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会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Posted 皇位
篇首语: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会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会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 还大吃死者祭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雍正在这方面如此自信的结果,就是跟他父皇康熙相比,子嗣显得单薄。雍正育子10人,其中夭折6人,只有4个儿子长到了成年。>所以雍正晚年的储位之争,远没有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那么激烈。而雍正驾崩时,幼子弘瞻才刚3岁,三子弘时又因忤逆雍正,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剩下来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只有四子弘历和五子弘昼。>>有一种观点认为,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康熙晚年皇子之间手足相残的覆辙,早早就定下了心目中的继承人,着力进行培养,他就是为了的乾隆皇帝弘历。>而实际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雍正虽然在培养乾隆继承皇位上,花了很多心思,但并没有把这弄成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如果雍正对乾隆继位的态度太明显,那秘密立储制度便失去了其设立的意义。>况且雍正向来认为,在权力面前,即便是是父子也不可尽信,尤其是弘时的“背叛”,让雍正感触很深。>所以雍正在生前,其实是把弘历和弘昼当成一对竞争对手来培养。>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宝亲王,弘昼即被封为和亲王。而且这两兄弟都住在宫中,并没有分府搬往宫外。>雍正让弘历和弘昼平起平坐,目的应该是让他们互相督促,也互相制衡。>如果弘历不犯错,那皇位就是弘历的,反之,则由弘昼继位,两人都是自己合法的继承人。>了解到这层背景之后,对史书上一些看上去不太合情理的记载,便可以解释得通了。>比如,在《清史稿》列传七中,史籍记载弘昼“少骄抗,上每优容之。”意思是弘昼非常桀骜不驯,但乾隆对他很宽容。>>然而,如果弘昼是个飞扬跋扈的皇子,根本就不会容于严苛的雍正之眼,更别说封和硕和亲王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乾隆登基之后,弘昼的性格才开始改变的。>弘昼具体如何“骄抗”呢?其本传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乾隆在正大光明的给八旗子弟监考,到快下午的时候,弘昼请乾隆先去吃个午饭再回来,乾隆没有答应。弘昼这时说了一句:“上疑吾买嘱士子耶?”>当时乾隆没说什么,等到第二天兄弟再见面时,乾隆对弘昼说:“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因为当时弘昼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敏感的。弘昼开这个玩笑,有大不敬甚至大逆的意味在里面,所以乾隆说,如果我昨天回答你,让你说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网上有些评论认为,弘昼在乾隆登基之后,变得桀骜不驯,整日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是在故意卖人设,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以赢取乾隆的信任。但笔者并不以为然。>如果弘昼真的想明哲保身,当一个太平王爵,平日花天酒地即可。但如上面所述,对乾隆说出那样的话,是极不明智的。>其实弘昼之所以胆敢如此调侃乾隆,说乾隆是不是怀疑他想收买人心,其背地里,透露出的是对皇位所属的不满。>>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弘昼还染上了一个癖好——“好言丧礼”。弘昼经常对别人说:“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弘昼还亲自制定丧仪,坐在庭院里,让家人给自己哭丧,一边听一边吃给死人的祭品。>弘昼之所以行为如此反常,也是对自己无法得到皇位,所产生的愤懑的一种宣泄。>不过两兄弟之间的这种矛盾,并没有公开化。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弘昼的实力不足以掀翻乾隆的皇位。>而乾隆对这个弟弟非常宽大,还把雍正当亲王时的财产全部送给了弘昼,算是对他的一种安抚和补偿,劝他好自为之,不要觊觎不再属于他的皇位了。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弘昼,清朝雍正帝的第五个儿子,同时也是乾隆帝非常宠爱的弟弟,他是清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弘昼这人非常奇葩,一般人都对丧葬之事避之不及,他却极其喜欢办丧事,吃祭品,活着的时候就
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5个儿子,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弟弟。在弘昼21岁时,雍正将其封为和亲王,足以证明弘昼深得雍正的喜爱。雍正去世后,弘昼的哥哥弘历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弘昼格外重用,先后任命他为...
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5个儿子,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弟弟。在弘昼21岁时,雍正将其封为和亲王,足以证明弘昼深得雍正的喜爱。雍正去世后,弘昼的哥哥弘历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弘昼格外重用,先后任命他为...
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5个儿子,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弟弟。在弘昼21岁时,雍正将其封为和亲王,足以证明弘昼深得雍正的喜爱。雍正去世后,弘昼的哥哥弘历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弘昼格外重用,先后任命他为...
很多人的一生总是会怕很多事情,但其实最让人忧心的莫过于死亡了。古代很多人都想要能够长生不老,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也因此诞生了很多让人羡慕的“长生不老”的传说。然而在清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王爷,他日常生
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弘昼给自己办葬礼的这出戏,在《雍正王朝》其父雍正的一句戏言准确的道出了弘昼的心思,雍正道:小小年纪,就知明哲保身。用北京这边的土话形容弘昼就是“这小子特别的鬼”,所谓鬼,就是机灵鬼,特别聪明的意思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著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着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着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2)主笔:闲乐生据史书记载,诸葛亮青年时期隐居在隆中,日常做的事有四件,其中两件比较正经,两件比较不正经。第一件正经的:躬耕陇亩。当年中兴大汉的世祖皇帝刘秀就喜欢种田(注1),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