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原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Posted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原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原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原大战的历史意义:中原大战是民国史上非常重要一场军阀大战,其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战场广阔,伤亡惨重,当时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军阀都卷入其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持续时间上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空前的。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历史意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中原大战如此重要的一场大战,却不受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共两党。中原大战是国民党史上的一大丑事,有趣的是国民党历史上调集兵力最多的一场大战正是中原大战,只不过中原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国丅民党;中原大战于共产党又无直接关系,所以国共双方对中原大战都不热心。在本人看来,爆发于民国中期的中原大战在民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的规模之大,更是在于它直接决定了民国历史的转折与后二十年的历史进程,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分析:

一、中原大战是民国军阀混战高潮的颠峰与结束

民国的军阀混战的高潮始于1920年的直皖战争,虽然此战只持续了五天,甚至被称为只是一场政变,但是它却标志着民国军阀混战高潮的来临。此前,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虽已事实分裂,但是主要派系并未互相征戈,以直皖战争为标志,军阀混战开始进入高潮,随后北洋各派之间相继又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国奉战争,孙奉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国丅民党军阀联盟合力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北伐胜利后,军阀混战又在国丅民党各派之间爆发,军阀混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此期间,蒋介石相继打赢了蒋石战争、蒋唐战争、蒋桂战争、两次蒋冯战争,成为国丅民党中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为了对抗蒋介石的咄咄之势,反蒋军阀再次走向联合,继而在1930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自直皖战争以来的军阀混战的最高潮,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势力——蒋、粤、桂、冯、阎、奉、川、滇、湘等一齐上阵,造就了这一中国近代军阀混战的颠峰之作。战争的结局以冯、阎、桂、粤(张)为首的反蒋阵营被蒋、奉、粤(胡陈)联盟打败,在此以后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归于平淡,十年军阀大战的高潮到至此结束。

二、中原大战直接造就了蒋家王朝

在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虽然在军阀大战中屡战屡胜,让冯、桂两系军阀元气大伤,使自己的地盘和军力超越了其它各路军阀,但是仍然没有在中国政坛真正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大战中,能征善战、实力强大的的冯系军阀土崩瓦解,地盘尽失,部众或降或灭,彻底失去了问鼎中原的实力;长期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阎系军阀,值此一搏,再也没有勇气去挑战蒋介石,桂系在经历了蒋桂战争中大伤元气之后,重新崛起的努力又遭重创。中原大战中与蒋结盟的奉系军阀得以再次入关,收复失地。而蒋介石在这场以反蒋为主要目的军阀混战不仅赢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其势力更是远超其它军阀。在中原大战前,名义上也属于粤系的蒋介石,在战后踢开了在军阀混战中一直与其合作的胡汉民、陈济棠一派的粤系,蒋粤彻底分家,蒋奉联盟成为战后中国政坛的主宰力量,而随着奉系在“九丅·一八”中元气大伤,蒋介石更是独霸了中国政坛。可以讲,中原大战是蒋介石主宰中国政丅治走势的开始,蒋家王朝从此建立。

三、中原大战与日军侵华的关系

自袁世凯死后,至中原大战结束,中国的政坛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并不希望中国实现统一。国丅民党北伐后,势如破竹,引起日本的恐慌,日本竟然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并炸死长期拒绝独立的张作霖,唆使张学良割据东北独立。在这一切归于失败,尤其是随着国民党军阀大战的开始,日本的侵华脚步趋缓,但是中原大战又改变了这一切,蒋介石的强势崛起,重新加快了日本的侵华进程。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由缓慢到骤然提速。

四、中原大战对其它势力的影响

1、对共产党的影响:自1927年武装起义以来,在经历了初期的一系列失败后,逐步站稳脚根,渐成燎原之势,但在中原大战之前,红军很少与蒋介石直接发生冲突,通常只有地方军阀在与红军作战。然而中原大战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蒋介石有机会直接对付红军,从1930年底,中原大战一结束,到1933年,相继发动了五次围剿,最终在1934年,取得胜利,迫使红军开始长征。中共武装斗争的重心由些开始由南向北转移。

2、对四川军阀的影响:经过长期的战争,刘文辉、刘湘叔侄成为川中最主要的军阀势力,刘文辉当上了四川省主席,统一四川的主要障碍就是刘湘。面对川外的军阀混战,二刘采取不同的态度,刘湘支持蒋介石,而刘文辉支持反蒋势力。蒋介石获胜后,开始帮助刘湘反刘文辉,1932年二刘大战开始,刘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当上的四川王,而刘文辉只得退到川西大山,当了贫穷的西康王。

3、对绥远的影响:傅作义本是阎锡山的部下,中原败后,得到张学良支持的傅作义,出任绥远主席,从此开始了经营绥远,脱阎自立的过程,在抗战中正式独立。傅作义经营绥远十余年,拉出了自己的队伍,到解放战争时,绥系军阀屡屡给解丅放军制造麻烦,由于战功卓著被蒋介石委以剿总司令的职位,负责稳定华北,成为四大剿总司之一,也是仅有的两个杂牌剿总司令之一(另一个是白崇禧)。可以讲,中原大战正是绥系军阀崛起的开始。

相关参考

参与中原大战的军阀有谁? 是谁发动了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的参与者: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都有那些人参与这场战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号龙池

蒋冯阎中原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中原大战的背景

中原大战的背景: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那么为什么会引起这场战争呢?接下里就让我们来揭秘一下。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桂系

中国革命战争 中原大战

   国民党派系火并之三中原大战   1929年蒋介石以各个击破策略打败李宗仁、冯五祥后,只有阎锡山的第3集团军还保持着完整的实力,有20多

在中国近代史中延安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降将 吴三桂 山海关大战后投降清朝

  末年,明军、清军以及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三方势力激烈角逐。统治者一方面要应付盘踞东北的满洲铁骑,一面还要在中原与农民起义军苦战。1644年三月,明帝朱由检调在山海关外抵御清军的吴三桂率部队入京,清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意义:1、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2、借鉴历史经验,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献计献策。3、反思历史,并且正视历史,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4、仇恨可以被放下,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甲午战争中一次重要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大小舰船18艘护送运兵船到达鸭绿江口西岸的大东沟。17日上午,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港时,忽见西南海面驶来先

历史秘闻 这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差点成为阶下囚

作者:吕井旺张学良说过,中国的军阀没一个是蒋介石的对手。不过,中国的各派军阀曾联手置蒋介石于险地,西北军甚至差一点就俘虏了蒋介石,这就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可

历史秘闻 这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差点成为阶下囚

作者:吕井旺张学良说过,中国的军阀没一个是蒋介石的对手。不过,中国的各派军阀曾联手置蒋介石于险地,西北军甚至差一点就俘虏了蒋介石,这就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可

中原大战中西北军崩溃 冯玉祥走下中国历史前台

溃败的隐患冯玉祥统率的西北军,是由一个混成旅发展起来的封建军事集团。冯在这个集团中,一向有着很高的威信。但是他既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更不可能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只是拿一些救国救民的空洞口号和个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