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贺炳炎是什么军衔

Posted 军团

篇首语:生活就是这样,别人看结果,自己撑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贺炳炎是什么军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贺炳炎是什么军衔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1050名,其中绝大部分是按照1952年干部评级和编制军衔规定执行的。但因情况复杂,为控制名额、平衡山头和受个人条件影响,也有少数例外者,如王树声、许光达、肖克、贺晋年等。本文要介绍的是另一位,即贺龙元帅的爱将贺炳炎。>贺炳炎1913年出生,16岁参加湘鄂西红军,21岁当师长,是标准的少壮派将领。湘鄂西红军主要由贺龙红4军和周逸群、段德昌红6军合股而来,共同组成红二军团。贺炳炎则出自贺龙的红4军,可以说从少年时期就追随贺老总。>>从历史的高度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大根据地主力红军中,人才最多、战斗力最强的是红四方面军,其次是红一方面军,再次是红二军团(后来的红二方面军是红二军团与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红六军团、红九军团合并组成的)。可惜的是,湘鄂西苏区命运多舛,在鼎盛时期遭遇魔王夏书记几通乱杀,红二军团优秀将领大部凋零,最后剩下的屈指可数。这直接影响了红二军团这个山头后来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沉浮荣辱。贺炳炎,就是红二军团少数幸存将领中的佼佼者。>贺炳炎是我军著名的“一把手”将领,一生颇为传奇,有几件比较突出的事情。>在57名开国上将中,贺炳炎的身手应该名列前茅,堪同许世友一比。他9岁就到武当山学剑法,后又改学刀法,因此练出了一身好刀术。红军时期,贺炳炎经常手抡大刀杀入敌群浴血肉搏,威震敌胆,后来升到师团级干部仍然如此。2005年有一部影片《太行山上》,梁家辉饰演的贺炳炎率部大战雁门关,独臂挥刀鬼子是沾着死碰着伤,着实开了神剧先河。在历史上的雁门关伏击战中,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不过作为主要指挥员的贺炳炎确实也挥刀上阵,手刃了一名日军。>贺龙一生威风凛凛,打仗却善于用智,变动自如,不赞成只会蛮打。偏偏贺炳炎是个不要命的狂热分子,每战都争当“孤胆英雄”。这要换了别人,一定要受贺老总批评,但到了贺炳炎这儿就不一样了。贺老总非常偏爱贺炳炎,曾夸奖说:“烧火棍到贺炳炎手上也能当机关枪使。他从不怕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言外之意,贺炳炎和李云龙一样,是个有创造性的将领。贺老总喜欢的就是有悟性的部下。>>在红二、六军团北上长征途中,任团长的贺炳炎率部开路,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右臂粉碎性骨折。当时既无手术器械,又无麻药,医生只好拿一把锯木头用的锯子为贺炳炎截肢。整整2个多小时里,贺炳炎奋力硬抗,汗被全身,咬碎了堵嘴的毛巾,把旁边的医生护士都吓坏了。事后贺龙将两块锯下来的碎骨用手帕包起来收藏,成为教育手下将士的“传家宝”:看,这就是贺炳炎的骨头啊!”>贺炳炎在战争年代负伤11次,搞垮了身体。建国后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工作繁重,伤病交加,却不肯休息,终至英年早逝。他病逝时年仅47岁,是第一位离世的开国上将,也是去世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话说回来,在1952年干部评级时,贺炳炎被评为准兵团级。按照准兵团级干部授衔标准,多数可评为中将。授衔结果也基本如此,57名准兵团级干部中有53名被授予中将军衔,3名被授予少将军衔。唯独贺炳炎,被拔升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为何会如此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平衡山头派系。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六大苏区、红军三大方面军的基本山头,湘鄂西苏区红二军团是旗帜之一,必须在将帅各级授衔结果中都要有代表人物。比如元帅的代表是贺龙,大将的代表是许光达,上将中也必然要有代表。然而看一下和上将军衔对应的正、副兵团级干部中,出身湘鄂西苏区红二军团的只有廖汉生、成钧二人。其中廖汉生的资历、战功是够了,但长期担任政工干部,军事代表性上差一些。选拔红二军团的干部当上将,红二军团老首长贺龙的意见非常重要。恰恰廖汉生却是贺龙的亲戚,这让贺老总也不好说话了。综合考虑后,廖汉生只好当了红二军团在中将中的代表。>>再看成钧,资历、战功也还可以,但作为红二军团的上将代表,似乎总显得不够突出。从红二军团将领群体看,除贺龙外,没有人比贺炳炎更能打了,从湘鄂西到大西北,几乎无役不与。许光达、廖汉生、成钧,甚至包括不死可能当大将的卢冬生在内,在战功方面都及不上贺炳炎。实际上贺炳炎被评为准兵团级是有点低了,1949年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时,贺炳炎是军长,廖汉生是军政委,本在同级。后来缘于各种因素,廖评为副兵团级,贺评为准兵团级,其实贺炳炎是可以高评一级的。>总之吧,红二军团到底谁当这个上将代表,贺老总的意见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最后,贺炳炎挤掉廖、成而入选,跃升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相比贺晋年这个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可见二人的命运是如何的天差地远。

相关参考

独臂刀王贺炳炎

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又名明言。1913年生,湖北松滋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红军中队长、骑兵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手枪大队大

历史人物 贺炳炎是谁

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一共有55位,每一位都堪称传奇,他们其中有一位可是员虎将,他刀法娴熟、勇敢果断,被称为“独臂刀王”。>>这位开国上将叫做贺炳炎。他从小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早年曾在武当门下学习凌霄剑法

勇武不输关公 开国上将贺炳炎截肢不需麻药

(摘自贺龙之子的回忆录)贺炳炎是我父亲贺龙的一员爱将。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父亲倚重他,偏爱他,凡遇到险仗、恶仗,不论他是否在身边,也不论他当时是团长还是师长,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以至人们善

勇武不输关公 开国上将贺炳炎截肢不需麻药

(摘自贺龙之子的回忆录)贺炳炎是我父亲贺龙的一员爱将。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父亲倚重他,偏爱他,凡遇到险仗、恶仗,不论他是否在身边,也不论他当时是团长还是师长,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以至人们善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贺炳炎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贺炳炎别名:向从炎,贺明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松滋刘家场出生日期:1913年(癸丑年)2月5日逝世日期:1960年(庚子年)7月1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信仰:共产主

历史人物 贺炳炎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每当说起抗日英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想说的人物,贺炳炎将军必然也是大家常常提起的一位英雄,他在抗日战中的表现可是极为出色。>从抗日战争初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时他为了收编一支其七千人的队伍,就有过

开国上将贺炳炎为何被国民党官兵称为“刀匪”

  贺炳炎打仗从不怕流血,在枪林弹雨里笑傲战场,先后负伤11次,战斗精神总是那么高昂旺盛。他的伤好得快,战友们开玩笑说他的血好,他淡淡一笑,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  

砍杀鬼子如探囊取物

资料图开国上将贺炳炎,个子虽不高,但却虎背熊腰,作战勇猛顽强。红军时期,贺炳炎常挥舞大刀率部冲入敌阵,杀的敌人人仰马翻,心惊胆颤,人送外号“红军赵子龙”。之后,贺炳炎失去了右臂,但他上阵杀敌依然首当其

历史人物 余秋里的左臂是怎么断的

贺炳炎升任红五师师长以后,接替他任十八团团长的是成钧。新中国成立后,成钧成为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被授予中将军衔。成钧多次回忆说:“长征时,我们二军团六师十八团是主力团,我是团长,秋里是政治委员。要不是

此开国上将曾孤身一人坚守阵地 战后被誉为孤胆英雄

原题:独臂战斗力依然超强?我军战将勇猛无敌,一柄大刀让敌人胆寒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贺炳炎,他与所有授衔为上将的开国将领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不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