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一个功臣都没杀?
Posted 功臣
篇首语: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一个功臣都没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一个功臣都没杀?
也许是见了太多在新的国家建立之后,诛杀功臣的皇帝,然而被认为施行暴政的秦始皇却一个都没有杀,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讲,要说秦始皇是残暴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军事、政治方面极有才能的皇帝,只因后世评说而打下定义,是有失公允的。他没有诛杀功臣,这一点后世很多开国皇帝就比不了。那么,他又是为什么没有杀功臣呢?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意思是说,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自汉高祖刘邦以降,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有诛杀功臣的习惯。
汉高祖刘邦杀掉了韩信、彭越、英布、陈豨等功臣,连忠心耿耿、救过他一命的樊哙都差点杀了;明太祖朱元璋则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都杀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等人无一幸免,株连者更是多达数万人,堪称血流成河;就连名声比较好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诛杀功臣的劣迹。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被杀了两个。一个是侯君集,一个是张亮。
历朝历代中,秦始皇属于少数没有诛杀功臣的皇帝之一。诡异的是,秦始皇向来被打上“暴君”的标签,被人唾弃了2000多年呢。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没有诛杀过一名功臣。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王翦、王贲、王离、章邯、蒙武、蒙恬、李信、李斯、姚贾、尉缭、郑国、蒙毅、冯劫、王绾等一大批功臣居功至伟。秦始皇没有诛杀他们之中任何一位。其中,王翦、王贲等得到善始善终。蒙恬、李斯等在秦二世时被赵高集团害死。王离、章邯等则活到了秦朝末年,王离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俘,后去向不明。章邯则被刘邦打败,自杀身亡。哪怕吕不韦祸乱宫闱,按律当诛,秦始皇也仅仅是让他举家搬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不想去蜀地过苦日子,自己服毒自尽。这笔帐,算不到秦始皇身上。
秦始皇为何从来不诛杀功臣?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当时尊重功臣的氛围很浓厚。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有能力的功臣、谋士都是很尊重的。因为他们有勇有谋,足以兴邦安国。各国都想尽办法拉拢他们,委以重任。那时候也没有“过河拆桥”的理念,就算成功之后,对于不喜欢的功臣,最多也只是让他们靠边站,颐养天年,不至于痛下杀手,杀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
二是秦始皇对自己足够的自信。秦始皇的个人能力是很强大的。不管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国家治理能力都属于首屈一指。百度百科称之为“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他22岁开始“亲理朝政”,39岁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人称“千古一帝”。基于此,秦始皇有足够的自信。在秦始皇看来,王翦、王贲等功臣,虽然立下不世之功,但并不能对他的统治形成威胁。他认为,任何叛乱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他根本就不害怕功臣“功高震主”。
三是秦始皇依靠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治理国家。众所周知,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变成虎狼之国,得益于商鞅变法。虽然商鞅最后被杀掉,可他留下的一整套制度,还在正常地运转,融入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秦始皇当政后,他依然依靠这些制度治理国家。按照这些制度,功臣们立功了就奖励,犯错了就惩罚,不需要在制度之外,另行处置。因此,诛杀就显得多余了。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秦始皇横扫六国后,六国君王的下场如何?两个活活饿死,一个失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短暂而又辉煌的大秦王朝。很多人都不清楚,在秦始皇灭了六国后,原来那六个国家的国王都有怎么样的结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一、公元前230年,虽然当时
古代皇帝并非一直呆在皇宫,偶尔也会到民间微服私访,主要目的是为了体察民情,切身实地感受百姓的生活。作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自从坐上皇位,工作异常繁忙,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用现代的话来说,名副其实的工
2200多年前,生物医学的研究不说等于负数,至少也是接近于零。人类发现DNA,充其量才不过五十余年时间,用于亲子鉴定更是晚近才有的事。古人的原始方法――滴血认亲――其可靠率顶多只能达到50%,实际上是
我们知道,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由蒙恬带兵,在河套地区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战争,由于天下一统,军队士气高昂,不仅拿下了河套地区,还将匈奴赶到了大漠中去。但是,秦始皇却并没有下令乘胜追击,反而做了一件看似更加
文/王凯迪秦始皇的百万大军,一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超神级的存在。不过,就是这支横扫六国的百万大军,却在短短的15年间(公元前221-206)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其原因何在呢?01统一六国之费在秦国征
文/王凯迪秦始皇的百万大军,一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超神级的存在。不过,就是这支横扫六国的百万大军,却在短短的15年间(公元前221-206)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其原因何在呢?01统一六国之费在秦国征
唐太宗李世民备受后世的推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待武将功臣,比如说设立凌烟阁,与功臣们结亲等等。但历史的真相很残酷,李世民确实善待一部分武将,但也有一些武将死在他的刀下。最著名的将领有五位被李世
大秦二世元年,千古一帝秦始皇躺在坟墓里慢慢腐烂,秦二世胡亥坐在王位上与赵高玩着指鹿为马的游戏,以咸阳城为中心通向东西南北的驰道源源不断的把各地海清河晏的消息传过来,直到大泽乡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
秦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为何仅维持15年的统治就自取灭亡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征伐的脚步,尤其是在秦昭襄王统治时期更是如此。光白起一人,就足以让六国为之胆寒,尤其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国40万将士,杀敌如此之多,简直古今少见。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国更是以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没有没杀过功臣的皇帝?有个人你可能骂了很多年
古代的很多短句谚语,都能够昭示出一个很大的道理,有一句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权更替,朝代更迭,很多统治者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功臣们功高盖主,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都会选择将这些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