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却功败垂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却功败垂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却功败垂成

礼堕三都一事,在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西元前497年,孔子这时候55岁。当时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在费邑造反,叔孙氏家臣候犯,也据郈邑作乱,到乱事平定之后,孔子向定公说到。依照法制的规定,臣子是不能够收藏甲兵的,大夫不能有百雉之城,即古制城长三丈。高一丈为雉。>孔子认为现在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大夫,都是在违反了这一项的规章制度,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了,为了贯彻礼制,请毁坏让他们三家的都城,来削减他们的权势,以强化公室。孔子提出了这个建议,也获得了鲁定公的允许,然而先后堕除了叔孙氏的郈,季氏的费,而孟孙氏的成邑,最后因为遭到家臣公敛处父的反抗,并未能够堕除。>这一个理由是成邑不仅是鲁国北抗齐国的重要据点,更加是孟氏的保障。堕了成邑,就要将无孟氏也。当时打动了孟懿子,进而阻扰了孔子堕城,以至于使得孔子堕三都的建议,最终功败垂成。> >由于三家的大夫,著眼于各自的利益,才致使孔子强公室的主张,在鲁国终究还是未能够实现。在图中坐于几席上的人就是鲁定公,两边有随从的侍者还有议政的大夫,可以看出画家并衬以屏风来作虚景,鲁定公正是在向孔子下堕三都的命令。> >那些来往的马车甚至是军士们,即是孔子陪同鲁君,带着军队,去执行堕三都的政策。可以看得出当时这些战马一幅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显示出军队在孔子与子路的领导之下,士气如虹!

相关参考

鲁堕三都之战(春秋时期)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鲁军强行拆毁“三桓”私邑邱(今山东东平东)、费(今山东费县西北)、成(今山东宁阳东北)的作战。春秋中期以后,鲁政权不断下移,被称作“三桓”的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三族

春秋战国 第20节 堕三城

  季斯对孔子越来越信任和依赖,请孔子给推荐几个治政的助手。孔子把冉求和仲由推荐给他。季斯把他俩用做了家臣。>>  这一天季斯向孔子求计:阳虎已经赶跑了,但山不狃占据了费邑怎么能制服他?孔子说:欲制人

历史人物 春秋鲁国费宰高柴简介,孔子评价高柴的话有哪些

高柴(前521年-前393年),华夏族,齐国人。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季子,少孔子三十岁。人物生平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在孔子门下受业,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子路在季

孔子自叹不如他但是却早早夭折

项橐(拼音:xiàng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人)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

历史人物 春秋鲁国孔门七十二贤之冉孺简介,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冉孺(前501-?),一作冉儒,字子鲁,一说字子曾。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冉求的次子。生平冉孺(前501-?),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儒家先贤冉

历史人物 春秋鲁国孔门七十二贤之冉孺简介,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冉孺(前501-?),一作冉儒,字子鲁,一说字子曾。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冉求的次子。生平冉孺(前501-?),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儒家先贤冉

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

孔子与颜回的故事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

历史人物 春秋鲁国学者有若简介,孔子重要弟子有子的特点是什么

有若(前518年-约前五世纪中期)即有子,孔子重要弟子,受儒教祭祀。其氏为有,名若,字子有,或云字子若,未知所据。生平生卒年有若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少孔子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

七岁神童项橐 孔子自叹不如他但是却早早夭折

项橐(拼音:xiàng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人)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

春秋战国 孔子为何故意抹黑卫灵公

  孔子是鲁国人,当时的鲁哀公非常自负的问他:“依你看,现在的国君当中谁最贤能?”鲁哀公以为孔子会拍他的马屁,谁知孔子却这样回答:“最贤能的国君我还没有见到,不过相比之下应该就是卫灵公那样的吧!”鲁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