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太宗没杀开国功臣
Posted 功臣
篇首语:人有知识,则有力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太宗没杀开国功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太宗没杀开国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备受后世的推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待武将功臣,比如说设立凌烟阁,与功臣们结亲等等。但历史的真相很残酷,李世民确实善待一部分武将,但也有一些武将死在他的刀下。最著名的将领有五位被李世民杀死,其中有四人简直比窦娥还冤枉!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先说第一位,他就是张亮!在凌烟阁功臣中,张亮排名第十六位,被封为郧国公。张亮原本在瓦岗军效力,是徐懋功的部将,归降唐朝后,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张亮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玄武门之变,但他的作用也很大,“统左右王保等千余人,阴引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张亮“倜傥有智谋”,历任地方高官,“抑豪强而恤贫弱,故所在见称”,还参加了征讨高句丽的军事行动,立下战功。可是到了贞观二十年,张亮突然被李世民处死。原因是有人告发,说张亮有五百个养子,暗中密谋造反。当时将作少匠李道裕认为,“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但李世民正在气头上,还是将张亮处死。>没过多久,李世民后悔了,他对人说:“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虽不即从,至今追悔。”所谓“反形未具”指的是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要谋反。当然张亮作为开国功臣,可能存在着不法行为,但他根本没有具体的谋反行动。与张亮情况类似的还有一位,他名叫刘兰。>>刘兰在隋朝担任鄱阳郡书佐,后来天下大乱,他在老家青州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几年后,唐朝派淮安王李神通招抚山东,刘兰率众归降。刘兰很有军事才略,他率军顺利平定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一战成名。此后在镇守夏州时,刘兰设计大破颉利克汗。贞观末年,刘兰“以谋反腰斩”,情况和张亮一样,都是被人举报,然而“反形未具”。>还有两位将领比张亮、刘兰更冤枉,一位是李君羡,一位是卢祖尚。李君羡许多人都有所了解,他是一员猛将,“从破窦建德、刘黑闼,所向必先登摧其锋”,还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官至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被杀是因为他的乳名“五娘子”,李世民认为这与谣言“当有女武王者”有关,于是借口其图谋不轨,将其杀死。>>再说卢祖尚,他是一位山东豪杰,“家饶财,好施,以侠闻”,19岁就上阵杀敌。隋朝末年,卢祖尚也在家乡乐安拉起了一支队伍,后来归降唐朝,参加了统一天下的战争,立下不少功劳。卢祖尚历任“寿州都督、瀛州刺史,并有能名”。贞观二年,李世民在选择交州都督时,“朝臣咸言祖尚才兼文武,廉平正直”。>最初卢祖尚答应赴任,可是他又后悔了,原因很简单,交州是今天的越南河内,经济落后,环境十分恶劣。于是卢祖尚以身体有病为由,向皇帝辞职。结果李世民勃然大怒,“我使人不从,何以为天下命!”结果卢祖尚被“斩之于朝”。李世民很快就后悔了,“使复其官荫”。>>张亮、刘兰、李君羡都死在贞观末年,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不复当年的贤明,刚愎自用,对大臣们十分猜忌,因此这喜人谋反罪都是莫须有的,而卢祖尚之死是李世民年轻时犯的错。此外还有一位名将,但他的死并不冤枉,此人就是侯君集。侯君集也是凌烟阁功臣,位居第十七位,他和张亮一样,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侯君集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后来率军征讨过吐谷浑、高昌,立下过不少战功。可是侯君集后来卷入储位之争,他投靠了太子李承乾,而李承乾想发动政变,逼迫李世民退位。结果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而侯君集也被捕入狱,最后被杀。侯君集之死令李世民非常悲伤,他曾说为君(指侯君集)不上凌烟阁。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史中记载了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开国功臣,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
>元朝末年,一群来自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小伙伴,迫于元朝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了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这群小伙伴里,为首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登基当皇帝后,为了确保千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成语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君王屠杀功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个成语也显示了功臣的悲哀之处。在我国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成语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君王屠杀功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个成语也显示了功臣的悲哀之处。在我国
也许是见了太多在新的国家建立之后,诛杀功臣的皇帝,然而被认为施行暴政的秦始皇却一个都没有杀,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讲,要说秦始皇是残暴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军事、政治方面极有才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没有没杀过功臣的皇帝?有个人你可能骂了很多年
古代的很多短句谚语,都能够昭示出一个很大的道理,有一句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权更替,朝代更迭,很多统治者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功臣们功高盖主,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都会选择将这些有功之臣
唐朝一开国功臣,皇帝视他为心腹,只因为一个女人,被唐太宗处死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对于那些开国皇帝来说,在打天下的时候,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佐,一旦新的王朝建立,天下稳定之后,功臣就成了皇帝的威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都曾对开国功臣痛下杀
历史秘闻 唐朝一开国功臣,皇帝视他为心腹,只因为一个女人,被唐太宗处死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对于那些开国皇帝来说,在打天下的时候,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佐,一旦新的王朝建立,天下稳定之后,功臣就成了皇帝的威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都曾对开国功臣痛下杀
喜欢读宋史的人,对于宋初的刀光血影一定很熟悉,而这其中有一个开国功臣非常引人注目,不但被宋太祖重视,就连宋太宗也非常重视他,更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开国功臣,得以善终,这才是众多开国功臣羨慕嫉妒恨的地方,
喜欢读宋史的人,对于宋初的刀光血影一定很熟悉,而这其中有一个开国功臣非常引人注目,不但被宋太祖重视,就连宋太宗也非常重视他,更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开国功臣,得以善终,这才是众多开国功臣羨慕嫉妒恨的地方,
如果对隋唐历史了解的朋友一定对裴寂这个人感到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好友并且还是大唐的第一任相国,就是这样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后来却无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那么为何出任大唐第一相国的裴寂得不到唐太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