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

Posted 葬礼

篇首语: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弘昼给自己办葬礼的这出戏,在《雍正王朝》其父雍正的一句戏言准确的道出了弘昼的心思,雍正道:小小年纪,就知明哲保身。用北京这边的土话形容弘昼就是“这小子特别的鬼”,所谓鬼,就是机灵鬼,特别聪明的意思。> >咱盘点下弘昼的身份,他是雍正帝的第五个儿子(后来的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四儿子),由于雍正实行秘密建储的方式传位,从年龄和履历看弘昼按理讲也是一位有可能成为皇帝的皇子,但是他也是有自知之明,如果兄长弘历没有突发意外的话,且轮不到他呢,所以他心里也明镜儿似的知道继位的可能性渺茫,不如乐享世间繁华,做一个享乐王爷。> >弘昼心里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他为了让皇兄和皇父知道他没有任何的野心,平时就扮演成一付玩世不恭的样子,而且屡屡导演出荒唐之事,例如经常在家给自己做个法式,请一些和尚,道士来给自己做“后事”,并且自己还像模像样的躺在棺材里,可以说是相当入戏了,这样的举动自然很快的传到了其他人的耳朵里,其父雍正听闻此事后笑着说:这小子,跟和尚道士混在一起,总比跟官员混在一起强嘛。皇兄弘历听闻后,也心里卸下了对老弟的防备,尔后弘历登基为乾隆皇帝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把父皇的雍亲王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并且把管理内务府、御书处的事务都让弘昼管理。后来还屡屡照顾这位“任性”小老弟,不得不说这样的大清亲王做的不要太舒服哦。> >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弘昼多次为自己办葬礼 为什么雍正和乾隆不反对反而听他的呢

乾隆的弟弟弘昼,生前多次干一件荒唐事:为自己隆重地办葬礼。然而奇怪的是,这件事如此荒唐,无论他爹雍正,还是他哥乾隆,都对他听之任之,甚至还有一些欣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弘昼是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

乾隆的弟弟竟然给自己办葬礼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著

竟酷爱给自己办葬礼吃供品 雍正儿子的怪癖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着

竟酷爱给自己办葬礼吃供品 雍正儿子的怪癖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着

基诺族怎么举办葬礼?基诺族的葬礼习俗

在丧葬方面,基诺族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公共墓地。这个墓地是固定的,不分等级,坟墓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死者的脚一定要正对着杰卓山那方,意为让死者爬起来就可往祖先住过的地方去。从墓地通往正路上的一段,基

基诺族怎么举办葬礼?基诺族的葬礼习俗

在丧葬方面,基诺族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公共墓地。这个墓地是固定的,不分等级,坟墓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死者的脚一定要正对着杰卓山那方,意为让死者爬起来就可往祖先住过的地方去。从墓地通往正路上的一段,基

珞巴族葬礼怎么举办?珞巴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人死后衽土葬。人死后,先换上新衣或干净衣服,再把尸体弯曲成坐状,蒙上单子,用绳捆扎好,放在右侧门后,头西脚东,象征跟着太阳去了。在死者身边放置其生前用过的衣物用具、弓箭和装饰品。尸体在家停放二三月

珞巴族葬礼怎么举办?珞巴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人死后衽土葬。人死后,先换上新衣或干净衣服,再把尸体弯曲成坐状,蒙上单子,用绳捆扎好,放在右侧门后,头西脚东,象征跟着太阳去了。在死者身边放置其生前用过的衣物用具、弓箭和装饰品。尸体在家停放二三月

晚清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会举办四次葬礼

导读:不出意外的话,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县烈士陵园一年多的张之洞尸骨,将被安葬到筹建中的墓地。这片墓地,本是张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99年前晚清重臣张之洞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

清朝王爷弘昼的怪癖,竟然爱好办葬礼与吃供品

爱新觉罗・弘昼(1712年―1770年),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弘历之弟。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昼进封和硕和亲王,生母纯悫皇贵妃耿氏。雍正十一年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