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的“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他为什么受康熙帝宠信?

Posted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光地的“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他为什么受康熙帝宠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光地的“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他为什么受康熙帝宠信?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重臣,官至龙渊阁大学士,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但是李光地此人并不是纯洁无垢的,实际上李光地人生中有三个案件,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全祖望言:“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说的就是李光地的三个案件,包括“陈李公案”、“夺情案”和“外妇之子来归案”。

  “外妇之子来归案”,说的是李光地早年的时候狎妓,使得妓女有孕。后来等到李光地老了,这个孩子前来认祖归宗。然而李光地面对自己的骨肉却冷血异常,丝毫没有要将其认回之事。这个案件,在《康熙王朝》中有所表现,虽然加入了一定的戏剧成分。

  “夺情案”,则发生在李光地母亲去世之后。这里的“夺情”,说的并不是李光地夺人爱人,说的是李光地因母丧“在任守制”而引起的“论劾”一事。

  康熙三十三年,李光地的母亲去世。康熙帝谕:“提督顺天学政关系紧要,李光地特行简用,著在任守制”。于是李光地请假,九月的时候回家为母亲治丧,预计十二月既回,不耽搁岁科两科两试。

  面对这种情况,御史沈恺曾、杨敬儒沈恺曾、杨敬儒等人,则以不遵为父母回籍守制三年的古训之由弹劾。

  给事中彭鹏也指责李光地“忽以三年之通丧请为九月之给假”,是“贪位忘亲”,“于礼则悖、于情则乖、于词则不顺”。认为他“不乞守制而请给假,非所以体上谕教敦孝意也。”除了这些,他还另上一道奏疏,指“皇上令光地在任守制或以此试光地耳。光地深文厚貌,道仁道义,言忠言孝,一试诸此,而生平心术品行,若犀燃镜照而无遁形。”

  康熙帝看了这些诏书之后,亲自诏彭鹏询问,后查明事情原由,最终将李光地就地解任,不许回籍。虽然对李光地作出了一定的惩罚,但是这个案件并没有影响康熙帝对李光地的信任。事实上,在李光地官途之中,曾经无数次遭到了弹劾,却始终未曾使得康熙帝对其失望。为康熙帝之所以对李光地抱有如此之高的信任,全在于三藩之乱中李光地的表现。

  当初靖南王耿精忠从吴三桂反叛,李光地表面上投降耿精忠,暗地里却冒着危险将耿精忠的情况传达给清廷。事后,康熙帝便开始了对李光地好似无底线的信任。这也成了李光地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此后他开始青云直上。然而这一件事,却也牵扯出了“陈李公案”,也就是李光地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李光地当初请假回乡,正好遇到耿精忠叛乱,随后受到耿部所发的劝降书。与此同时,与李光地同榜进士的陈梦雷已经被耿精忠等人逼迫,冠以员外郎的伪职。陈梦雷处在耿精忠权利的中心,虽然并没有投降,但是也只能称病不出,无法将消息传达给朝廷。这个时候,李光地前来投靠耿精忠,更是让陈梦雷大惊失色。

  陈梦雷面对反叛之人不假辞色,所以初时李光地前去拜访,陈梦雷都不曾相见。后来还是在他人的调解下,才答应见李光地一面。李光地表示他投降耿精忠,只是权宜之计。李梦雷于是将“耿逆之狂悖,逆党之庸暗,兵势之强弱,间谍之机宜”告诉给了李光地。李光地这才恍然,随后两人针对耿精忠的势力进行了好大一番分析。两人商定,陈梦雷继续留在福州“从中溃其心腹,睽其党与”,做内应;李光地借口父病速归,并遣人从山路将耿军虚实速报朝廷。

  李光地离开前言:“果能保全者,本朝恢复日,君之事予任之。”,“他日幸我之成功,则能白尔之节;尔之节显,则能白我之功。”然而在李光地上书朝廷的奏疏中,丝毫都未曾提过陈梦雷的一点功劳。后来陈梦雷问起,李光地还言:“诚恐事泄俱毙无益。”借口说的是好听,但是实际上确实背叛好友,将功劳一人独占。

  后来耿精忠事毕,李光地受到康熙帝重用,陈梦雷却被押解判刑。陈梦雷这才知道,李光地已经背信弃义,于是写下了《告都城隍文》,开始揭露李光地的背信弃义行为。这件事在朝廷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论,朝臣对陈梦雷背信弃义的行为表示了鄙视。后来李光地最终上书澄清事实,救了陈梦雷一命,也不是他自愿的,而是迫于大势所趋。所上奏疏,也刻意隐去了陈梦雷在其中的功劳,而只说“其心未丧”,“其心实有可原”。

  这件事过后,李光地仍然受到康熙帝重视,青云直上,而同样是功臣的陈梦雷却因为李光地的背叛,最终落得个流放的结局。
 

相关参考

李光地是谁?李光地的历史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李光地  字:晋卿  号:厚庵、榕村  谥号:文贞  称号: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国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泉州安溪湖头  出生时间:公元164

历史人物 李光地的子女 李光地有什么故事

李光地生于福建安溪,是李元祥的后裔,清朝康熙时期的大臣、理学名臣,曾任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也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功勋卓越。李光地的子女>儿子>李锺伦:举人,致力钻研

康熙与李光地的知己情谊 李光地有几个儿子

康熙与李光地的知己情谊李光地有几个儿子?  蓝齐儿是《康熙王朝》中康熙帝最宠爱的女儿,后来康熙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将其嫁给了仇人噶尔丹。  蓝齐儿嫁给噶尔丹的时候已经有了爱的人,就是李光地。康熙也默认了

李光地为何被贬为台澎知县?李光地的最终结局

清朝康熙王朝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1681年李光地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与理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李光地是理学家,

康熙与李光地的知己情谊 李光地有几个儿子?

  蓝齐儿是《康熙王朝》中康熙帝最宠爱的女儿,后来康熙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将其嫁给了仇人噶尔丹。  蓝齐儿嫁给噶尔丹的时候已经有了爱的人,就是李光地。康熙也默认了二人的感情,甚至曾暗示等李光地功成名就,

李光地为何被贬为台澎知县?李光地的最终结局

清朝康熙王朝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1681年李光地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与理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

李光地家训传出国门:后世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

李光地家训传出国门:后世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

李光地为何拒绝康熙赐的三尺黄土,甘愿死在知县任上

在《康熙王朝》中,李光地绝对是一个悲剧人物。李光地的出场,就是一个满身正气的书生,他拦住容妃的马车,带领一群穷孩子请愿。本来李光地可以不问世事,在家读书写字,却不得已进入皇宫,成为别人手中的工具。李光

妙著家训 一代名相李光地

以身作则订立家规民约李光地故居地处泉州安溪县湖头镇中山街附近,由住宅、祠堂等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旧衙、新衙、贤良祠和问房大厝。其中,问房大厝是李光地二伯父李日燝的居所。2013年,李光地宅与祠被列为第七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