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同样是不正当手段夺位,为何李世民成明君典范,而朱棣饱受骂名

Posted 庙号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同样是不正当手段夺位,为何李世民成明君典范,而朱棣饱受骂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同样是不正当手段夺位,为何李世民成明君典范,而朱棣饱受骂名

其一,李世民与朱棣都是王朝开国皇帝之子,但其历史功绩以及后世知名度又都不逊色于其父。>其二,李世民与朱棣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盛世局面。>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王朝,诸多儿子中唯有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后来,李世民夺位登基,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军事强大,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全方面超越了李渊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诸多儿子中唯有四子朱棣最能征善战。后来,朱棣夺位登基,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开疆拓土,明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永乐盛世”。>其三,死后庙号均为“太宗”。>这一条可能会引起质疑,笔者略作解释。与李世民一样,朱棣死后的庙号其实也是“太宗”,至于“成祖”,那是他死后百年由其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嘉靖皇帝后改的。>何为“太宗”?按照昭穆制度的规定,“太宗”那是“太祖”外最尊贵的庙号,只有王朝的佼佼者才能获此殊荣。所以,李世民和朱棣死后庙号均为“太宗”,也可侧面反映出其崇高历史地位。>>其四,李世民与朱棣都是通过发动政变武力夺取皇位,得位不正。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如下作深入探讨。>李世民为夺取皇位发动的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期间,他先杀死了长兄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齐王李元吉,后又逼迫父皇李渊退位让贤,虽然成功登顶帝位,却被冠上了“逼父杀兄”的恶名。>朱棣为夺取皇位发动的政变史称“靖难之役”,期间,他以“清君侧”之名率军攻破南京城,直取明皇宫,建文帝于大火中不知所终,朱棣取而代之登上帝位,却被公认为“弑君篡位”的典范。>不过,虽然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夺位皇帝,登基后也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是,他们的后世之名却相差很大。在大多数人眼中,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是盛世明君,而朱棣却被骂成暴君中的暴君,作风人品皆饱受诟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第一,李世民以“仁”治国,朱棣以“暴”治国。>李世民与朱棣虽然同为武将出身,上阵杀敌时都心狠手辣,但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们却有截然相反的理念。>李世民在位期间,施行“以文治天下”,他虚心纳谏,厉行节俭,劝课农桑,避免征战,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以最柔和的手段达到了国泰民安的终极目的。>而朱棣在位期间,无论是派郑和“七下西洋”,还是亲自南征北战,开拓国土,虽然每件事都是为国为民,但也都是劳民伤财之举,盛世背后隐藏的却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第二,对臣子的态度不同。>对于臣子来说,李世民是仁君,而朱棣无疑是暴君。以对待敌人旧臣为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但李世民却对他礼遇有加,虚心纳谏,即便屡屡被魏征批评甚至指责也毫不记恨,而是重用之、信任之。>反观朱棣,对于朱允炆的旧臣方孝孺,他非但没有宽仁以待,还将其诛灭十族,可谓是残暴至极。>历史是文人书写的,李世民善待臣子,所以后世之名自然绝佳,而朱棣残杀臣子,所以后世之名自然不良。>>第三,虽然李世民与朱棣都是武力夺位,但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一条是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对付的主要对象并非皇帝,而是皇子,其本质是“夺嫡”。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则是把利刃直指正统皇帝朱允炆,其本质是“篡位”。>“夺嫡之争”历朝历代都是有的,皇子为了夺取皇位不择手段大家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李世民“夺嫡”的手段确实狠辣了些,但由于其本质与“篡位”不同,所以后人更能接受。>而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弑君篡位”那可是最十恶不赦的大罪。朱棣虽然未曾亲手杀死建文帝朱允炆,但他武力篡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朱棣并非不想杀朱允炆,而是朱允炆下落不明让他无从下手。>综上,虽然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夺位登基,但李世民比朱棣更为后人所接受是有原因、有根据的,并非毫无道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君典范李世民

明君典范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

历史人物 明君典范李世民

明君典范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盛世明君李世民背后的伟大女性

data-filtered="filtered"长孙皇后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如果评选模范丈夫,李世民应该属于其中的一个;如果评选模范夫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组合更是榜上有名。  后人在分析李世民所开创

历史人物 同样都是夺位,为什么朱棣的名声不如李世民?

历史上总会发生一些比较相似的事情,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最终登基称帝,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朱允炆的皇帝之位,同样登基称帝。两次都是非太子、非皇帝的人夺取皇位

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 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古代清官廉吏不少,而在清代文臣不爱钱典范,当属朱珪。朱珪是乾隆嘉庆年间大臣,深受乾隆和嘉庆帝的重用,为嘉庆帝帝师。  朱珪在乾隆十二年考中进士,此后步入官场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 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古代清官廉吏不少,而在清代文臣不爱钱典范,当属朱珪。朱珪是乾隆嘉庆年间大臣,深受乾隆和嘉庆帝的重用,为嘉庆帝帝师。  朱珪在乾隆十二年考中进士,此后步入官场。为什么说朱珪是不爱钱的典范?这不只是后

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要砸毁魏征墓碑

  为何要砸毁碑?和,千百年来,这二个明君与诤臣之典范的响亮名字,一直在中国大地上久应不息。他们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诸多之佳话,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被称道至今,成为后世君臣竭力倣傚的楷模。

为何还能成春秋刺客的典范

豫让行刺的第一件事,就是更名改姓,伪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成功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首次行刺失败后,他不惜把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再次开展行刺计划。刺客是人

手段竟也如此毒辣 李世民竟蒙骗国人千年

一直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成为明君的代名词,他任人唯贤,虚怀纳谏,开创“贞观之治”,从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宋朝文学家苏辙曾评价道:“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