸丰帝也颇为敬重慈安,更何况聪颖如慈禧这样的人物,自是执礼恭谦,不敢稍有放肆。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两宫垂帘,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一退一进相得益彰。虽然慈安名分高于慈禧,但并未给慈禧揽权造成任何障碍。《清宫遗闻·慈安皇太后》记载:“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东宫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
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慈禧虽长慈安两岁,但是嫡庶之分,仍不得不称慈安一声“姐姐”。凡是涉及朝政举措的大事,慈禧明知道慈安没有异议,依然也先要请示,“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两人在长达二十年间的垂帘听政期间,一直保持比较和谐、稳定的关系,未曾见得两人有重大分歧和争执的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后宫生活中罕见的。
然而,要说她们之间完全没有任何不愉快,那也是不可能的,有两件事情令慈禧耿耿于怀:慈安命令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慈禧宠侍安德海和为同治帝选后。
安德海,又名安得海,直隶南皮县人。年少时他就羡慕那些因在宫中当太监而发迹的乡人,于是自残入宫做太监。他为人“艺术精巧,知书能文”,可以读《论语》、《孟子》这类书籍。他很善于察言观色、阿谀逢迎,“以柔媚得太后欢”,并赢得慈禧的器重,当上了总管太监,成为慈禧非常器重的内侍。为此,无论是慈禧诛杀肃顺,还是打压奕訢、削夺其“议政王”的封号,安德海都参与其中。因此,小人得志的安德海更以慈禧为靠山,他培植党羽,势焰熏天,不把慈安、同治帝和奕?放在眼里。
清朝祖制太监不准出京,但是同治八年七月,安德海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借皇上大婚、采办龙袍的名义,乘楼船沿运河南下。安德海私挟妇女、张挂龙凤旗帜、抓差纳贿,一路招摇,惊扰地方。他经过的顺天府衙门、直隶总督衙门,都隐忍不发,结果在山东被丁宝桢查拿,并以太监出京违背祖制请旨处置。
对安德海在宫中拨弄是非、混乱朝政按捺已久的慈安,在接到了奕訢率领军机大臣持折请示两宫太后的行动后,她立即召集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共同商议,时逢慈禧生病,慈安独处朝政。大家一致认为:“祖制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当就地正法。”慈安明确表态,同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这一举动,使慈禧丧失了心腹,又大丢颜面、有苦难言,由此心生嫉恨确属正常。但从而对慈安萌生了杀心又似乎与事实不符,如果说慈禧嫉恨有人杀了她的心腹太监,那么最要害的人物应该是丁宝桢,慈禧应该整治甚而杀了他以解心头之恨才对。然而,丁宝桢并未因此而丢官,这位以“严刚有威”、清正廉明着称的贵州人此后虽不是官运亨通,却也屡有升迁,颇受重视。
1876年(光绪二年),做了近十年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而且在这个令人眼热的肥缺上一干就是十年。1885年(光绪十一年),丁宝桢逝于成都,当时慈安及同治帝都早已不在人世,实权掌握在慈禧的手里。由于丁宝桢一生清廉为公,性情刚猛,在官场上得罪的人很多,死后有很多实权人物追着告他的状,慈禧都不予理睬,将丁宝桢追赠为太子太保、上美谥“文诚”,准许山东、四川、贵州等地为其建忠良祠。由此可见慈禧在朝政的大局面前,具备令朝野上下信服的公正,待丁宝桢尚且如此,她又有何理由杀慈安呢?
慈安和同治帝在选后问题上与慈禧的意见有不一致,这对嗜权如命、颐指气使的慈禧来说无疑是空前的打击,她无法原谅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与慈安联盟背叛自己;她也十分嫉妒慈安在儿子的心目中拥有比她更为尊崇的地位。她将这一切痛苦转嫁到阿鲁特氏身上,用变相折磨皇后的手段来恣意表达自己的不满。
同治帝死后,阿鲁特氏只得到了一个“嘉顺皇后”的封号,对自己前程感到绝望,“以寡嫂居中宫不成体统”,又对慈禧专横、阴毒、暴虐充满怨恨,收到其父无字书信后吞金屑求死,抢救暂缓,又绝食。在同治死后七十多天的1875年3月27日(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寅刻,阿鲁特氏死于储秀宫,当时仅22岁。
嘉顺皇后一死,慈禧郁积心中多年的不悦也就渐渐舒解,二次垂帘后,慈禧风光无限,一切朝政得心应手,她没有理由依然为此怀恨慈安,动起杀心。
所以,传言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说法,缺少说服力。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完全没有必要害死慈安。而且根据史料记载的慈安发病情况来看慈安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非他杀。野史说慈禧害死了慈安纯为荒谬之谈。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慈安太后简介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安和慈禧 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中文名:钮祜禄氏 国籍: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广西 出生日期:1837年08月12日 逝世日期:1881年04月08日www.cha138.com 职业:嫔→贵妃→皇后→皇太后
揭秘历史真的是慈禧太后毒死了慈安太后吗? 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时,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皇太后猝然崩逝于钟粹宫。随着这位比慈禧还小两岁的仁爱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毙宫中,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
对连慈禧都要礼让三分的慈安太后,到底是不是慈禧毒死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安太后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公认的忠厚老实,善良之人。咸丰二年(1
慈安与慈禧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慈安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与慈禧太后两宫并尊、垂帘听政。也许是慈禧太过夺人眼球,人们常常忽略慈安,认为她只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女辈。其实,慈安太后的手段不
慈安与慈禧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慈安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与慈禧太后两宫并尊、垂帘听政。也许是慈禧太过夺人眼球,人们常常忽略慈安,认为她只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女辈。其实,慈安太后的手段不
慈安是怎么死的?在满清王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
历史人物 历史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关系怎么样?她们关系好不好?
清朝时期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人之前,一个是咸丰帝的皇后,另一个是咸丰帝的妃嫔,咸丰帝死后,两人都被尊为太后,形成“两宫并尊”的局面。但是,按照一般的逻辑,同一个皇帝的妃子之间,能有什么好关系?毕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慈安16岁就被选入宫封为嫔,并且在4个月之内就被封为皇后。在皇宫,慈安保持十年荣宠不衰,可见慈安的并不一般。咸丰在三十一岁热河弥留之际,唯独将皇后慈安召到身边,授密旨一道,并给予她“御赏”大印,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