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 为什么会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Posted 太极

篇首语: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 为什么会直接要了他的命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 为什么会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袁崇焕为什么不直接打皇太极的老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 >(袁崇焕画像)>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其一,没接到命令就率军回归被怀疑。袁崇焕率军回归,是他听说清军向北京城打来后,在没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就心急火燎赶回来勤王的。古代君王是非常忌惮这一点的。传说秦始皇曾命令在外打仗的军队,就算皇宫陷落了也不准随便回来。这个传说虽然未经证实,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还有,明朝规定藩王不准随便进京,更不能动用军队。其它朝代,也有相关规定。袁崇焕急急忙忙进京,本来是为了救急,但是,这实际上也引起了崇祯皇帝的疑心。>其二,袁崇焕进京后,要求进京休整,让崇祯疑心更大。袁崇焕长途奔袭回到北京,从休整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角度,希望士兵能够进城,这个建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崇祯皇帝竟然断然拒绝。这个断然拒绝,其实就已经亮明了态度,就是他对袁崇焕的怀疑已经非常大了。>其三,当皇太极一开始进攻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等军事重镇的时候,袁崇焕已经分兵把守。这件事让崇祯皇帝很高兴,还表扬了袁崇焕。但是很快皇太极就纷纷冲破了这些防线,往北京打来。这件事也是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的原因之一,觉得袁崇焕是不是在和皇太极演双簧戏,目的是为了夺得北京城。>其四,由于明末的党争非常严重,而袁崇焕接受崇祯皇帝的尚方宝剑时,要求户部、工部、兵部、吏部都要密切配合他,这使得这些部门都对他不满。后来他又杀掉了毛文龙,不满他的人更多。再加上这些大臣见崇祯已经在怀疑袁崇焕,因此,朝中很多大臣见风使舵,纷纷诬陷他,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是他暗中勾结,故意放水的结果。>总之,如果袁崇焕不带兵回去救援北京,他就不会有这些麻烦。> >(崇祯画像)>同时,如果袁崇焕当时直接带兵北上,直捣皇太极老巢盛京,那样的话,皇太极害怕后院失火,也就不得不赶紧撤兵回去。这样一来,北京之围也不用解了。>要知道,古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当年孙膑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说远了,同样是明朝时期,当时宁王朱宸濠提兵攻打南京,王阳明不救南京,而是直接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只好撤退。接着,王阳明在鄱阳湖设下埋伏,截击朱宸濠,最终把朱宸濠抓获。>袁崇焕如果也是直捣皇太极老巢,接着再在半路上合适的地方设下埋伏,截击皇太极。这样一来,虽然不至于俘获皇太极,肯定会给皇太极以重创。袁崇焕为什么却不这样做呢?>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也不能说袁崇焕不懂军事。如果袁崇焕不懂军事,他也不会打赢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要知道,这两场大捷,是明军少有的对后金的胜利之一。连我们这些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围魏救赵”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明白呢。> >(皇太极画像)>因此,根本的原因,还是袁崇焕这个人忠心护主的表现。从这里也看出袁崇焕的赤胆忠心,而崇祯皇帝冤枉他并杀掉他,实在是可恶可恨。>袁崇焕本来已经安排人守住那些重要的关口,避免皇太极夺关。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太极的冲击力那么强,明军的抵抗力那么弱,很快就让皇太极闯关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知道,皇太极的打击力是非常强劲的。如果自己不及时赶回北京城,而是去攻打皇太极的老巢,说不定皇太极就把北京城打下来了,崇祯皇帝就成皇太极的俘虏了。>再说了,明军在和清军(后金军)作战的过程中,一直处在防守的态势,从来没有主动攻打过盛京,根本就没有那方面的经验。同时,清军在盛京的兵力驻防情况,明军也几乎不知情。再加上辽东北面是非常寒冷荒凉的地方,当时又是寒冬季节。粮草辎重,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因此,袁崇焕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如果不能成功,明王朝将陷入毁灭的边缘。因此,出于稳妥起见,去北京勤王,显然是最恰当的选择。>但是心中不设防的袁崇焕,没有想到崇祯已经那样疑心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认为他是在造反,最终害了袁崇焕的性命。>(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袁崇焕如在皇太极围攻北京时,直接出兵沈阳,能否成功平定后金

围魏救赵这一招,袁崇焕怎么会想不到?皇太极又怎么会想不到?趁皇太极出兵围攻北京之时,明军出其不意,直接发兵沈阳,拿下后金的都城,看起来是很完美的一个计策,也是一个很简单的计策,但真正执行起来,考虑到各

并非持才傲物,是高贵的出身要了他的命

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出了不少影响至今的英雄,他们的事迹至今口耳相传。在三国史上有一件事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杨修之死。杨修之死跟后来的嵇康之死,都是魏晋时代令人值得同情的千古悲剧。那么,杨修因何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当司马懿大军骤至之时,西城县兵仅两千,将无一人,进无法拒敌,退不能远遁,而诸葛亮鹤氅纶巾,稳坐城

三国历史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幸亏司马懿跑得快,空城计中诸葛亮还暗藏一计,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当司马懿大军骤至之时,西城县兵仅两千,将无一人,进无法拒敌,退不能远遁,而诸葛亮鹤氅纶巾,稳坐城

揭秘陆逊虽是一介书生却要了关羽跟刘备的命

陆逊,家族是江东的名门望族,在其祖父死后,整个家族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说起来,他本来只是个书生而已,他的学识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不过在历史的浪潮下,他不得不弃武从文,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孙权

揭秘陆逊虽是一介书生却要了关羽跟刘备的命

陆逊,家族是江东的名门望族,在其祖父死后,整个家族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说起来,他本来只是个书生而已,他的学识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不过在历史的浪潮下,他不得不弃武从文,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孙权

军事谋略 皇太极巧施反间计——利用猜忌心理,除掉心腹大患

皇太极巧施反间计——利用猜忌心理,除掉心腹大患明朝末年,袁崇焕率军对抗皇太极的后金大军,与他展开了长年的对峙,并且不断获取胜利。但由于魏忠贤等人的阻挠,让袁崇焕处处受阻,最后不得不辞职归乡。天启七年(

賈母去世後,王夫人做下兩件事,直接要了林黛玉的命

在第一回,文中便交待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來歷,賈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對林黛玉的前世絳珠仙子有澆灌之恩,因此,在得知神瑛侍者下凡造歷幻緣後,絳珠仙子便也跟隨下凡,稱要將一世的眼淚還給他。所以,林黛玉的一生,

历史人物 皇太极率军直逼京师,袁崇焕有没有责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629年7月24日,蓟辽督师袁崇焕以十二条罪名将毛文龙诛杀。而也正是如此,加之先前赶走了王之臣、满桂,辽东也正式由其全权负责

历史秘闻 直接救了他后代的命

传,诸葛亮在临死时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说完后,诸葛亮便离开了人世。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打下天下当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