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卧冰求鲤的大孝子,面对篡权的司马氏是如何应对的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卧冰求鲤的大孝子,面对篡权的司马氏是如何应对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卧冰求鲤的大孝子,面对篡权的司马氏是如何应对的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声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当然这个大道理说的在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孝顺人要他忠于别人,怕是很难做到。>汉魏之间,士人当官的路径叫“举孝廉”,由官员向上推荐当地的孝子廉吏,进入仕途。这种推荐制度,权力基本掌握在士族大家手上,贫寒人士要被举荐,万里挑一。所以很多人从孝子入手,全心全意地把孝顺这项工作做大做强。自然也有造假的情况出现了。>有个人母亲去世后哭得天昏地暗,每当他哭,就有乌鸦飞来在他头顶上盘旋。地方官勘验后,大力把这个孝子推荐出去。不料后来事情败露,真相是这家伙每回哭就偷偷地把面饼撤在地上,吸引乌鸦啄食,形成条件反射,一哭乌鸦就飞来。>>一、当年孝子>著名的二十四孝中还有个故事叫“卧冰求鲤”,讲的是三国魏晋之间,“孝圣”王祥的王祥母亲去世早,父亲娶了继母朱氏,从此王祥霉运缠身,打骂是常事,干活是重活脏活。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王祥却有非常了不起的耐心,坚决以德报怨,更加孝顺父亲后母。>继母冬天想吃鲤鱼,王祥脱光了卧躺在冰面上,感动天地,两条鲤鱼破冰而出,跃上冰面。小王同学有鱼给老母亲吃了。>这个故事让人起鸡皮疙瘩,冰天雪地赤裸着趴冰面上,想起来就哆嗦。事实上,晋书上本来是说,王祥是“解衣欲剖冰”去捉鱼,有鲤鱼跳了出来。这个就比较合乎常规,打算敲开冰,不是躺在冰面上。>但在朱氏眼里,王祥怎么看怎么讨厌,各种刁难欺负。扫猪圈、放牛种地;大风大雨中去给我守院子里的柰树,不许丢了一个果实!可怜王祥那才叫欲哭无泪。>幸好他有个好弟弟王览,是朱氏的亲生子。看见哥哥被欺负的生不如死,苦苦劝母亲对王祥好点。母亲苦役王祥夫妇,王览夫妻也一起干活,为兄嫂排忧解难。>王祥的孝顺远近闻名,朱氏不开心了,想药死王祥。王览知道,抢着把酒抓自己手上,王祥也起疑,争着去拿酒。两人抢来抢去,朱氏怕药死了王览,起身打翻了酒杯。之后,每一回朱氏拿什么给王祥吃,王览总要先尝一尝。>兄弟俩孝悌大名,远扬四海,州郡的长官渐渐开始礼聘他们出来做官。王祥一直不应聘,隐居三十多年到朱氏去世,他伤心地要拄着拐杖才站的起来。>二、魏晋臣子>曹魏黄初年间,徐州刺史吕虔礼聘王祥为别驾,王祥已经快六十岁了,不去;经王览相劝,老王才出山任职。吕虔把州事托付给王祥,王祥手段不弱,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徐州的盗匪多治安差的情况,百姓大安,民风纯朴。民谣传唱:“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王祥进入仕途后,有大孝子的名牌光环,提拔的很快,到曹魏皇帝曹髦在位时,任司空,为三公之一。皇帝到太学视察,以王祥为三老。老王上讲台,给皇帝上课,讲大义大仁,治国大要,头头是道。听的人无不感动自励,很受鼓舞。>此时正值司马昭蠢蠢欲动要替代曹魏,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曹髦是个热血青年,怒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几百乌合之众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的党羽贾充令部将成济刺杀,成为魏晋间最大的一件公案。>杀死皇帝,这在传统文化中是大逆不道的事,司马氏权势熏天,政治高压下,大家敢怒不敢言。王祥痛哭流涕:“都是老臣我的罪过啊!”>王祥和何冲、荀顗等人去见晋王司马昭,荀顗说,晋王最尊贵,咱们见了他要下拜。王祥道:“晋王是尊贵,但也是魏的臣子。我们是三公,与晋王同朝为臣。哪有天子的三公动不动就拜别人的?这样既损魏的尊严,也损晋王的德行。君子爱护一个人是要按礼法从事的。”结果见了司马昭,其他人下拜,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笑笑说:“今天我才领悟您是多么看重我哦!”王祥以忠孝出名,司马昭以宽容得利,各取所需了。>司马炎以晋代魏,王祥进位为太保。多次以年老为由辞职,都被司马炎拒绝。做为大晋的榜样一直到泰始四年,王祥85岁去世。他写下的遗言也是忠孝仁恕,与人为善,足以典范。>三、琅琊王氏>果然王氏在晋代作为大世家,人才辈出,左右朝政。最有名的王导、王敦是东晋的重要奠基者,王敦甚至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早年的曹操。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也是他们的后人。旧时王谢堂前燕,其中所说的王家,就是这个大家族。>>王祥兄弟的忠义孝悌家传,深深影响了这个家族的成长,使其生生不息,枝繁叶茂。不过应该还有实际的权变能力,左右逢源的生存本领,才是王家在大乱的世道长盛不衰的原因。>王祥有两个儿子比他去世的早,一个想回葬故乡,一个想留葬洛阳。王祥说:不忘故乡,是仁;不恋故土,是达。仁义和通达,我的儿子都做到了啊!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卧冰求鲤的典故 成语卧冰求鲤讲了谁的故事
成语典故_卧冰求鲤的典故成语卧冰求鲤讲了谁的故事? 卧冰求鲤的典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列举了自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至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等二十四位至孝之人。他们之中,既有君王又
二十四孝之王郎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更为重要的是,“晋王氏自王书生祥、览,而祥位三公。同时衍、绥、
二十四孝之王郎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更为重要的是,“晋王氏自王书生祥、览,而祥位三公。同时衍、绥、
王祥事后母是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王祥是东汉末年的曹魏的官员,从县令一直做到了太尉,西晋建立之后官至太保,还被封了爵位,在入
王祥王祥出生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琅琊王氏,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故事的主人公,世人皆知的大孝子。王祥是琅琊王氏的一员,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是其家族后人。王祥后人>儿
一、填空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
中国有一民间传说,讲的是孝圣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是晋朝人,他的生母去世得很早,后来父亲娶了一房继室朱氏,可是继母朱氏对王祥并不好,有时候还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搬弄是非,
中国有一民间传说,讲的是孝圣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是晋朝人,他的生母去世得很早,后来父亲娶了一房继室朱氏,可是继母朱氏对王祥并不好,有时候还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搞得父子俩的关系十分紧张
乾隆皇帝这个人,自认为是有道明君,文治武功,天下无双。今天看来,他这个“明君”很值得商榷,他为人精明,别人确实不好蒙蔽他,但他傲慢自负,很容易被自己蒙蔽。乾隆还自以为是一个大孝子,这点他倒是名副其实—
诸葛亮受蜀汉皇帝刘备托孤,顿首流涕,辅佐后主刘禅,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楷模。而司马懿受魏明帝托孤,也是顿首流涕,但是,最后还是篡权了,司马懿为什么没有像诸葛亮那样,选择做忠臣呢?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