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赵国廉颇

Posted 战国 廉颇

篇首语: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越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赵国廉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赵国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

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险峻,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勇敢者将取胜。”最终,赵奢果然出奇制胜,成功打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不知为什么,后人在读史或评价廉颇时,极少关注这件事,但我认为,在客观评价廉颇此人时,这件事不能被忽略,因为这件事很能体现廉颇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换句话说,廉颇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其实也就与乐乘在一个档次上,而与赵奢相比,就差了一个档次。

我们再看史料中提及的关于廉颇指挥的其他一些主要战斗: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秦赵渑池之会当年(前279),廉颇向东进攻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过了两年,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把它攻占了。此后三年,廉颇进攻魏国的防陵、安阳,都攻克了。再过四年,蔺相如领兵攻齐,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以上战斗,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公元前283年,廉颇大败齐军是在燕国乐毅统领五国划齐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之后,齐国已经被乐毅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所以廉颇在齐国所取得的战绩,未免胜之不武;至于打魏国,大家知道,魏国马陵之战庞涓死后,已经不堪一击了。

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爆发长平之战,赵国的策略是速战速决,以廉颇为将,对阵秦国的王龁。结果王龁把廉颇打得一败再败,只好转入防御,打消耗战。这也是后来赵国用赵括替代廉颇的根本原因,所谓秦国反间、郭开进谗,并非是根本原因。

公元前251年,燕国错误估计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悍然发动攻打赵国。赵王任命廉颇为将,率军迎击燕军。廉颇先后击败燕将栗腹(战死)的部队和卿秦、乐间的部队,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

对燕反击战,恐怕是廉颇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战役。不过,对燕反击战之胜利,实际上还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燕军轻敌、乐乘守代地,吸引了燕国的大量军力和注意力等等。

廉颇最为后人熟悉的不是他的战功,而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因功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马上就不高兴了,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此事后来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不计较而顺利化解,实现了“将相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美谈。

但我们现在反观当时的情景,如果蔺相如不是一个顾全大局、心胸宽广善宽容的人,那么在廉颇咄咄逼人的羞辱之下,必然造成“将相不和”,这无疑会给赵国带来沉重的打击。所以,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心胸宽广,恰恰反映了廉颇胸襟狭小,格局不高,过于争强好胜,心眼太小的毛病。

廉颇的争强好胜、心眼太小的毛病不仅表现在与蔺相如争功上,还表现在与乐乘争权上。据史料记载,赵孝成王去世后,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不仅不交出兵权,反而出兵攻打乐乘,迫使乐乘逃跑。廉颇自己也因此逃奔到魏国。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中说廉颇“ 以勇气闻于诸侯”,但在本篇的结尾“太史公曰”部分,却不提廉颇,只说蔺相如“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有意如此安排,目的在于说明,像蔺相如那样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值得称道的勇气。司马迁如此苦心安排,值得我们在读史时留意!

相关参考

廉颇为何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怎么死的?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

历史人物 廉颇为何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千字文中描写赵国名将廉颇的句子,记载了廉颇的厉害之处,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廉颇在赵国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历史上关于廉颇还是有很多记载的,但是这些记载几乎

为何说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而名声大噪,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 与白起廉颇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他得善终

论起战国时期会打仗的著名将领,一致公认的有四个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前面两位都是当时秦国的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打垮了赵括领衔的赵国军队,却因为坑杀了40万战俘而受到历代的指责。后来又在秦国攻打

历史人物 与白起廉颇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他得善终

论起战国时期会打仗的著名将领,一致公认的有四个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前面两位都是当时秦国的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打垮了赵括领衔的赵国军队,却因为坑杀了40万战俘而受到历代的指责。后来又在秦国攻打

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简介 廉颇是怎么死的

  廉颇人物生平简介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

春秋战国中四大名将王翦白起廉颇李牧谁更厉害?

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

春秋战国中四大名将王翦白起廉颇李牧谁更厉害?

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

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简介 廉颇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廉颇人物生平简介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

李牧、廉颇、白起、王剪为何被称作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