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武侯祠的陪祀功臣是怎么选的

Posted 功臣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武侯祠的陪祀功臣是怎么选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武侯祠的陪祀功臣是怎么选的

怎么从武侯祠中看出蜀汉的政治玄机?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驾崩,遗体被运回成都安葬于惠陵。按照汉家的制度,同时起汉昭烈庙。后来诸葛亮刘备君臣在此合祀,所以汉昭烈庙又被称为成都武侯祠。这里除了有祭祀主体刘备和诸葛亮以外,还有诸多功臣陪祀。但是其中却缺少了大功臣法正,这是什么原因呢?“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通过这些陪祀的功臣,我们又能窥探出其背后暗藏的哪些蜀汉政治玄机呢?> >成都武侯祠>一、武侯祠的陪祀功臣入选标准是“才性俱佳”,导致法正缺席。>我们先来看看入选成都武侯祠陪祀大名单。按照塑像排列,东西两侧依次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据说来武侯祠的游客看完这些陪祀功臣像之后,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没有在刘备入蜀和夺取汉中立下大功的法正?相比起其他地方的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的政治意味是最浓的。像祁山武侯祠的陪祀人员,入选的基本上是跟诸葛亮北伐有关的人员,比如刘琰这种因为打老婆而被弃市的车骑将军,也赫然排在第一位。成都武侯祠的陪祀功臣,除了需要对蜀汉有杰出贡献以外,还有很高的个人操守要求,必须“才性俱佳”,也就是德才兼备。> >法正这样一位在蜀汉立国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元勋都不得入选,就是因为他为人睚眦必报。法正之前在刘璋手下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蜀书·法正传》)。刘备入蜀后,法正之前在益州被打压的怒火终于得到了发泄的机会,开始疯狂搞起了打击报复,之前跟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被报复,还杀了好多人。>《法正传》:>“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情况严重到有人去跟诸葛亮打小报告,说法正这样太作威作福了,应该管管。诸葛亮当然明白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压抑了太久的法正,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终于“潇洒走一回”了,但是却因此给人留下了“作威作福,睚眦必报”的口实,最终不得入选武侯祠陪祀名单。> >其实不止法正一人,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在诸葛亮北伐中,战功卓著的魏延,因为后来跟杨仪争权造成内乱,也没能入选。> >二、陪祀功臣地域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蜀汉的政治格局。>益州地处偏僻,又经过刘焉刘璋父子两代的打压,造成了“境内无强宗大族的汉人组织”的局面。蜀汉建政之初,政权统治阶层主要还是外来的,以刘备在荆州吸纳的士人力量为主,兼有早期的元从势力和刘璋时期的东州士人,其中益州本地士人占的比重一直不高。这一点从武侯祠的陪祀功臣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们回顾上面二十八人的“大名单”,可以清楚地看到,益州本地只有程畿、张翼、秦宓、杨洪、吕凯、张嶷、马忠七人,只占其中的四分之一。这还是在大量荆州和东州士人因为名节等问题被排除在外的情况下,比如上文提到的法正,魏延,就更别说李严、刘巴和许靖等人了。应该说,刘备定蜀以后,在本地人才的招揽和培养上,是有很多问题的,蜀政的这种局面,直到诸葛亮执政时期才稍微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三、陪祀功臣中的益州后起之秀太少,反映了蜀汉人才选拔的某些问题。>三国时期益州人口本来就少,相对于曹魏甚至东吴,基数上都处于先天的劣势。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士人流寓,汉代以来的察举制比较重视的乡议环节难以考查。曹魏针对这一问题,创建了“九品中正制”,用以解决无法考查乡闾批评的问题,为选拔人才扫清了规则上的障碍,并且曹魏在选官制度上,一直在努力完善。>东吴也仿照曹魏,实行了类似的九品中正制,并且兼顾了淮泗将领和北来士人。东吴在建国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江东化,江东本地豪强也愿意为东吴政权拼死出力,在江东的历次危机当中,本地豪强都涌现了很多杰出人物,为江东政权的转危为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比起这两家,蜀汉的选拔上就显得有些裹足不前,在选官制度上,可以说不太看得出蜀汉有不断完善的努力。另外,如前文所说,蜀汉本来属于外来政权,蜀中本地豪强的合作意愿本身就不高,政权上层非益州籍士人把持了大量关键性位置,到后来这些人的子弟又轻易地占据了高位。诸葛亮时期,尚可以以“认同汉室”为最高原则,在察举制的框架下选拔了不少本地才俊。但是因为没有制度化的建设,到了蜀政衰败的后期,“仇国论”大行其道,甚至连姜维都感到“羁旅托国”,统治者就更不太可能再致力于选拔“心存汉室”的人才了。当然,蜀汉国祚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建设选拔制度,也是个客观情况。> >

相关参考

成都武侯祠28功臣像,为何不见魏延、法正、李严

去过成都武侯祠的三国粉儿们心中一定很失落,因为里面少了几个很重要的人物的塑像,谁呢?魏延、法正、李严。在刘备殿前的28功臣像中,东侧的文臣廊分别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

历史秘闻 成都武侯祠28功臣像,为何不见魏延、法正、李严

去过成都武侯祠的三国粉儿们心中一定很失落,因为里面少了几个很重要的人物的塑像,谁呢?魏延、法正、李严。在刘备殿前的28功臣像中,东侧的文臣廊分别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

三国历史 刘禅降魏遇到最大的阻力?儿子刘谌带妻小殉国

在成都南郊武侯祠中,有一座是气势宏伟的刘备殿,正居有刘备的贴金塑像,在左侧陪祀的不是他的儿子刘禅,而是孙子刘谌。原因是因为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其塑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坏,就没有再塑造。而对于刘谌

历史人物 年羹尧之子年熙简介 年熙怎么死的

  年羹尧是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重臣,尤其在雍正初年,权势滔天,满朝文武未有过之。他的权势到了何种地步呢?只一个词就可以代表,那便是“年选”。  年选的“选”,是选官的“选”。选官从古至今都是大事,也是

明朝历史 刘伯温拆武侯庙匾额被千年前一首诗吓傻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替朱元璋出了不少奇谋,让对方得以建立明朝,有如此功绩,让他一直以为自己比诸葛亮厉害,某次路过诸葛武侯庙时,就在墙上写了14个字,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有才能,甚至派人把武侯庙上「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 白文选的白文选的生平介绍_白文选背叛李定国

本名:白文选字号:字毓公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www.cha138.com出生地:陜西吴堡参考文献:《白文选》《小腆纪传》《庭闻录》  白文选(1615年-1674年),本名可哲,字毓公,陜

武则天一夜日几次,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一晚要几个男的陪睡

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一晚要几个男的陪睡武则天有3个男宠,多情的薛怀义和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张易之和张昌宗。当女人已经拥有权力、财富、智慧了,她何必再去找一个深成、年老、富有的男人呢?就如男人都喜欢年轻貌

武则天一夜睡几个男人,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一晚要几个男的陪睡

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一晚要几个男的陪睡武则天有3个男宠,多情的薛怀义和面如莲花的二张兄弟:张易之和张昌宗。当女人已经拥有权力、财富、智慧了,她何必再去找一个深成、年老、富有的男人呢?就如男人都喜欢年轻貌

刘伯温和诸葛亮谁厉害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替朱元璋出了不少奇谋,让对方得以建立明朝,有如此功绩,让他一直以为自己比诸葛亮厉害,某次路过诸葛武侯庙时,就在墙上写了14个字,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有才能,甚至派人把武侯庙上「天下第一

清朝历史 慈溪选的状元竟是最后一名

古代考状元成绩最好的中,这似乎是自然规律,然而在手头上却亲自点过一位考得最差的状元,还好这位状元最终的表现非常不错,不然慈禧肯定又得背一条罪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是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