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

Posted 舰队

篇首语:有知识的人会得到世人的美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黄海大战

甲午战争中一次重要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大小舰船18艘护送运兵船到达鸭绿江口西岸的大东沟。17日上午,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港时,忽见西南海面驶来先挂美国国旗后又改悬日本国旗的日舰12艘,丁汝昌即令各舰升火起锚,准备战斗。海战开始不久,丁汝昌从定远号的飞桥上跌落,负重伤;管带刘步蟾接替指挥。在激烈的海战中,中国舰队猛轰敌舰,日旗舰松岛以及主力吉野、赤城等舰先后中弹受伤。但日舰凭借其高速的优势,急驶横越中国主力舰定远、镇远两铁甲,绕攻中国舰队较弱的右翼,超勇、扬威相继中弹起火,致远、经远被隔在阵外。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爱国官兵奋不顾身地英勇战斗。致远舰中炮受创,船身倾斜,管带邓世昌认为“倭舰专恃吉野”,即命开足马力冲撞吉野,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250人壮烈牺牲。经远舰在追击受伤敌舰时中鱼雷下沉,管带林永升和官兵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继续开炮击敌,最后全舰270余人除16人获救外,都为国殉难。镇远号管带林泰曾指挥官兵猛击敌旗舰松岛号,使该舰中弹起火,失去作战能力。战斗历经5、6小时,傍晚日舰首先退出战场。交战结果,中国海军损失军舰5艘, 日5艘主力舰受重创,中国海军损失较大。但北洋舰队主力尚存,仍可与日再战。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令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港内,不准再巡海迎敌,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

相关参考

日将写给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 黄海大战之谜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伯爵大山巌顿首伊东佑亨顿首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

中日黄海大战明明北洋水师惨败,为何美英观战调查员却说中方小胜

就在中日双方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洋舰队也没闲着,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北上,担任护送清军增援朝鲜的任务。9月16日,吸取了丰岛海战的教训,丁汝昌这次亲自带队,率领舰艇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在黄海北部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  9月上旬,朝鲜的平壤之战即将爆

日将写给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 黄海大战之谜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伯爵大山巌顿首伊东佑亨顿首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

清朝晚期的黄海海战意义是什么

黄海海战意义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前端的一次惨烈的海上大战,黄海海战意义非常重要,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也是北洋舰队全面覆灭的基础。黄海海战部分人员图片黄海海战也标志着当时轰轰烈烈的洋务

饱受争议的水师将领方伯谦,黄海海战中是逃跑还是诈降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北洋水师时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心心中永远的历史伤痛。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著名的北洋水师将领均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

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原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原大战的历史意义:中原大战是民国史上非常重要一场军阀大战,其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战场广阔,伤亡惨重,当时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军阀都卷入其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持续时间上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空前的。如此大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蒋冯阎大战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蒋冯阎大战又叫“中原大战”,是发生在陇海、津浦两铁路线的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的大规模军阀战争。1930年3月中旬,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集团的将领鹿钟麟、商震、黄绍竑等50余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百团大战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攻日本侵略军和反击日军“扫荡”的大规模战役。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出动了100多个团,约400000人,在彭德怀副总司令

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 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一九三〇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的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本文所述,主要是叙述蒋、冯、阎之间的合作和分裂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