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占了两个,为何最后还会被灭国

Posted 名将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占了两个,为何最后还会被灭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占了两个,为何最后还会被灭国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国名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战国时期,各诸侯间纷争不断,在长期的战争中,诞生出了不少名将,秦国最有名的有白起、王翦、王贲、蒙骜、蒙恬、李信等等,但是作为在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超级军事强国——赵国,能力上也是丝毫不弱,战国四大名将,就是被秦国和赵国对半分了。> >但是秦国名将有那么多,赵国名将其实也远不止这两人;在赵国,当时能列入超一流名将的有四人,来看看都有谁:>TOP、1 李牧> >李牧应该是赵国第一名将,但是由于李牧没有和白起交战过,所以两人究竟谁的能力更强就得而知了;李牧的一生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对匈奴之战;后部分是对秦之战。>对匈奴之战中,通过周密的前期筹划,李牧率军二十万,其中骑兵仅为一万三千人,这是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混合部队,最终在诱敌深入后,在代郡和雁门郡这个地方对十万匈奴骑兵进行了围歼战,而后乘胜吞并了褴国、东胡、林胡等。> >后来是对秦之战;当时秦国大将桓齮进攻赵国,斩杀赵军十万,当时赵国已经没有大将了,赵王只得将李牧调回来,率军反击秦国;在肥下这个地方,李牧打了一个漂亮的围歼战,秦国损失惨重,被迫撤军。>但是秦视赵为最大敌人,于是又派王翦率军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原本赵国能转危为安,但却被秦国反间计所害,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弃不用,之后赵国被灭(赵国公子嘉那个赵不算了)……>TOP、2 廉颇> >很多人都以长平之战中廉颇的防守手段认为廉颇能力不行,其实廉颇的战绩之辉煌,丝毫不弱于白起、王翦和李牧,冠绝其他诸将;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 >但是一代君主一代臣,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当时的廉颇还是想为赵效力,而赵王也觉得还是需要廉颇,于是派人去看看廉颇情况如何,但是由于赵国很多人都不希望廉颇回来,于是设计暗害,传出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笑话,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TOP、3 赵奢> >赵奢原本是赵国的收税官,但是一次机缘巧合下,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赵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后来赵奢以铁血治军方式,让赵军勇不可当,在阏与大败秦军。> >虽然赵奢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战绩不清楚,但是经典战役仅此一役;但是此战的影响却是极大的,首先是他击败的是白起时代的秦军,其次他成功预料了那位中华史上第一的“神将”赵括。>TOP、4 乐毅> >乐毅是燕国大将,这点当然知道,但是乐毅后来被燕惠王所厌恶,后来派骑劫把乐毅所替换了;齐国以仅剩的两座城池兵力反攻,一举全部收复了齐国全部失地,燕灭齐的计划全部落空。>前后五年,乐毅以一己之力,统筹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进攻齐国,在击败齐国主力后,又率燕国军队以一己之力灭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是燕国自建国以来最辉煌的一刻,但可惜功败垂成。>心灰意冷的乐毅远走赵国,被任命为客卿;有人说,在长平之战的时候,乐毅正好也在赵国;有人说,赵王即使要换下廉颇,也应该让乐毅上啊,而秦国担心的也是赵国让乐毅上,所以谣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替换廉颇,第二部分是中伤乐毅。> >赵国有这么多名将,为何还会被灭国呢?甚至比没落的魏国还要先被灭,这就不得不说赵国自赵武灵王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的赵王了,先是太过嚣张跋扈,加上刚愎自用,自毁长城,先是长平之战替换了廉颇,导致数十万精锐被灭,后又赶走了廉颇;后又中反间计杀了李牧,又不启用乐毅,灭国难免了。

相关参考

为何会被灭国? 让孟子、郭沫若赞扬的纣王

在古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乏有一些能够流传千古的君王。有些一些君王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治理国家十分清明,能够以仁爱对待自己的子民,实施仁政;有一些君王之所以被人唾骂,因为他们昏庸无度,以残暴

为何会被灭国? 让孟子、郭沫若赞扬的纣王

在古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乏有一些能够流传千古的君王。有些一些君王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治理国家十分清明,能够以仁爱对待自己的子民,实施仁政;有一些君王之所以被人唾骂,因为他们昏庸无度,以残暴

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赵国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

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赵国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为什么会被灭国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祖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成熙元年(公元264年),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

三国历史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为什么会被灭国

孙皓字元宗。父孙和,祖孙权。吴景帝孙休时,皓被封为乌程侯。就国期间,与左典军关系极好。曹魏成熙元年(公元264年),孙休死后,东吴国内叛乱频繁,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极想凭灭蜀之余威,一举荡平东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简介 他最后因何被杀?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古人云:“李牧亡,赵国亡。”失去李牧的赵国之

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简介 他最后因何被杀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古人云:“李牧亡,赵国亡。”失去李牧的赵国之苦苦支撑了三个月就被秦国大将王翦所破,也难怪有这

历史人物 廉颇为何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记载的,但是这些记载几乎

廉颇为何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怎么死的?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