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决心改革风俗

Posted 大臣

篇首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决心改革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决心改革风俗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决心改革风俗?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公元47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 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故事

孝文帝改革北魏是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鲜卑的风俗比起汉人来还比较落后,北魏国内汉族人民占了多数,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北魏孝文帝推行了改革。他在国内实行

政治谋略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胆有识,排除万难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胆有识,排除万难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老百姓受到鲜卑贵族和大商人的压迫,并不断展开了反抗。北魏延兴元年(471),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实施改革。为了使朝廷的收入增加,百姓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措施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措施:490年北魏孝文帝主政。一、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二、实行均田制,分给农民土地,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三、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加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孝文帝颁布了均田制,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获得稳定赋税。太和改制的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推行汉化:胡汉通婚,孝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北魏孝文帝是隋唐时期伟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叫做孝文汉化,指的是在五代十国中间孝文帝所推行的政治上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方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改了什么姓氏?

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改了什么姓氏?拔列氏改为梁氏;叱罗氏改为罗氏;贺葛氏改为葛氏;是贲氏改为封氏;可地延氏改为延氏;阿鹿桓氏改为鹿氏;他骆拔氏改为骆氏;薄奚氏改为薄氏;乌丸氏改为桓氏;素和氏改为和氏;胡古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分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作为北魏第六位皇帝,在看到北魏统治的弊端后,为了加强统治,使北魏更加的强大,开始推行改革。孝文帝雕像因为北魏的崛起与强大,统治者统治手段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巩固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解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后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长远方向来说,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初衷是焕发北魏国家的生命力

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北魏社会暴露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