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于敏中的于敏中的生平简介
Posted 军机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于敏中的于敏中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于敏中的于敏中的生平简介
本 名:于敏中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
出生时间:1714年
去世时间:1780年1月14日
主要作品:《浙程备览》《临清纪略》
主要成就:乾隆朝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
官 职:文华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等
谥 号:文襄
于敏中的人物介绍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入祀贤良祠,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疑似牵涉到甘肃监粮冒赈之案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著有《浙程备览》《临清纪略》等。
相关参考
于敏中于敏中出身诗礼簪缨世家,是清朝名臣、重臣,也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于公元1780年逝世,谥号“文襄”入贤良祠,后因涉案被撤出。于敏中简介>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
于敏中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今属江苏)人。乾隆二年(1737)考中第一甲第一名进士,成了人皆艳称的状元郎,授为翰林院修撰。于敏中文才很好,受到乾隆帝的赏识,因此调入懋勤殿(清代皇帝读书和批阅奏章的
·于敏于敏,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和氢弹原理探索,领导完成??套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是我国核武器物理设计的主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他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受命于危难之际,28年来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中国国防事业和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于敏>于敏的主要成
于敏中于敏中是乾隆二年的状元及第,担任过文华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翰林院修撰,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等,位极人臣,是乾隆朝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于敏中与和珅于敏中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不过两人似乎也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他前半生处事谨慎,后结交太监,贪污数百万两。死后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出生在江苏金坛,于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在...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他前半生处事谨慎,后结交太监,贪污数百万两。死后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出生在江苏金坛,于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在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他前半生处事谨慎,后结交太监,贪污数百万两。死后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出生在江苏金坛,于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在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他前半生处事谨慎,后结交太监,贪污数百万两。死后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出生在江苏金坛,于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