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江淹的主要成就 江淹的人物评价

Posted 辞赋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江淹的主要成就 江淹的人物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江淹的主要成就 江淹的人物评价

江淹(444—505),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 主要成就>政治成就>永元三年(501年),萧衍在襄阳起兵反抗朝廷,江淹微服出奔萧衍军,投入萧衍府。此时江淹正担负着守卫宫城的任务,他的投奔,对萧衍是如虎添翼。萧衍对江淹也非常重视,任命他为冠军将军,仍任秘书监。中兴元年(501年),萧衍又任命江淹为吏部尚书,利用江淹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建梁网罗人才。江淹出身于贫寒的一般士族,却审时度势,凭借自己过人的政治眼光和出色的个人才华,最后受封醴陵侯。在朝代更替以及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维护了自己及其家族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济阳江氏在南朝的政治存在。>文学成就>辞赋>江淹是南朝辞赋史上的名家,他现存辞赋二十八篇,全部为抒情咏物赋。江淹的辞赋传承了汉赋中"贤人失志"和"咏物"两大主题,并进一步将它们发展成以描摹内在感情为主的抒情小赋和以情思见长的体物小赋。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他自身的人生遭际之悲,使辞赋从整体上呈现出"悲情"的风貌。江淹特别善于摹写这些"悲"情,并有一系列的"悲情"作品。 如《恨赋》、《别赋》等。江淹的辞赋在艺术风貌上还呈现出悲慨劲健之气,又在古意中流出一股清丽之韵,一扫当时赋坛上流行的靡靡之音,代表了当时辞赋的极高水平。>同时,江淹是继扬雄、陆机之后的又一个模拟大家。他从文学和地域的关系、温软甜媚的文风对文坛的负作用以及"贵古贱今"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模拟的文学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他诗歌的创作,对其辞赋创作也有着指导意义。江淹善于吸取众家之长,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的层面上看,都能巧妙借鉴,化为己用。从模拟的形式上看,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他最擅长的方法是巧妙化用他人的语句和意象,为自己所用,并且不着痕迹,可称之为"化句化意法";或者直接对前代赋进行同题的整篇模拟,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可称之为"拟篇法";或者传承楚辞、汉大赋中"反复致意"、对事物铺排"类化"的描摹、用对话结构全篇的形式,可称之为"拟式法"。>诗歌>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上努力追求新变,江淹正处于处于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的过渡时期,但其诗风既不追求古奥艰涩,又不崇尚浅俗艳丽,他自我标榜作家的文学创作要体现个性,应该有"惊魂动魄"的艺术功效,同时兼具真、善、美等情志。>另外,江淹善于摹拟,在他的一百四十二首诗歌中,有四十八首拟古诗。江淹的拟作在摹拟对象、语言、题材、思想内容、风格等方面都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摹拟的逼真,反映了其高超的摹拟技巧,也体现了其创作中尚奇求新的一面。拟古而意深,在诗中注入复杂的个人情感,别有一番新意。江淹的拟诗既传达了个人的文学观,也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与文艺批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物评价>《梁书》: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②观夫二汉求贤,率先经术;近世取人,多由文史。二子之作,辞藻壮丽,允值其时。淹能沉静,昉持内行,并以名位终始,宜哉。江非先觉,任无旧恩,则上秩显赠,亦末由也已。>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文通诗体总杂,善於摹拟,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谢朓。>南宋文学家叶适《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江淹杂体意不浅,合彩和音列众珍。拣出陶潜许前辈,添来庾信是新人。>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拟古惟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清代诗人施补华:江文通一代清才,神腴骨秀,其《杂拟》三十首,尤可为后人拟古之法。>清末民初文学家李详《与孙隘堪书》:太冲三都之后,士衡、安仁,渐趋今轨。明远、文通,起而振之,藻耀高翔,足称劲敌。>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校评》:明远......诗章雄丽,赋亦奇崛。文通赋与明远雁行,清丽犹当过之。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南朝宋文学家江淹简介,《别赋》作者江淹为什么会才尽

人物生平公元444年,江淹出生于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故里位于今民权县程庄镇。祖父江耽。父亲江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历史人物 南朝宋文学家江淹简介,《别赋》作者江淹为什么会才尽

人物生平公元444年,江淹出生于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故里位于今民权县程庄镇。祖父江耽。父亲江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历史人物 江淹简介

游黄檗山①江淹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②金峰各亏日,③铜石共临天。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④残帆千代木,⑤廧崒万古烟。⑥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皆负雄豪

江淹历经宋、齐、梁三代而伫立不倒,为何被人诟病 ”江郎才尽”

南北朝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其中南朝更是一个辞赋兴盛的年代。然而南朝文风大多辞藻华丽、内容空泛,形同一张漂亮的画皮却毫无气血温度。然而在诸多南朝辞赋大

历史典故 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列传》  南朝梁大诗人江淹虽然从小家境贫寒,却极为好学,年少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诗和文章,在文坛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称他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时候,江淹在文学上的表现大不如前,文笔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江郎才尽的故事

出处《南史·江淹传》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

传世名篇《别赋》原文及翻译,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却一直被低估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生公元444年,卒公元505年。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江淹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江郎才尽的故事启示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成语典故  《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

历史人物 南朝齐骈文家、诗人孔稚简介,代表作有《北山移文》等

人物简介孔稚,自幼好学,有美誉,为太守王僧虔所器重,聘为主簿,迁尚书殿中郎。萧道成为骠骑将军,慕其文名,引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共掌文笔。后历任尚书左丞、州治中、别驾、从事史等职,又为本郡中正。齐代宋,武

历史人物 左思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左思

左思左思一生颇为曲折,才华出众却差点被埋没,在诗赋方面有着突出成就,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诗中抒发了抱负和对权贵的藐视,赞赏清高品格。左思的主要成就>左思出身寒门,虽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