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在礼的典故故事 赵在礼子女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在礼的典故故事 赵在礼子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在礼的典故故事 赵在礼子女

赵在礼一生历仕三朝,担任过效节指挥使、侍中等职,因为曾是十余镇节度使,所以他在统治地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时人将其视为“眼中钉”。 赵在礼的典故故事>“眼中钉”这个词语就是从赵在礼衍生出来的,出自《云仙杂记·拔丁钱》:“ 赵在礼在宋州 ,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一日制下,移镇永兴 ,百姓相贺曰:‘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赵在礼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不法,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赵在礼听说之后,非常恼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就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当时朝廷姑息迁就勋臣,就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每年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公开督促交纳,有不交纳的,就鞭打,就是收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当年收钱达百万之多。>赵在礼子女>赵在礼有四个儿子,可惜都早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宋怀宗赵的故事传说 赵死后尸体是怎么发现的

   宋幼帝宋怀宗赵,生于公元1272年,去世于公元1279年,享年八岁,公元1278年到公元1279年在位,在位时间仅为两年。   公元1279年,年仅八岁的宋怀宗赵在丞相陆秀夫

历史新知 古代皇宫早朝趣事

   皇帝通过早朝听政,决断国家大事,历代都有一定的制度。宋代规定五日一朝,明初则每日都有早期,清初逢五视朝。早朝一般都在六七点钟,到时候击鼓撞钟奏乐,群臣在礼官的引导下

这是真的吗

白起坑杀40万降卒:这是真的吗?  长平之战: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

历史人物 涅阳公主刘中礼简介 刘中礼的丈夫子女

宋朝历史 宋孝宗赵

赵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已经在皇宫里苦熬了30年。时隔多年以后,宋孝宗赵都会清晰地想起他第一次进皇宫的情形。那时候,他才6岁。当他被父亲牵着手,慢慢的走进森严壮观的皇宫时,心里涌上的,除了恐惧,就是孤独

这一数据是真实吗

长平之战: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秦国60万,赵国45万的数字基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形势图

  春秋战国形势图: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长平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秦国大败赵国的著名战役。公元前262年,秦包围韩的上党,上党郡守冯亭把地献于赵,引起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采取坚壁以待的方针,与

这一数据是真实吗?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

长平之战: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秦国60万,赵国45万的数字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精卫填海的故事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