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濮阳兴和濮阳有什么关系_濮阳兴生平简介_三国东吴濮阳兴后代
Posted 丞相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濮阳兴和濮阳有什么关系_濮阳兴生平简介_三国东吴濮阳兴后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濮阳兴和濮阳有什么关系_濮阳兴生平简介_三国东吴濮阳兴后代
中文名:濮阳兴
国 籍:吴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陈留(治今河南开封)
逝世日期:264年
职 业:官员
爵 位:外黄侯官 职丞相、侍郎、青州牧
濮阳兴——三国时期吴国官员
濮阳兴(?-264年),字子元,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吴景帝孙休末年至末帝孙皓初年任丞相。孙权时为上虞县令,后升任尚书左曹、五官中郎将、会稽大守。孙休即位,征召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永安三年(260年),力主建丹杨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后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濮阳兴与张布迎立孙皓。担任侍郎,兼任青州牧。同年被万彧谮毁,流放广州,途中孙皓派人被追杀,并夷三族。
人物生平
入朝任职
濮阳兴,字子元,是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他的父亲濮阳逸在东汉末年躲避战乱到江东,官至长沙太守。濮阳兴少时有才士的声名,孙权时期任上虞县县令,逐渐升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回朝后任会稽太守。当时瑯琊王孙休居住会稽,濮阳兴与他交结深厚。等到孙休即位后,征召濮阳兴入朝担任太常、卫将军,负责军国事务,封爵外黄侯。
百姓怨恨
永安三年(260年),都尉严密。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孙休诏令百官相聚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十分怨恨濮阳兴。濮阳兴后来升任丞相,与孙休的重臣左将军张布相互勾结,国人大失所望。
流放被杀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去世。左典军万彧素来与乌程侯孙皓友好,于是劝濮阳兴、张布废黜孙休的嫡子而迎立孙皓为帝。孙皓即位后,加授濮阳兴为侍郎,兼任青州牧。不久万彧谮毁说濮阳兴、张布悔恨原先迎立孙皓为帝。同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时,孙皓借机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濮阳兴身居宰辅,虑不经国,协张布之邪,纳万彧之说,诛夷其宜矣。”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家族成员
父亲:濮阳逸
族人:濮阳闿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休死后,濮阳兴与张布违背其遗言,欲废孙休长子而立孙皓。
相关参考
河南濮阳的历史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春秋时期,濮阳一带属卫国。公元前629年,卫国
远古:仓颉颛顼尧舜春秋:卫定公大叔仪蘧伯玉公孟絷北宫喜公叔文子王孙贾史鱼柳下惠柳下跖端木赐子路闵子骞战国:商鞅吕不韦荆轲汲黯京房孙膑吴起李悝张仪孟轲三国:王观南北朝:吕僧珍李嵩李平李进哲李神轨李庶隋:
导读:近日,濮阳市文物部门在华龙区马呼屯村中南铁路附属工程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商代文化遗址。经文物专家初步研判,这些遗迹、遗物距今约3000年左右,是古人类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为研究商代晚期濮阳地区的社
张勤让,1920年10月15日生,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人;1940年2月,家里揭不开锅的张勤让老人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丁树本司令的抗日同盟军独立团;1940年4月,丁树本为阻击日军“扫荡”,在现在的山
1.濮阳景槭城公园区详细介绍里面都有什么和他的历史戚城文物保护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又称"孔悝城"是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城东80米处有一夯土台是当时诸侯会盟的盟坛基址。为春秋时期卫国北部的重
张勤让,1920年10月15日生,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人;1940年2月,家里揭不开锅的张勤让老人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丁树本司令的抗日同盟军独立团;1940年4月,丁树本为阻击日军“扫荡”,在现在的山
唐朝人物中文名:章敬皇后别名:唐肃宗皇后出生地:濮阳逝世日期:730年章敬皇后人物章敬皇后吴氏(?--730年):汉族,濮州濮阳(今濮阳)人,吴令珪之女、唐肃宗李亨的皇后、唐代宗李豫之母。章敬皇后生平
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
264年,吴景帝孙休病重,临死前将10岁的太子托孤于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但是孙休死后,两位顾命大臣却认为当时蜀汉刚刚灭亡,东吴内部也爆发了叛乱,如果让一个10岁的孩子继承皇位,难以安定人心。于是濮
荆轲(?——前227) 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卫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作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