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苏子卿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Posted 单于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苏子卿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苏子卿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苏武,字子卿(公元140~公元60),杜陵人士(现陕西西安),西汉大臣。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出使匈奴>汉武帝时期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天汉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单于即位,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于是说:“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送还了之前扣押的汉使路充国等。武帝为了赞许之,于是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礼物,以答谢单于。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常惠等,并临时招募士卒、斥候百余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赠送财物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这不是汉所期望的。>单于正派使者护送苏武等,适逢缑王与虞常等在匈奴谋反,暗中策划绑架单于的母阏氏投奔汉朝。正好苏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与张胜有旧,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很恨卫律,我能替汉朝用暗箭射杀他。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希望他们能得到汉朝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送给虞常许多财物。>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外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起事前,一人趁夜逃跑,揭发了他们的计划。单于子弟与他们交战,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此案。>张胜听到消息,担心和虞常所说的话被揭发,便把事情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我受到了侵害,就更加对不起国家了。”于是想自杀。张胜、常惠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商议,想杀汉使。左伊秩訾说:“如果有人谋害单于,那要怎么加刑?应该全部招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即使活着,有什么面目归汉!”说著拔刀自刺,卫律大惊,抱住苏武,派人骑快马找医生。医生在地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火,把苏武放在坑上,敲他的背让淤血流出。苏武本已断气,过了半天才有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用车把苏武载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把张胜监禁起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转。单于派使者劝降苏武,并同时审判虞常,想借此使苏武投降。卫律亲手用剑斩杀虞常后,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是死罪,但是单于招募愿意投降的人,赦免其罪。”举剑要砍张胜,张胜请降。>卫律对苏武说:“副官有罪,主管也应当连坐。”苏武说:“我本来就没参与计划,又不是他的亲属,凭什么连坐?”卫律又举剑对着苏武,苏武不动。卫律说:“苏君,我之前背弃汉朝归顺匈奴,有幸受到了单于的恩宠,赐予了爵位和财富,管理数万民众,牛马牲口堆满山,才有像今天这样富贵。苏君今日投降,明日也会跟我一样。>否则是白白拿身体去做野草的肥料,谁会知道啊!”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要是顺着我投降了,我就能和你做兄弟。今天不听吾的我的建议,以后就算想再见我也没们这么容易了。”>苏武骂卫律说:“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蛮夷去做俘虏,我见你做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他人的死生,你公平执法,反而想挑起两个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观成败。南越国曾经杀汉朝使者,最后被汉朝消灭南越国也成了汉朝的九个郡;宛王曾经杀汉使者,最后被汉朝消灭,他的人头也被悬在北门示众;朝鲜杀汉使者,立即就被灭国了。只有匈奴还没遭到这样的下场罢了。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杀我,令两国开战,匈奴的覆灭就从我开始吧。”>卫律知道苏武不可胁迫,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苏武,置于大地窖内,不给他吃喝。天下雪,苏武卧著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几日不死。匈奴以为他是神人,就将苏武迁至北海,让他放公羊,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常惠等人安置到别的地方。>上官谋反>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左将军上官桀、骠骑将军上官安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鄂邑公主谋反,苏武之子苏元因参与阴谋,而被处死。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记下霍光的过失交给燕王刘旦,使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肯降。但回到汉朝后,只为典属国。然而霍光属下长史并无功劳,却被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直到刘旦等人被处死,追查同谋者。苏武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其子又参与谋反。廷尉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奏章搁置,只将苏武免官。>宣帝时期>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宣帝即位。宣帝赐爵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通悉典章制度、出使持节不降。于是宣帝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多次进见。拜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称为“祭酒”。苏武把所得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家中不留一点财物。恭哀皇后父平恩侯许广汉、宣帝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此时苏武年事已高,宣帝问左右:“苏武在匈奴那么久了,难道还有子嗣吗?”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宣帝同意了。> 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又让苏贤之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余岁,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相关参考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
近代人物中文名:苏子元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省辽中县出生日期:1904逝世日期:1995苏子元简历苏子元(1904-1995),辽宁省辽中县人。青年时代在沈阳基督教青年会工作。1924年春结识中共党员
·苏子文苏子文,铁路勘测设计专家。长期从事铁路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过太焦、兖石、菏兖、新焦、北同蒲、大秦、京九、秦沈、哈大、京沪高速等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工
徐祯卿是明朝大才子,大文人,以诗歌闻名于世,字昌谷,吴县汉族人,祖籍常熟梅李镇,时人称之为”吴中诗冠“,与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也叫江南四大才子。此四人处于同一时期,并且都是江苏
徐祯卿是明朝大才子,大文人,以诗歌闻名于世,字昌谷,吴县汉族人,祖籍常熟梅李镇,时人称之为”吴中诗冠“,与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也叫江南四大才子。此四人处于同一时期,并且都是江苏
裴耀卿裴耀卿(681—743),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其父裴守真担任过宁州(今甘肃宁县)刺史。裴耀卿天赋极高,聪明敏捷,年龄很小就能提笔为文,得中童子举后即担任了秘书省正字,又在相王李旦府内
苗晋卿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出自以儒学传世的家庭。祖父苗夔,学富道高而不迷恋仕途,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父亲苗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去世较早,后因苗晋卿显达而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苗
陈俊卿一徽宗政和三年(1113),兴化莆田(今属福建)陈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取名“俊卿”。陈俊卿端谨稳重,不苟言笑。年少时突遭大难:父亲罹病去世。他料理父亲丧事,有如成人。家门不幸,没有挫折陈俊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公元1032年-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杰出改革家。吕惠卿大半生都被卷入新旧党的争斗,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评价也出现极大分歧,史书上认为他背信弃义、祸国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