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鲁定公为什么会那么重用孔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获取生活中最丰硕果实和最大享受的秘密在于,冒险犯难地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鲁定公为什么会那么重用孔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鲁定公为什么会那么重用孔子

鲁定公很重用孔子,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鲁定公继位时,赵简子问史墨,季氏会不会亡?史墨说:“不会”。因为季氏为鲁国立过大功,世代都有功业。鲁文公去世后,鲁国杀嫡立庶,鲁国国君丧失权力。>>权力都在季氏手中,已有四代了。鲁国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君,这样的国君能掌管国家吗?做国君的要遵守礼器和封号,不能给别人的。>鲁定公第五年,季平子去世。阳虎因个人恩怨囚禁了季桓子,后来季桓子与他订立盟约,他才释放了季桓子。第七年,齐国伐鲁国,占领郓邑,陽虎住在郓邑并把郓邑作为自己的奉邑,在那里处理政务。>第八年,阳虎想除掉三桓家族的嫡子,而立与他关系较好的庶子。于是阳虎就派车接季桓子要杀掉他,季桓子用计脱身。然后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就跑到阳关。>第九年,鲁国派军讨伐阳虎,阳虎又跑到齐国,然后又逃到晋国赵氏管辖区域。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相会,孔子主持礼仪。>>齐国想袭击鲁定公,孔子按礼仪斥责了齐国,齐景公害怕了,就没敢加害鲁定公,而且归还了侵占的鲁国汶阳土地来谢罪。>之后,鲁定公就很信任孔子,让他做了大司寇,负责国内治安。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起来。第十二年,鲁国派仲由拆毁三桓家族的城墙,没收他们的铠甲武器。孟氏不肯拆毁城墙,鲁定公派兵攻伐他,但没能战胜。>>齐国听说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就害怕鲁国会威胁到齐国,于是设计陷害鲁国,齐国把许多美女和马匹送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美女和马匹,使得鲁定公不理朝政,孔子见状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鲁定公为什么会中美人计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中了齐国美人计的鲁定公,劝谏无效,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鲁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周敬王24年,鲁定公14年,西元前496年,这时候的孔子正是56岁。在鲁国为政多年的孔子,政治

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

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牛”,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对咱们中华民

孔子小故事之周游列国

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他不能往东走,因为东边正是齐国,刚用美人计把孔子轰走。他往西到卫国去,因为卫国的大夫蘧伯玉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卫国的宠

孔子也曾遭遇桃色绯闻

孔子在齐国怀才不遇,在鲁国从政后,又处处碰壁,最终,不得不弃官出走,他决定到鲁国以外的诸侯国“求仕”,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元前497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三年,已是54岁的孔子带上冉有、子路、子贡等一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翻译,苏教版语文 史记选读 孔子世家翻译

苏教版语文史记选读孔子世家翻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面有喜色,门人说:“听说君子祸患降临不恐惧,福运到来不喜悦。”孔子说:“是有这样的话。但不是还有‘身居高位礼贤下士而自得

历史人物 孔子周游列国缘于一场美人计

 孔子周游列国缘于一场美人计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56岁的孔子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代理相国。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鲁国出现了久违的活力,国家各项事业一派欣欣向荣。  已经衰落

历史人物 孔子周游列国缘于一场美人计

 孔子周游列国缘于一场美人计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56岁的孔子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代理相国。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鲁国出现了久违的活力,国家各项事业一派欣欣向荣。  已经衰落

孔子圣人的名声最早的是谁喊出来的

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孔子四十七岁。这一年,季桓子继承父亲季平子之位,做了鲁国的上卿。由于家族当权多年,人口增加过快,以至于原有的几口水井,已经满足不了家族的日常用水。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季桓子

春秋战国 第17节 学识广博

  鲁定公继位后的第五年,季平子去世,季桓子季斯做了上卿。有人对季斯说:要让鲁国安定,非用孔子不可。季斯召见了孔子并和他谈论了整整一天,觉得孔子的学问横不见边深不见底确实是个学问家。这时季氏采邑来人报

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却功败垂成

礼堕三都一事,在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西元前497年,孔子这时候55岁。当时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在费邑造反,叔孙氏家臣候犯,也据郈邑作乱,到乱事平定之后,孔子向定公说到。依照法制的规定,臣子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