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将军何昌期生平简介_岭南第一猛将何昌期_何昌期故居_何昌期后人
Posted 朔方
篇首语:一直盯着手心看,手心会发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将军何昌期生平简介_岭南第一猛将何昌期_何昌期故居_何昌期后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将军何昌期生平简介_岭南第一猛将何昌期_何昌期故居_何昌期后人
中文名:何昌期
字:伯唐
号:阳严
家 乡:阳山铜台
何昌期——唐朝千牛卫上将军
何昌期,字伯唐(一作伯泰),号阳严(一作阳山),阳山铜台人(一说连州人)。何昌期的祖父何言,字于宣,为唐朝广东云浮镇将;父亲何徽,字子弘,继承父业镇守云浮。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6年)应征入郭子仪朔方军。在平定安禄山叛乱中战功卓著,被朝廷升为千牛卫上将军,封宁国伯。唐贞元年初(785年)告老还乡,贞元末年逝世,葬于阳山七拱镇。
历史故事
双手伏牛一日随父围猎,忽有猛虎蹿出,众人惊恐,却见昌期力贯双臂,挽弓射杀之
据《何氏源流》记载,何昌期的祖父何言,字于宣,为唐朝广东云浮镇将;父亲何徽,字子弘,继承父业镇守云浮。
少年时的何昌期长得魁伟硕健,有神勇,力大过人。他天性好动,家旁有一古树,离地数米高的树干上有一碗口大的洞,何昌期便常常手执小石头射之,以此练眼力和手法。初时百发难一中,后来十中其九,射艺日趋精湛。
一天,何昌期跟随父亲去围猎。进入深山老林,才打了几只野兔,忽然林中寂静,却见一只猛虎从荆棘中跃出,一声虎啸,一众人惊恐不已,吓得马仰人翻。此时却见少年何昌期力贯双臂,搭箭挽弓射杀之。
后来何昌期随父亲迁徙阳山铜台(今七拱镇)。当地传说,一年春社训牛,一条大水牛受惊狂奔,乡亲们个个束手无策,纷纷躲开。年方16岁的何昌期见状,不顾危险飞奔过去,一手操住牛绳不放,几经角力,奔牛竟被拉住。
受惊的水牛见无法动身,头一低,便欲以牛角为器冲向何昌期。眼疾手快的何昌期不待水牛冲来,便一个箭步上前,双手掣住牛角,硬生生将此犟牛制服。如此神举,让众人对何昌期的天生神力佩服万分。
巧妙学艺机灵的何昌期击败武霸,又救了他,两人化敌为友,互相传授技艺
一日,何昌期与伙伴们去赶集,见到街头上有一大群人围住一卖艺者正在鼓掌吆喝。挤进去看,却是绰号为“武霸”的艺人正在舞弄双刀卖膏药。
“武霸”生得高大魁梧,双手执刀一阵砍、挑、刺、劈,青光闪动处,赢得观者不住喝彩。年少的何昌期心气颇高,说道:“看是好看,但也不过一般般。”岂料话语被耳尖的“武霸”听到,怒不可遏说:“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懂甚刀法?今日与我比试比试。”便拉着何昌期走到桥上比武。
此时的何昌期虽骑虎难下,心下却也不畏惧,拾起一根扁担做武器。比武开始,“武霸”舞动双刀欺身而上,何昌期手举扁担挡了两刀便被砍断,一时险象环生。何昌期寻思,近身相斗必败无疑,只能智取。
他便几个纵身跳到桥尾,远离“武霸”,并趁机拾起地上的石块。“武霸”以为何昌期要逃,便挥刀追将过来,却见何昌期手掌一挥,那“武霸”忽然双手弃刀遮面,嚎叫起来,更因重心不稳跌入河中。
围观群众见此纷纷喝彩,高声称赞何昌期。而何昌期则跳到河里,把“武霸”救了上来。两人由此不打不相识,互相传授技艺,何昌期因而学得了一套好刀法。
勇冠三军何昌期奋勇攻入敌阵,取得大同之战胜利,敲响安禄山叛军灭亡的丧钟
唐朝天宝年间,玄宗皇帝李世民年老昏庸,政治腐败,军队疲弱。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唐朝封疆大吏河北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叛军所至,郡邑望风而溃,不到一个月时间,叛军就攻陷了东都洛阳。
因此,各地州郡都纷纷募兵平叛勤王,何昌期立即前往连州(当时阳山属连州管辖)应募。在连州校场的比武考试中,何昌期能拉开二石(即240斤)硬弓,“超距加人一等”(“超距”就是跳跃的意思,是一项武术动作,相当于现代的跳高、跳远)。郡守见何昌期武功特别,立即录用,并命为裨将派往河北。
为平息安碌山的叛乱,唐玄宗命大将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平叛。安禄山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他的干将高秀巖为大同军使,率大同军阻击郭子仪军队。
何昌期此时在朔方军为裨将,颇受统帅郭子仪器重。一日两军相遇,何昌期与军士们商议:高秀巖骁勇有谋,待他列成陈势就难以与其争锋了,不如乘他立足未稳迅速出击,取得先机,方能求一胜。
紧急部署妥当,何昌期策马扬刀,率先上阵杀敌。此时叛军阵脚未稳,神勇的何昌期冲将过来,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叛军一时乱作一团。朔方军众军士在他鼓舞下皆奋勇攻入敌阵,高秀巖部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何昌期率领的这次胜仗是叛军起兵以来受到的第一次打击,大挫其嚣张气焰,振奋了唐朝军队的军威,而何昌期更成为了朔方军英勇杀敌的典范,被誉为“何十万”,谓之一人能当十万大军。在他的模范影响下,朔方军取得了大同之战的胜利,敲响了安禄山叛军最后灭亡的丧钟。
为表彰何昌期的卓著功勋,后来朝廷升他为千牛卫上将军,封宁国伯。唐贞元年初(785年),何昌期告老还乡,贞元末年逝世,葬于阳山七拱镇。
相关参考
何昌期,字伯唐(一作伯泰),号阳严(一作阳山),阳山铜台人(一说连州人)。何昌期的祖父何言,字于宣,为唐朝广东云浮镇将;父亲何徽,字子弘,继承父业镇守云浮。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6年)应征入郭子仪朔方
生平简介缪昌期(1562年~1626年)字当时,一字又元,号西溪,谥号文贞,南直隶江阴人(现属张家港塘市街道旗杆村)。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天启元年(1621年)
本名:何威凤字号:翰伯所处时代:清性别:男别号:七癖何威凤 何威凤,字翰伯,号东阁、藻篁,别号七癖(因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嗜好)、梅芬、顾双、药嫦、药道人、盟石主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清镇人
缪昌期,字当时,号西溪,谥号文贞,明朝时期官员,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后因牵涉入汪文言案而惨死狱中。 缪昌期,生于公元1562年,去世于公元1626年,为南直隶江阴人,与周宗建、周起元、高攀龙等惨
历史人物 晚明第一猛将_刘綎是怎么死的_刘綎后人_刘綎简介_刘綎生平事迹
本名:刘綎别称:刘大刀,龚綎,黑虎将军字号:字省吾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昌出生时间:1558(阴历5月27)去世时间:1619年4月18日主要作品:《各官大会永昌宴集赋诗》等主要成就:
缪昌期,字当时,号西溪,谥号文贞,明朝时期官员,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后因牵涉入汪文言案而惨死狱中。 缪昌期,生于公元1562年,去世于公元1626年,为南直隶江阴人,与周宗建、周起元、高攀龙等惨
历史人物 汤飞凡简介_汤飞凡与第一支青霉素_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_汤飞凡简历
中文名:汤飞凡外文名:Dr.Tang别名:幼名瑞昭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醴陵汤家坪职业:医学病毒学家毕业院校: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主要成就: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汤飞凡–中国第一
本名:何氏别称:何皇后、何太后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阳宛县去世时间:189年9月30日谥号:灵思皇后陵墓:文昭陵何皇后——东汉皇后 灵思皇后(?—189年9月30日),何氏,南阳宛县
冯铨作品冯铨是明清两朝的官员、收藏家,他在明朝时官至尚书、太子太保,虽然最后被弹劾罢免了,但投降满清后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得到了顺治帝的器重和信任。公元1672年,冯铨逝世,赐
生平事迹练何将军,本属东姓后裔,唐贞观年间由唐太宗李世民赐姓练,钦封岐山侯。自从太昊兴帝以后,号称伏羲。伏羲氏以木德[1]继天为王,其姓氏为风。天下百姓开始有姓氏,就是从伏羲氏风姓开始的。伏羲氏后裔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