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
Posted 书院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
全祖望简介:全祖望(1705~1755) 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学者尊称为谢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 全祖望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勤奋攻读>博通经史,为 浙东史学名家。他"负气忤俗","其学渊博无涯」(李元度《全谢山先生事略》)。全祖望尤多留意于南宋和晚明文献,虽贫病而著述不辍。他37岁时三笺《困学纪闻》>42岁时补辑《宋元学案》>45岁至48岁的晚年仍朝夕不倦地七校《水经注》。临终前还自编文集。全祖望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空疏不实的学风,清初稽古洽闻之士,至康熙中叶凋零殆尽。鉴于当时学人多从事帖括之业或词章之学的弊病,他发出「求其原原本本,确有所折衷而心得之者,未之有也」(《鲒埼亭集·翰林院编修赠学士长洲何公墓碑铭》)的感叹。这一时期程朱理学占据学术主流,但那些自命为朱学的人,议论迂阔陈腐,只知「奉章句传注而墨守之,不敢一字出于其外」,结果形成「朱学反自此而晦」(《鲒埼亭集外编·横溪南山书院记》,以下书名省略)的局面。而社会上流行的陆王心学,则往往「高谈性命,直入禅障,束书不观,其稍平者则为学究,皆无根之徒耳」(《外编·甬上证人书院记》)。全祖望试图扭转这种学术风气,严厉批评宋元以来「门户之病,最足锢人」的弊端(《外编·杜洲六先生书院记》),确立了学贵自得、融会百家的治学宗旨。> 全祖望学贵自得、融会百家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堪称其一生的学术总结。他特别反对一味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或墨守一家、囿于成说,从而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品性和学术创新空间的做法,赞誉元代吴澄的学术兼收朱熹、张载、吕祖谦、陆九渊之长,治学不墨守一家,而是「以求自得,不随声依响以为苟同」(《外编·城北镜川书院记》)。在他看来,自得之学当是汲取百家之所长,再经过自己悉心揣摩、加以融会,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全祖望高度评价明代黄润玉的学术成就,将其与明代大儒陈献章相提并论。清初黄宗羲曾评价陈献章的学术「要归于自得」(《明儒学案·师说》)。在全祖望看来,黄润玉治学同样是「皆其心之所自得,而非浮虚剽袭之言」(《外编·黄南山先生传家集序》)。黄润玉「所以为朱学之羽翼者,正不在苟同也」(《外编·横溪南山书院记》)。全祖望还赞许宋代史蒙卿治学虽以程朱理学为宗主,却能够「独探微言,正非墨守《集传》、《章句》、《或问》诸书以为苟同者」(《外编·甬东静清书院记》)。可见自得之学、融会百家是全祖望治学所追求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其中闪耀着不立门户、不定一尊的思想光辉,充分表现出对前贤的尊重与继承。> 全祖望把自己所主张的自得之学与两种虚假的「自得之学」区别开来,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其一,脱离真知的「自得」。他指出:「正献之言有曰:『学贵自得,心明则本立。』是其入门也。又曰:『精思而得之,兢业以守之。』是其全力也。槐堂弟子多守前说,以为究竟,是以稍有所见,即以为道在是,而一往蹈空,流于狂禅。」(《外编·城南书院记》)这种「稍有所见,即以为道在是」的「自得」,实质是蹈虚空言,被全祖望斥为游谈无根之学。他引宋元之际王柏之言,对这种「自得」的实质与危害作了深刻揭露,指出「孟子之所谓自得,欲自然得于深造之余,而无强探力索之病,非有脱落先儒之说,必有超然独立之见也。举世误认自得之意,纷纷新奇之论,为害不少」(《宋元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其二,以他人之见矜为「自得」。宋代昆山卫湜荟萃百家,纂成《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是书采撷广泛,但作者不置一语于其中。对此,卫湜自己坦言:「他人著书,惟恐不出于己。予之此编,惟恐不出于人。」全祖望对这种诚实态度倍加赞许,认为是「至哉言乎!世之狗偷獭祭以成书,矜为自得,或墨守一家坚辟之学者,其亦可以已矣夫」(《外编·跋卫栎斋礼记集说》),给那些以掠人之美为「自得」的无耻之徒敲响了警钟。>相关参考
全祖望一生治学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学者尊称为谢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清朝中叶,蕺山书院正值鼎盛时期,听讲的人很多,以至于学舍都容纳不下了。此时讲学的人中有我国著名的文献学
全祖望全祖望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辞官回乡不再出任官职,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讲学,曾在绍兴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讲学,对南粤学风影响很大。全祖望散文>全祖望写了不少传记散文。碑铭如《忠介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为书,清世祖万几之暇,尝披览之;副本移贮翰林院者,李绂、全祖望尝借观之,且定为日课,日尽二十卷;杭世骏解经,多采其中语。乾隆修《四库全书》,朱筠请将《大典》中古书善本
人物生平在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的笔下,孙奇逢与李、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在当代学者的著述中,以孙奇逢的“北学”与黄宗羲的“南学”相提,也屡见不鲜。传统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而历
楚郡。全祖望依据的史料,为《史记·楚世家》,其原文如下:(王负刍)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集解》: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全氏复谓“楚郡即
李光地的“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他为什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重臣,官至龙渊阁大学士,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但是李光地此人并不是纯洁无垢的,实际上李光地人生中有三个案件,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全祖望言:“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
李光地的“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他为什么受康熙帝宠信?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重臣,官至龙渊阁大学士,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但是李光地此人并不是纯洁无垢的,实际上李光地人生中有三个案件,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全祖望言:“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
胡适的儿子:胡适的儿子是谁?胡适的儿子之后的命运如何?胡适有三子。 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
胡适的儿子:胡适的儿子是谁?胡适的儿子之后的命运如何?胡适有三子。 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
胡适的儿子:胡适的儿子有几个?胡适的儿子都有什么命运?胡适的儿子有三个。 胡适的儿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望祖的意思。胡适的儿子次女素斐,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