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杨朱学派的贵己思想 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
Posted 圣人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杨朱学派的贵己思想 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杨朱学派的贵己思想 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
己身之最贵重者莫过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这短促的一生,应当万分贵重,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不要使他受到损害,去则不复再来。
杨朱学派
为了明白贵生的道理,我们且举三段引文如下: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善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弗’字衍)。”(贵生)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情欲)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喑,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本生)这样看来,圣人是懂得声色滋味的人,“古人得道者”就在于“声色滋味能久乐之”(情欲)。感官生活的情欲被肯定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如果“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就“与死无择”,丧失“生”的意义了。从这一原则出发,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是否对己有利乃是评判行为的准则,在这种准则下面,个人主观的利害关系乃是客观价值上的唯一标尺:
“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重己)
杨朱学派
因此,客观的事物对于人生是有意义的,但其全部意义仅在于对一己之生命有利,对个人的生命有利,这种利益决定人和事物关系的意义与价值。
物是感官情欲的来源,也是一己利益的来源,它仅是利己的手段,而不包含个人以上的社会的目的,如果拿“物”或“天下”来和人身相比,“论其轻重”,则生与身为重,而物与天下为轻: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本生)
“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审(所为)所以为,而轻重得矣。”(审为)
因此,“轻物”并不是无条件的把感官情欲加以全部否定,而是有条件的加以适当的节制,“故圣人必先适欲”(重己),在这里,杨朱派的学说不是如孟子说的邪说,也不是一般人说的纵欲主义。
相关参考
杨朱人物简介?杨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呢? 如果问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我们肯定回答老子、庄子,但其实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杨子。杨子本名叫杨朱,是先秦思想家、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
杨朱见梁王杨朱见梁王也是一个关于杨朱的小故事,故事发生在杨朱要求见梁王的时候,故事中主要记录了杨朱和梁王之间的对话,从这其中也能够看出杨朱的思想。杨朱杨朱觐见梁王的时候,对梁王说治理天下就和在手掌上玩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其最重要的通史性展览,在第二单元《夏商周三代》中,展出有众多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比如号称世界之最的「”后母戊大方鼎”、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其最重要的通史性展览,在第二单元《夏商周三代》中,展出有众多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比如号称世界之最的「”后母戊大方鼎”、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
商鞅是哪个学派的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本国家的利益,纷纷展开利益保卫战,此时,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的认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让商鞅根据秦
> 不但善谋国事,也善谋自身。他心思细密,行为谨慎,因而在各种关键时刻未受大挫折。>> 擒获后,陈平被封为户牖侯。但他推辞说:“这不是我的功劳。”高祖说:“我用先生您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你的功
《庄子》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汇编。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崇拜自然,宣扬“无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争乱,包括战争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相违背的,因此战争无所谓正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保护关税派的权威。他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
法家学派的治国思想的现实意义: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
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中国古代有名人物,他的思想极大得丰富了道家的思想内容,在道家学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庄子的文学思想简介庄子无意于仕途,专心研究于学问,所以他的学识十分得渊博,涉猎也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