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亡国为什么要怪王安石

Posted 土地

篇首语: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亡国为什么要怪王安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亡国为什么要怪王安石

北宋亡国为什么要怪王安石?王安石做了什么?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王安石虽然是一位改革家,可是他的政策,搅乱了北宋的政局,因此北宋的灭亡,王安石有很大的责任,到底真相是否如此呢。跟随小编,看看当时北宋的一些事情,大家就会了解了。> >宋朝的繁荣,是历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繁荣富庶的朝廷,竟然出现了“靖康之耻”,以至于后来南宋只能用钱买和平,一提到这些,王安石就会被拉出来,批判一番。那么王安石的变法,到时能让宋朝更加强大呢,还是最后坑了宋朝呢,看完下面的几个例子,大家可定就会有详细的评价。>第一条,改善水利工程,成立方田均税法>其实北宋建立之后,在农业上采取“不扼兼并”,可是经过一点时间的发展之后,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约在宋朝的中期,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农田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当遇到旱灾的时候,有钱人可以修大坝,私自截断水流,浇灌自己的田地,下游的中百姓根本就是颗粒无收。> >宋仁宗时期,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旱灾,全国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之下,宋仁宗,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出钱买粮赈灾,或者是招募灾民当兵,暂时解决困境。这种做法,就让朝廷在财政上,留下了很大的负担。>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针对这个情况,制定了一个很绝的招数——方田均税法。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兴修全国的水利工程,所有的钱财,按照百姓的财富程度来分摊,有钱人必须多出钱。如果没有钱,或者钱不够,可以向政府借款。>这一个措施,就是司马光骂王安石的原因。可是变法后的结果如何呢。>可就在被骂的七年中,北宋的农田水利,发生了质变,修建了1万多出水利工程,可以灌溉38万公顷土地。最出色的是完成了一项壮举,就是用淤泥冲击盐碱地,让10多万公顷土地,成为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此后很多年,百姓安居乐业,北宋的经济快速发展,撑起了大宋的江山的后勤保障。> >二,募役法被攻击的最厉害,王安石死后却被推崇>王安石的募役法,主要是针对耕地的。当时全国纳税的土地,只有44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他的土地全部在官僚的手中。农民占据少量耕地,却支付全部的税收,很多农民根本就不能维持生计。>募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前享有特权不用交税的官僚地主,必须出钱代替劳役,以前百姓民非的差役,也有政府出钱代役。这一措施,说实在的就是在拿刀去割有钱人的肉,立即引来骂声一片。>王安石在的时候,怀旧党们疯狂地攻击他。可是当去世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募役法的好处。当司马光要废除募役法的时候,很多官僚出来反对。范百禄、苏轼都曾悔过,不该反对募役法。> >第三,都说王安石变法误国,那么大宋的钱都去哪里呢>上面两条,都可以看出,王安石的变法,是有利于民的。可是很多官僚,就出来反对,利民没有错,可是误国!>就当司马光,要废除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三司大臣,却给出了证据,狠狠地回击了误国的说法。王安石变法之后,北宋朝廷,从以前的积贫状态,从亏损状态,已经开始有盈余,还积攒了几千万贯的钱粮,足够国家维持20年只用,财政上每年都能结余一半以上。>从这里看,哪里有误国的迹象,完全是把北宋,建造成了一个富庶的强大王朝。>在王安石的变法下,宋朝的军队再也不是废物,反而成为一支铁军,打的西夏溃不成军,国土面积持续延伸。即使靖康之耻后,西北铁军也能抗住金兵的进攻,坚守南宋的半壁江山。> >变法被废除之后,仅仅6年的时间,就好空了足够支付20年使用的库存,北宋又开始穷困潦倒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南宋的悲惨命运,是谁该为其负责,责任一目了然。

相关参考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生平简介 王安石是怎么死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生于公元1021年,去世于公元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市临川人。  人们对于王安石的认识,大多数在于两方面,一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一是

北宋的苏轼为何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1056~1063)进士,历官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与其父洵、弟辙都是北宋着名文学家,世称三苏。他的着作

北宋的苏轼为何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1056~1063)进士,历官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与其父洵、弟辙都是北宋着名文学家,世称三苏。他的着作

北宋宰相收入惊人!王安石任宰相月薪高达十万

北宋宰相收入是多少?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

北宋宰相收入惊人!王安石任宰相月薪高达十万

北宋宰相收入是多少?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

宋朝历史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故里在哪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

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生平简介 王安石是怎么死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生于公元1021年,去世于公元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市临川人。  人们对于王安石的认识,大多数在于两方面,一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一是

一门八进士--你可能不知道的王安石家族

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大名,只要是个文科生,很少有不知道的。然而,以下这件事则恐怕很多人都未曾听说:王安石家族,从他爷爷辈到他儿子辈,四代人六十九年间,登进士者八人。即: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北宋真宗咸平三年...

历史人物 王安石简介 北宋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生平

  (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说王安石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王安石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异常,有过目不忘之能,又喜好读书,因此小小年纪便能下笔成文。稍长之时,便跟随自己的父亲四处游历,见惯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后来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