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Posted 鲈鱼

篇首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杨修与曹操发生了什么事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也就是秘书,他有些小聪明,便狂妄自大,恃才傲物。他和曹操之间的事情,可谓是一步一步的将他推上了死路。

曹操像

首先是阔门事件,曹操视察新修的花园,看完后只在门上写了个活,杨修一看便让人拆了重修,说是门里一个活,曹操是嫌门太阔了。其次是一盒酥事件,有人送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口便写了个合字在上面交给众人,杨修一看就和众人分食了,说这是一人一口的意思。之后再有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担心有人借他睡梦来刺杀,也是给别人一个警醒,就说自己会梦中杀人,杨修却自作聪明的去揭发他。

再后来便是杨修参与了夺嫡事件,曹操有意考察曹植和曹丕,让他们出城办事,却又吩咐守卫不能放行,杨修便给曹植出主意,说遇到不放行的便直接斩杀,后曹植成功出门,曹丕却没有,却适得其反,曹操范围认为曹植过于狠辣。

这些事已经让曹操不喜杨修,然而杨修却不知收敛,之后导致杨修之死的最主要的事件便是鸡肋事件。

曹操欲和刘备决一死战,结果刘备死守天险,拒不迎战,曹操无奈,进不可攻退不可守,一时进退两难。于是部下像曹操请军令的时候,曹操看着筷子上的鸡肋,有感而发,答了鸡肋二字。

部下不解,不想杨修却开始收拾行李,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想退兵了。这下惹恼了曹操,曹操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

左慈戏曹操是什么典故

左慈是汉朝末年庐江人士,他是一名道术,左慈擅长变法术,之前是曹操的门下客。左慈和曹操非常要好,经常去曹操家做客。

左慈画像

有一次曹操宴请宾客,左慈也是座上客,大家吃饭吃的最开心的时候,曹操突然说自己想吃松江里的鲈鱼,便大声的问在座的宾客,谁有办法可以弄到松江里的鲈鱼,宾客们都面面相觑,不止怎么回答曹操这个问题。突然,左慈站起来了,他让仆人拿来一个铜钱,并且在盆子里接了一盆水。只见,左慈嘴里念念有词的自言自语,突然,左慈一挥手,一只鲜活的鲈鱼出现在了水盆中。曹操让厨子将这鲈鱼做好呈上来品尝,味道鲜美的和在松江里的鲈鱼味道如出一辙,在场大赞左慈技巧高超。

过了一段时间,左慈把曹操的阴谋当场揭露了出来,曹操非常生气,命令手下抓住左慈,左慈进行了隐身,曹操的手下们寻找四周都未找到,只听见墙上传来左慈戏弄曹操的声音。

一次,曹操率兵去攻打张绣,路上经过了浮山,看见左慈在那里采药,便命令手下的士兵将左慈抓来,左慈快速地走入羊群之中,曹操的手下抓了一只羊带回去给曹操,曹操一看,这只活羊变成了一只石羊。

1930年左右,香港一家电影公司对《三国演义》中左慈戏曹操的章节进行了改编,拍成了一部电影。拍摄电影时,制作公司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将左慈捉弄曹操的故事搬上了荧屏。

曹操马超谁厉害

三国中,马超的实力可以排的上前几,但他并不是其中一方势力的人,他是大汗朝的将军,自幼能征善战,但后面却和曹操成仇,而说到底马超之所以和其叔父攻打曹操,是因为他的父亲马腾。

马超像

马腾是西凉刺史,此人刚正不阿,对于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很是反感。并且他暗中和刘备筹谋,要刺杀曹操。曹操得知此事之后,以天子的名义召见马腾,马腾自然不能抗旨不尊。只是他携长子觐见之后,全部死在了曹操的手里。

因此,马超为了给父亲兄长报仇,和叔父开始攻打曹操。马超自幼便骁勇善战,在潼关一战,曹操大败,只能仓促逃命,但是他身穿红袍,长有胡须,非常好辨认,马超命令手下人直接对准曹操下手,逼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曹洪拼死挡住马超,才让曹操侥幸逃脱一命。

只是马超勇猛有余,智慧却不足。曹操被马超逼到如此狼狈的境地,自然不可能咽下这一口气,于是在谋士的筹谋下,使用离间计使得马超和其叔父反目成仇,马超不得已之下退兵。再后来,曹操攻陷了西凉,马超逃走投奔刘备,成了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但却始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之后,在成都病逝。

马超单枪匹马可谓是所向无敌,但是他有勇无谋,又容易收人挑拨,实在不是统领三军的表率,最后也只能落得个病种身亡的下场。

新版三国曹操曹操谁演的

新版三国是由高希希执导的大型历史剧,里面的曹操的饰演者是大众熟悉的陈建斌。他演技很好,虽然曹操和历史上的有出入,但是也是颇受好评。

《三国》曹操剧照

之前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便说过,每一部剧塑造的人物形象都会不一样,即使以前也有诸如《赤壁》里面的曹操,但是也不会给陈建斌带来影响,他会尽力的诠释好属于三国的曹操。

而这部剧也有大多吐槽的,因为这里面是将曹操按照正面形象塑造的,高希希不可谓不大胆。曹操背负了奸雄的名义几千年,更甚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骂名,大多人也不过称曹操一声枭雄,说是正面人物却有一些过了。

但是我各人认为,在汉末年代,天下大乱,每个揭竿而起的人无非是为了心中的野心罢了,说不上好坏,只是成王败寇而已。而曹操礼贤下士,对身边的将领、谋士可谓是善待有加,而且他善于采纳意见,不刚愎自用,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曹操未必就是一个人们口中的奸人。

汉朝气数已尽,曹操胁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有些令人诟病,但是当时天下大乱,仅凭曹操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匡扶汉朝天下。而且,野心是人都会有,虽说刘备是打着皇室后裔的名头争夺天下,但也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帝王霸业。

所以我觉得,将曹操作为正面形象没有什么不可,他雄才霸略、礼贤下士在时势中也当的上英雄。

曹操名诗有哪些

曹操一生有大量的诗歌作品,时至今日这些诗句依然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都是出自曹操之手。

曹操诗歌《善战行》欣赏

在曹操的名作《短歌行》中,可以读出曹操一生的雄心壮志和他乐观的精神。即使身处困苦的生活,也能笑谈未来。而曹操诗歌流传上千年依然被后人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后人在鉴赏《短歌行》时,认为整首诗歌都是名句。以下是《短歌行》的全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这首诗歌中,曹操用了大量的意象了借景抒情。面对过去的困苦生活,一杯杜康足以将苦闷的心情淡化。看着大好河山,曹操将过去的生活视为烟云,虽然艰辛但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用了月亮和星星、山和水等意象,抒发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

曹操戎马一生,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他对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反而是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曹操刺杀董卓成功了吗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在东汉朝廷玩弄政权,很多朝廷官员十分鄙夷,但是董卓位高权重还有一名勇士吕布在身边保护他,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在朝廷上掩面哭泣,不知道东汉朝廷的前途在哪里,并且一边哭诉一边抱怨董卓的种种罪行。

漫画曹操刺杀董卓

曹操看见大臣们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大家,光靠哭是不能把董卓哭死的,便说自己有一计策,可将董卓的项上人头砍下来,给大家一个交代。于是,曹操拿了王允的七宝刀来见董卓。董卓躺在床上,曹操便和董卓寒暄了几句,恰好此时董卓向里翻了身,曹操认为时机刚刚好,于是举起七宝刀,准备刺向董卓,不巧的是,吕布出现了。曹操刺杀董卓这一行动最终未能成功。

有人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这一事是虚构的。董卓很欣赏曹操,并想拉拢曹操成为他的门下谋士,但是曹操和袁绍都看不惯董卓的做法,于是曹操和袁绍都没有投入董卓的门下。

刺杀董卓真有其人,该人名叫伍孚,看见董卓作乱心里很是气愤,便提着大刀来刺杀董卓,伍孚刺杀行为失败了,后来被董卓害死。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伍孚刺杀董卓的故事嫁接在了曹操身上。这样一来,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以及人物矛盾的多样化,让作品更加有意思。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曹操杀杨修——锋芒外露,惨遭祸患

曹操杀杨修——锋芒外露,惨遭祸患杨修是东汉末期的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着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担任汉相曹操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后因其聪明锋芒太露而被曹操杀害,死时只有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为何杀死爱臣杨修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

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为何杀死爱臣杨修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

东汉末年文学家杨修,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杨修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曹操杀杨修的时候是在哭的!这证明他是有多么的不忍。曹操其实挺器重杨修的,曹操把杨修放在自己身边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曹操与杨修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

历史人物 东汉文学家杨修的简介 曹操为何非杀杨修不可历史名人

  杨修人物生平简介  杨修字德族,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的儿子,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曾是曹操手下的谋臣之一。杨修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杨修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就连曹操这样的人物

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留大祸 曹操一生最大败笔

三国曹操既是大英雄又是大奸贼,让人既爱又恨,曹操一生成功之处很多,但失败之处也不少,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留下了司马懿,祸害曹魏,对于人才,曹操的眼光一向很准,信奉不用就杀的原则,为什么曹操晚年杀了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