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是怎么去世的

Posted 太庙

篇首语: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是怎么去世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是怎么去世的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张廷玉是怎么去世的?晚年经历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廷玉有句很出名的座右铭“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是他为官处事的哲学,倒不是沉默不作为,而是要问心无愧地做事、谨小慎微的做官,克制欲望、不争不抢,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而张廷玉也确实在这方面达到了殿堂级的水平。他历经三朝,一直勤勤恳恳做事,低调沉稳,处于权力中枢,却总能置身于政治纷争的漩涡之外。>张廷玉是在康熙朝考取功名,入侍南书房,主管刑部,走入政治中心的;可位极人臣、仕途大放异彩却是在雍正朝。>雍正终于从血腥的夺嫡斗争中坐上了那万众瞩目的位置,为实现自己心中的宏图伟业,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张廷玉无疑是其中最有分量的一位,他在位期间扮演的是皇帝首席秘书的角色,为雍正出谋划策,他对清朝的贡献主要在于完善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运作规则。> >可以说,张廷玉是一位在清朝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汉臣,也是有清一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能被供奉在太庙,可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有时皇帝的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以及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会以郡王之礼厚葬,这就叫配享太庙。>雍正是个很公正严苛的老板,他能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足以证明张廷玉的功劳以及雍正对他的肯定。> >一帆风顺的为官之路>张廷玉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在康熙朝身居要职,受到父亲的影响,张廷玉自幼奋发读书也考取了功名,并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在晚年的时候开始重用张廷玉,当时康熙正受九子夺嫡的困扰,很多大臣都牵涉其中,因而遭到贬黜或者降级,而张廷玉却能知晓其中利害,处理好其中关系,成功地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康熙去世后,雍正更加重用张廷玉,一方面是为了广纳贤士,二是靠着张廷玉在官场上的威望,为自己巩固政权。张廷玉的仕途从此更加顺风顺水,仅仅五六年间就升任为了大学士,且雍正十分信任他,很多拿不准的事都要来咨询张廷玉再做决定。>清朝军机处建立初期,雍正以一些亲重大臣兼任军机大臣,其中就有张廷玉,他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等等。>雍正十三年,皇帝病危,将张廷玉提为顾命大臣,并留下遗诏,等张廷玉百年之后配享于太庙。> >坎坷的“配享太庙”之路>官场上言多必失,张廷玉人上了岁数也开始糊涂起来,几乎忘记了自己一生的为官哲学。>乾隆当权时期,张廷玉年迈,有了退隐之心,便想着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了,可雍正临终前说了让他配享太庙的,他又害怕自己不能获此殊荣,并且当时其他的大臣也对这件事怀有疑虑,于是就上书,希望皇帝可以写一个书面承诺来证明这件事。>乾隆看到了他的奏章就十分生气,他认为允不允诺是皇帝自己的事情,臣子没有理由来要求自己立字据,就算哪天不想让他在死后进入太庙了,他张廷玉也不能说什么。但乾隆终究把这口气咽了下来,如果他发作,正好坐实了外界流传自己不肯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议论,于是写了手谕,保证让他配享太庙。>但是乾隆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张廷玉竟然没有亲自到宫门口去谢恩,只是让儿子代自己前去谢恩。本就心中有气的乾隆,觉得张廷玉这是大不敬,便借题发挥,夺去了他的爵位,但这时并没有取消他配享太庙的殊荣。> >过了一年,张廷玉再次请归,乾隆命他自审是否配享太庙,皇帝以大学士九卿议,罢免了配享,免除了他的的罪过,让他告老还乡了。>八十四岁的张廷玉在老家孤独落寞的去世了,他并不知道,后来乾隆迫于面子,还是按照先帝的遗诏,给了他配享太庙的尊荣,想必临终前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还是很遗憾的吧!>作为清朝唯一一个可以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在官场上肯定有他的处世之道。纵观他在官场的数十年,一直是勤勤恳恳,功劳肯定也是巨大的。但老年变得也有点昏聩了,虽然乾隆一度取消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可在他死后,还是让他进了太庙,如果他泉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可惜人双眼一闭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一代重臣权臣张廷玉还是抱憾而终的!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张廷玉晚年有多惨

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地位极高。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重点培养提拔。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在明、清时出现许多有名的学问家,且在政坛上影响力极大。康熙病故后,张廷玉得到雍正重用,升任内阁大学士兼

历史人物 康雍乾三朝老臣张廷玉是什么下场

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为何不得善终?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一生兢兢业业、尽瘁鞠躬。历任任刑部侍郎、“三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之职、雍正的顾命大臣,可

历史人物 康雍乾三朝老臣张廷玉是什么下场

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为何不得善终?下面全榜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一生兢兢业业、尽瘁鞠躬。历任任刑部侍郎、“三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之职、雍正的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地位极高。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重点培养提拔。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在明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那么张廷玉是谁?张廷玉

为何说张廷玉是满清第一汉臣? 张廷玉为何最后失宠?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同时也是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王朝。清朝帝王多次强调“满汉一家亲”,尽管汉族大臣受重用的不少,但仍然是有区别的。  就拿配享太庙的大臣来说吧,几百年

历史人物 清三朝老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

张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师。作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实现“兼济天下”的梦想。最可贵的一点是,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

历史上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是怎么倒台的

张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师。作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实现“兼济天下”的梦想。最可贵的一点是,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

为什么说三朝忠臣张廷玉是“文人贱骨”?他的老婆儿子是谁?张廷玉的诗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的史书不少,但是那些所谓的“正史”真的是权威史书吗?里面所存在的史料,全部都是

仕途起起落落的清朝元老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

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后却得到入庙的殊荣。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进士入官,在康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