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罗厚福为什么只有大校军衔
Posted 勋章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罗厚福为什么只有大校军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罗厚福为什么只有大校军衔
《亮剑》这部电视剧火了李云龙,捎带脚连他的原型之一王近山中将也火了。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的时候,经常打了胜仗还要做检讨的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将军衔难得,但这三个一级勋章更是来之不易。其中,一级八一勋章只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师级或相当于师级以上干部才能得,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只有抗日战争期间的八路军中的纵队级和新四军中的师以上干部才能得,一级解放勋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级以上干部才能有。>在这样严格的规定条件下,一千多名开国将帅中,能够完全拿到三个一级勋章的也为数不多,其中少将1360人中仅有15人同时获得三个一级勋章。放眼全国,也只有144人得到了这三个一级勋章,其中还有1957年补授的几个。>在这144个人中,有一个人非常特殊,他就是罗厚福,1955年授衔时他只是个大校,但是他也得了三个一级勋章,成为中国唯一一位以大校军衔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人。>从罗厚福的资历来看,他是无愧于这三枚一级勋章的。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曾任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5师14旅旅长、第1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湖北军区孝感军分区司令员。>>但是,1955年罗厚福为什么没有被授予于所得勋章相应的军衔呢?要知道,当年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小通讯员林维先,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还荣获了三个一级勋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罗厚福在1951年,因为犯错误受到行政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至于是犯的什么错误,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罗厚福担任军分区司令员时,违反上级政策,在军分区自办工厂搞经营生产,并让干部们拿钱入股,年底分红。>第二种说法是罗厚福出面保了一位在战争年代为革命做过贡献的保长,并把他安排到烟厂当了工人,而当地政府认为这个保长是有罪的。第三种说法是罗厚福利用手中的权力掩护帮岳父贩麦大烟土。>>总之,因为背着处分,罗厚福在1955年成了大校,但是后来在1961年,还是顺利晋升为少将了。1975年5月11日,罗厚福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67岁。相关参考
1955年授衔的时候,还有一个授勋的过程,其中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上将级别的,也有十人没能获得全部三枚一级勋章。比如说李天佑、吕正操这些著名战将,都
历史人物 罗厚福解放军第一大校,他又哪三件宝贝让上将都羡慕不已
一说起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许多人都知道是有排名顺序的。比如朱德是第一元帅,粟裕是第一大将。可是上将、中将、少将的排名谁先谁后,就没有正式的说法了。至于再后面的大校,不仅没什么人在意排名先后,甚至大多数
在军队当中,一般当上师长,就可以是少将军衔了,但是在我军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军长,他一生战功显赫,一生只是大校军衔,他就是尹先炳,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人民解放军第16军首任军长尹先炳却没
校官军衔 几乎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绝大多数国家都设上校、中校、少校3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4级,多1级大校。越南
罗瑞卿之子罗宇简历?罗宇1988年授大校军衔。198学运爆发期间,他正出席法国航空展,被指摘逾期不归,他随后辞职获批准。1990年,罗宇随团赴欧洲后滞留不归。1992年,时任中共军委主席下令,开除罗宇
尹先炳,老红军,也是征战几十年的一员猛将,朝鲜战争中的16军军长,是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最高指挥官。>55年授衔时,威震朝鲜战场的名将尹先炳凭资历和战功应该授予中将军衔,最后却被降为大校。原因就是尹
建国后红安籍授衔将军少将52名: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罗厚福、李世炎、耿锡祥、黎锡福、邹国厚、徐绍华、贺键、熊应堂、程悦长、殷国洪、卢燕秋、张天恕、郑国仲、况玉纯。秦光远、陈美藻、李定灼、江
近代人物中文名:钟俊权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廉江市出生日期:1952年(历史lishixinzhi.com)钟俊权履历钟俊权,1952年生,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青湖村委会黄鳝埇村人。大校军衔。1969
传奇父亲从放羊娃成长为开国大校「”颁给母亲的这枚纪念章会和父亲的几枚勋章放在一起,将作为我家的红色传家宝,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陈淮斌介绍,他的父亲陈国钧1916年出生在甘肃省会宁县土高乡中庄行政村陈家
秦基伟晚年回忆,15军在上甘岭打得好靠这一法宝,他是幕后功臣
张蕴钰(1917一2008)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壹张蕴钰将军大脑袋,黑脸盘,络腮胡。身材魁伟,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