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汪道涵三句话评价宋美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汪道涵三句话评价宋美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汪道涵三句话评价宋美龄
汪道涵三句话评价宋美龄
何鲁丽电唁宋美龄去世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何鲁丽,25日向宋美龄亲属发去唁电,对宋美龄女士的逝世表示哀悼。
唁电中说,惊悉宋美龄女士去世,不胜哀悼!特电致唁,并请转致宋美龄女士亲属节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等当天给宋美龄亲属发去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深表哀悼。
汪道涵在唁电中对宋美龄女士做了三句话评价,即“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和“晚年萦怀两岸关系,期望国家统一、民族昌盛”。记者就此采访了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张清敏。
有关“历经世事沧桑”
没有人会怀疑,这位历经三个世纪,在历史风云中走过一生的女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清敏认为,纵观宋美龄的一生,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坎坷曲折,但她却确确实实地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因此,说她是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一点都不为过。
有关“投身全民抗战”
张清敏介绍说,当年在对西安事变的处理上,宋美龄主张非武力解决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当时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思路不谋而合。这对于后来国共统一战线的确立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张清敏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利用自己的影响和势力,在美国演讲和募捐,争取美国及其他盟国对中国的同情,从物质上帮助中国抗日,这对抗战的大环境是有利的。
宋美龄在外交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就是1943年对美国的轰动性访问。当年2月,宋美龄在美众议院发表了激情演说,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唤起美国对中国现状的理解与进一步的支持。当时,宋美龄的演讲不时被掌声打断,有时会有近五分钟的掌声。她在结语中对抗战决心的一番表述,获得了满堂喝彩:“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因此,宋美龄当年被时代杂志评为“woman of year”(年度女性)。
有关“期望国家统一”
张清敏告诉记者,宋美龄本人是反对台独的,她不希望两岸分割。特别是在晚年,宋美龄更是心怀两岸关系,力所能及地呼吁两岸统一。
张清敏指出:“有关明确提出‘台湾应回归中国’的第一个国际文件,就是由宋美龄参与签立的。”1943年,宋美龄参与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上,宋美龄以其流利的英语及出色的表现,给罗斯福、丘吉尔等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对于中国在开罗会议上争取利益起了作用,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被日本占领的领土应全部归还中国”。而由于开罗会议的成功,在其后的“波茨坦公告”中,国际社会又重申了“台湾应回归中国”这一立场。这些至今仍是处理台湾问题时重要的国际法律依据。
宋美龄遗体移至殡仪馆
宋美龄的遗体于纽约当地时间10月24日被安放到纽约曼哈顿八十一街和麦迪逊大道交界处的弗兰克坎贝尔殡仪馆,但治丧活动的安排尚未宣布。痛失亲人的宋氏亲属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正以静思的方式表示悼念。
曼哈顿八十四街格雷斯广场十号是紧邻东河的一座十五层高的住宅楼,其中一个单元就是宋美龄卖掉长岛的房子后在纽约选择的栖身之地。据说房间并不大,摆放下五个悼念花篮后,家人就表示暂时不能容纳太多,要等布置好灵堂后再接受新花篮。虽然地处繁华的曼哈顿,但这里闹中取静,加上东河美丽的风景,给人舒适之感。
从24日清晨起,大楼前聚集了大批的媒体记者,但没有人见到宋美龄的家人,包括陪伴宋美龄走完人生最后时光的外甥女孔令仪也只是通过他人之口介绍说,宋美龄去世当天下午身体仍好,但晚上8点左右突然发现血压偏低,直到当夜11时17分安详离去。
宋美龄百年传奇异乡谢幕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晨,宋美龄跨越三个世纪传奇般的人生,终于在美国纽约平静地结束了。
宋美龄长期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使她的生活内幕、她的长寿更带有神秘的色彩。也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传奇,她才在海内外几代中国人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综观其一生,无论是作为政治人物外交人物还是文化人物,宋美龄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风流。
宋美龄在外交上很有影响。在这一方面,宋美龄最大的贡献无疑是运用她对英美等国的熟悉,争取这些国家支持中国对抗日本的侵略。抗战期间,宋美龄应邀赴美访问,并成为第一位也是至今惟一一位在美国参众联席大会上演说的中国人,她流畅的英文,具有文学造诣的用语,以及基督徒的背景,获得美国人民极大的反响与认同。
宋美龄在文化方面也颇有特殊之处。她有一个开放的家庭和一对开明的父母,5岁就被送入当地教会学校就读,10岁就远渡重洋,到美国的贵族学校读书,接受了10年完整的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洗礼。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被打上深深的西方文化烙印,也成为当时颇具国际视野的人才。她的深厚的美国文化背景,把蒋介石政权与美国政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那宋美龄是不是一个爱国者呢?观其一生,我们可以说,虽然她在中国现代史上辅佐蒋介石及其政权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多灾难,她本人后来也长期旅居国外,但她仍然不失为一个中国人,因为她有一颗中国心。
抗日战争中,宋美龄的爱国之心有比较充分的表现。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全面抗战等方面,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以后,宋美龄一直坚决反对美国某些人分裂中国的企图,反对“台独”势力。1978年越南出现排华事件,孀居美国的宋美龄迅速作出反应,在纽约以个人名义发表了严正的抗议声明,表现出了她的民族主义情结。
1988年,蒋经国去世时,宋美龄曾从美国返回台湾,她通过李焕致信国民党试图阻止李登辉上台,这也许是她对李登辉“台独”倾向的预感。
1995年,在海峡两岸关系“山雨欲来”的时刻,宋美龄在一份书面发言中向台湾当局呼吁海峡两岸“最后的和平统一”。
不过,由于其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宋美龄有很多的狭隘的观念也是终其一生的。不过纵观她历经两个世纪的政治外交文化生涯,宋美龄的确可称得上是百年风流人物。
宋美龄的一生
——1897年3月生于上海。
——1910年去美国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
——1920年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
——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支持和平解决。
——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
——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
——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
——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
——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
——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
——1986年10月返台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
相关参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话一定很熟悉了,这句话是臧克家说的,但是大家知道吗,他在大学考试的时候作文就写了三句话得到了当时的最高分吗?>>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
罗青长简历:罗青长做事牢记三句话 罗青长简历:从1938年开始,罗青长在西安参加秘密情报工作并兼任党支部书记,以中尉书记员的身份打入胡宗南部队,从事地下活动。 负责联络我党在西安的有关情报关系
核心提示:那是彭德怀在1965年即将去四川担任“三线”副总指挥时,毛泽东约见彭德怀时,曾对他说了这么三句话:“你要向前看。你的问题由历史做结论吧。也许真理是在你这一边。”胡耀邦说,这三句话是彭德怀夫人
历史人物 臧克家大学考试作文到底有多好 三句话得了当时最高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话一定很熟悉了,这句话是臧克家说的,但是大家知道吗,他在大学考试的时候作文就写了三句话得到了当时的最高分吗?>>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
珍妃是光绪帝的妃子之一,她容貌美丽,温柔体贴,又十分的聪明睿智,所以深得光绪的宠爱。其实光绪后宫的妃子也不多,只有皇后和瑾妃,但她们一个太瘦、一个太胖,所以珍妃和她们相比颜值可是高很多的,或多或少的,
核心提示:年方19岁的刘震就被破格由副班长提拔为75师224团1营1连指导员。曾经和刘震同在炊事班的战友韩先楚为了此事,经常对刘震说:“刘震,你是三句话升了两级半。”原题:这位上将参加红军三年还是个副
「又在抱怨!」「所以你现在是觉得很委屈是不是?」「难道我就不辛苦吗?」明明就是想沟通,却一个不小心就演变成批斗大会,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平和地说出自己想法又不造成对方反感,以达沟通的目的吗?原来就是
▲范仲淹画像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没有不渴求谥号「”文正”的。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所以,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在历史上,只有
俗话说“没钱少管三件事,人穷莫说三句话”,古人的观点你赞同吗
俗话说得好,“没钱少管三件事,人穷莫说三句话”,生活中总是会有穷人和富人,这两者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有富人就会有穷人,这是个千古不变的定律,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是永远存在的。两者可以说是相对立的,当然,这
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做人要学杜月笙。胡雪岩从一个钱庄小伙计做起,白手起家,用30年时间做成了中国首富,而且头戴红珊瑚,身穿黄马褂,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富甲天下。胡雪岩的经商之路,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