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并未输在炮弹数量上输在炮弹质量上
Posted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洋水师并未输在炮弹数量上输在炮弹质量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洋水师并未输在炮弹数量上输在炮弹质量上
差距不在数量,黄海之战后,北洋海军基地还存有各类炮弹6748枚
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炮弹不足向来被视为一个重要原因。如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说,“当黄海战时,定、镇两舰之巨炮,仅有三颗开花弹,何能应敌……在六小时之苦战中,所发皆小口径之跑也。”事实上,北洋海军的炮弹问题,不在数量不足,而在质量较差。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战前就尽力补充舰上炮弹。他在给旅顺营务处的信中说,“经远回威,望饬将定、镇两舰三十零半生炮用铜箍开花子一百五十颗,十五生炮用四倍长铜箍开花子一百颗,检发该船一律携带来威应用。”这就是说,黄海战前,丁汝昌从旅顺往威海调运了150多枚762.5px口径大弹、100枚375px辅弹。对小炮炮弹,丁汝昌也很挂心,催促天津机器局,“五十七密里快炮应需方块大粒炮,除前到两千磅外,尚短四千磅,洵现孔迫之需。”
因有以上准备,后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的炮弹数量虽不充裕,但也未在战斗中途用磬。北洋海军教习汉纳根说,“到傍晚海战结束时,中国各舰的炮弹已全部打光,幸而未遭敌舰追击,始得集中于旅顺口”;镇远舰帮办管带马吉芬说,“我方最后只剩下三发炮弹”。可见北洋海军所带炮弹虽捉襟见肘,但仍将5个小时的海战支持到了最后。
事实上,北洋海军所存炮弹的数量相当大。黄海海战后,光绪命对海军颇有了解的徐建寅到北洋海军查验武器。徐发现,在威海卫基地,此时尚有各种炮弹6748枚,开花弹和双层开花弹5086枚,占总数的75%以上,此外还有钢弹705枚、凝铁弹176枚、子母弹574枚、群弹207枚。其中绝大多数是在黄海战前拨付给北洋海军的。可惜的是,这些弹药并未在战时装备,而被留在了基地中。
质量才是关键,日舰炮弹采用先进炸药,击中目标几乎能点燃钢铁
北洋海军的炮弹主要为开花弹(榴弹)和实心弹(穿甲弹),前者弹头中填充火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后一种只在弹头内装很少火药或不装火药,然后填充泥土、沙石。实心弹击中目标后不会爆炸,只能借重力和加速度击伤敌舰。当时所说,炮弹“有火药化为泥土者”,其实并非是因军官贪腐而滥竽充数,而是实心弹本就如此。
从徐建寅的查验结果,可以看到,钢弹、凝铁弹等实心弹并不是北洋海军主要装备的炮弹,更多的是开花弹。北洋海军所用开花弹产自天津机器局,在弹头填充黑火药。这种开花弹只能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击伤敌舰。黑火药燃烧后所产生的残渣还会附着在膛线上,以至每次发射后,都要花时间清洁炮膛。此外,黑火药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刺鼻的白烟,船员只有等白烟散尽,才能再次瞄准。这对在射速上本就处于劣势的北洋海军来说,当然是雪上加霜。
此时日军则已利用英国人沃尔夫发明的“苦味酸”(被称为“黄色火药”,其爆炸的威力超过TNT炸药),研制出名为“下濑火药”的烈性炸药。用此生产出的炮弹,能引起上千摄氏度的大火,号称连钢铁都能点燃。
很可能是被这种炮弹击中后,“‘定远’火势愈来愈猛,舰体全被黄烟包围,终于不能自由运动……”北洋海军12 艘参战军舰中,至少有超勇、扬威、定远、镇远、致远等七艘中弹起火。而镇远舰能在炮击松岛号后,使其燃起大火,也可能是恰好打中了日舰上装有下濑炸药的炮弹。
由天津机器局制造的炮弹,不仅技术落后,工艺也很粗糙。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说,舰上所配弹药,“大东沟之败(即黄海海战),非弹药不足,乃器之不利也……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者,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黄海战后,广西直隶州知州张秉铨曾探访参战官兵,总结了失败的十条教训。其中涉及炮弹问题时,也只是说有“往往弹子与枪炮缄孔不对”的质量瑕疵,没有谈到数量不足。
总的来说,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拥有相当多的炮弹储备,其在参加黄海海战时,虽没有带足弹药,但也尚可支撑。清、日海军战绩悬殊,就武器方面的原因而言,主要是双方炮弹杀伤力差距所致,而这种炮弹杀伤力的差距,所反映的,又是中日两国军事科技的差距。
相关参考
太平军在永安时期因为没有炮弹,大炮不得不发射铜钱,而在天京围城战中居然发射过萝卜之类长得像炮弹的蔬菜。 太平天国火器数量多水平却低 文章摘自《时代周报》20
我是新一帅比,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中日甲午海战,我认为中国舰队会输其根本原因输在了中国的:“软实力上”。甲午海战指的是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
遥想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曹操和刘备二者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可是造化弄人,多年之后曹操反而输在了刘备的手上。赤壁之战是刘备的转折点,因为他不仅战胜了曹操,更是跨越了自己心中的一道鸿沟,曹操并非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是深沟,形势险要。它的闻名要提到一个重要的三国人物——诸葛亮。五丈原作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
历史军事 昭莫多战役中,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历时近10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不少人建立起一番功业后,首先想的是光宗耀祖与传宗接代。正如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曹腾,虽然是个宦官,但也不甘心自己去世之后,爵位与财富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
历史上一谈到纸上谈兵,就会自然而然的联系到赵括这个名字。诚然,这个成语的出现确实是源于赵国与秦国的大战,更为确切的说,是源于赵国赵括与秦国白起的战争。但赵括难道真的是半点才能都没有吗?真如历史上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