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罗瑞卿简历_罗瑞卿之子罗宇简历
Posted 大将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罗瑞卿简历_罗瑞卿之子罗宇简历 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罗瑞卿简历_罗瑞卿之子罗宇简历
罗瑞卿之子罗宇简历 ?
罗宇1988年授大校军衔。198学运爆发期间,他正出席法国航空展,被指摘逾期不归,他随后辞职获批准。1990年,罗宇随团赴欧洲后滞留不归。1992年,时任中共军委主席下令,开除罗宇军籍、党籍。2010年,罗宇移居美国.
罗瑞卿的生平简介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77年复职,1978年赴联邦德国治疗腿疾时去世。
他光辉战斗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缅怀。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刻苦钻研,力求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襟怀坦白,光明正大,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严肃认真,勇于负责,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罗瑞卿的相关事件
吴法宪秘令带枪监运罗瑞卿 1965年12月8日至15日,中共中央将在上海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按惯例,会议期间专机师要派专机前往开会地点值班。此次值班机组的机长是何孝明——时任专机师副师长,飞机为伊尔-18型专机。12月9日,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在下榻的锦江饭店,给机组下达任务:后天,罗总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达昆明机场后立即起飞,不要在机场停留。从昆明起飞后直飞上海,中途不能有转弯点,无论发生何种情况中途不能落地。司令员亲自给机组下达任务已非同寻常,他所提的要求更令机组感到意外。接着吴法宪又作出了让人更为吃惊的指示:每人发一把手枪……如果空中有人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可以不执行,如果强迫你们干什么,你们有枪可以自卫……12月10日,机组直飞昆明。第二天一早,机组以十分紧张的心情等待罗总长的到来。罗总长于8点前准时到达机场,和往常一样,微笑着与机组成员握手问好。随同罗总长上飞机的,有他的夫人郝治平、保健医生和秘书等4人。何孝明为了不使客人发现手枪,只好将手枪深藏在皮飞行服里。关于罗总长在客舱里的情况,《罗瑞卿传》中记载:“在飞机上,罗瑞卿一如既往,摊开文件就看……”专机降落后,罗总长同往常一样,走进驾驶舱同机组成员握手道谢:“你们辛苦了!下次再坐你们的飞机。 ”罗总长下飞机后,径直被吴法宪等接走。后来得知,此次由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就是专批罗瑞卿的。会上,罗总长被隔离审查,失去了一切职务和人身自由。 2.跳楼致残1965年底因为其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与林彪多有意见不和,而让林彪怀恨在心,故林彪网罗李作鹏等人罗织他的罪状,列出其反林、伸手、反对突出政治等三条罪状,为了将罗的罪名坐实,1966年3月又开了京西宾馆会议,并通过吴法宪逼迫刘亚楼的遗孀在吴一手炮制的伪证上签字,此次会议导致罗3月18日跳楼。随后,林彪在五一八讲话中,便大讲政变,列举了从春秋战国到民国,历代宫廷政变的血腥材料,耸人听闻地说彭、罗、陆、杨“要杀人,要篡夺政权”,把彭、罗、陆、杨硬捏在一起,尽管这四位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毛泽东本欲不想整倒罗瑞卿,但他当时已经对处于一线的刘少奇等不信任,因此准备依靠林彪等来发动“文革”。就在这时,林彪提出了对罗瑞卿的严重指责,这使毛泽东处于必须同意林彪的地位。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罗瑞卿受到错误批判,他不愿受辱,欲跳楼自尽,结果导致左腿致残,后被长期关押。 林豆豆在申诉材料里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就是罗瑞卿事件并非林、罗交恶,而另有背景。材料隐约透露出军方高层的矛盾。林豆豆说,叶群曾经告诉她,毛泽东在杭州同叶谈话时,具体询问了军委扩大会议总结发言和军队五级干部定级名单的事情。毛说:“罗长子不是军委主席嘛,也不是军委副主席嘛,党内也不是政治局委员,怎么由他作总结发言?听说有的老帅组织了一个班子准备了一两个月的总结发言稿,怎么不让这位老帅总结呢?听说罗长子的总结发言事先没有经过军委其他领导看过?大将也不是他一个嘛,现在许多老帅和大将怎么没工作干?怎么都养起病来了?党政军的工作难道就靠罗长子一个人干?”毛还问:“报到中央的军队五级干部定级的名单怎么连国防部长的签批也没有?”(《林豆豆口述》)看起来是询问,实际上是质问,话里话外透出对罗的不满和指责。叶群说没有想到毛对军队情况那么清楚。倘若属实,那么这个细节说明另有军方高层人士向毛报告了罗瑞卿的问题,毛对情况已了然于心。2011年出版的《邱会作回忆录》似乎可作佐证,邱在书中就提到毛泽东曾经多次同叶剑英、聂荣臻、谢富治、萧华、杨成武等人谈话,谈罗瑞卿的问题。《林豆豆口述》再一次表明,罗瑞卿事件的原因非常复杂,恐怕并非林顾虑罗“抢班夺权”那么简单(许多当事人回忆,林彪并不想揽权——笔者注)。除了治军方针的分歧、军内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和恩怨纠葛外,罗本人当时身兼数职、权倾一时而怠慢将帅、越级上报和决断,引起将帅众怒,也许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的情况,《邱会作回忆录》《李作鹏回忆录》有远比林豆豆申诉材料更为详尽的忆述。更需要弄清楚的是,事件背后到底是否有毛的授意。邱会作就断定,倒罗是毛的意图而非起于林彪,林不过是得知毛的意图后按照毛的意图行事罢了。在档案没有进一步披露的情况下,姑且将此作为一说,以待将来更多档案史料的揭示。严格地说,申诉材料是记忆性质的文字。记忆的可靠性毕竟有限。申诉材料虽然是林豆豆的亲历、亲闻,但是否属实,还需要通过与其他史料比对与互证才能判别。事实上,笔者参照一些文献资料,已经发现其中一些细节明显有误或令人生疑 。
罗瑞卿身高多少?
罗瑞卿身高有1.89米,比毛泽东主席还高不少。毛泽东主席开玩笑说“天塌了不怕,我们有罗长子顶着呢”。
从罗瑞卿简历可以知道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黄埔军校去学习,在他20岁的时候,志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的青年团。
在他22岁的时候,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担任重要的秘密性质的工作,在1929年的时候,罗瑞卿一人身担众多职务,为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他甘愿为中国奉献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罗瑞卿简历中介绍到在参加长征时他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曾经担任过红四军政治部的宣传队部长,另外,他在陕北的时候,还担任过政治保卫局的局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罗瑞卿也有着突出的领导作用。抗日期间,他曾经担任过教育长,并在一所抗日大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鼓励作用,同一时期,他还担任着政治部主任的重任。
从罗瑞卿简历可以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功绩也是非常突出的,他曾参与并指导了多场战役,比如石家庄战役以及太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担任了总参谋长这一重要的职务。可惜的是,1978年,罗瑞卿在德国治疗腿病的时候去世,享年72岁。罗瑞卿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奉献,他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罗瑞卿简历
简历是属于一个人的隐私,一般的人都不会透露自己的隐私,所以不建议去网上搜别人的简历,这个属于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
罗志军是不是罗瑞卿儿子
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故事的内容简介
罗瑞卿的大事年表
1906—19291906年5月31日(农历闰四月初九)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马家坡(今南充市舞凤乡双女石村)。1920年 14岁春考入南充北区大林寺高等小学。1923年 17岁春考入民主革命家张澜创办的南充县立中学普通班学习。1926年 20岁6月,随同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李介等参加声援南充六合丝厂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10月,大革命进入高潮。离开成都到重庆,考入国共合作创办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 21岁2月1日以优秀成绩通过复试,编进入伍生总队(黄埔军校第六期)政治第一大队第二队;8月2日,教导团奉命由武昌沿江东下,两天后行至九江,被张发奎缴械,离队返回武汉找党。1928年 22岁10月 在上海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 23岁1月,受中央军委派遣,离开上海赴湘鄂西苏区红军,抵宜昌后,因交通中断,又返回上海;3月,受中央军委派遣,赴正在闽西活动的红四军工作;5月22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12月,随部队向龙岩、上杭地区前进途中,参加了毛泽东为准备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而召开的十余次支队以上党代表联席会议。1930—19391930年 24岁1月上旬,国民党军向闽西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3月,参加攻克南康、大庾和占领梅岭关的战斗;8月23日,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组建一方面军。罗瑞卿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12月30日,率部在龙冈战斗中与友邻部队以诱敌深入战法,一举全歼张辉瓒两个旅和师部,并活捉前线总指挥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1931年 25岁1月3日,根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命令,和曾士峨率部转兵向东追击谭道源师,在东韶消灭该师一个多旅,俘敌3000余人;3月下旬,随红一方面军主力由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12月,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四军随营学校政治委员。1932年 26岁3月,红一军团进行整编,任红四军政治委员;5月28日,率部与东路军撤离漳州,回师赣南中央苏区;7月10日,指挥红四军参加南雄、水口战役,先后击溃粤敌15个团。1933年 27岁1月,黎川改编撤销军的建制后,任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随即参加第四次反“围剿”。8月1日,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9月,参加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 28岁1月15日,赴瑞金,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0月16日,率领一军团保卫局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 29岁1月,参加强渡乌江的战斗。1月26日至3月21日,率一军团保卫局六渡赤水。5月19日,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6月14日,率一军团保卫局翻越夹金山。7月10日,率部通过雪山,抵达毛儿盖休整。8月23日至28日,率保卫局走出草地,到达班佑。9月20日,红一方面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陕甘支队(辖三个纵队)后,调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10月21日至11月21日,与彭雪枫、李富春率第二纵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不久调任第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并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 30岁2月20日至5月初,随第一方面军参加东征战役。5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经毛泽东提议,决定建立红军大学,由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6月1日,抗日红军大学成立。出席在瓦窑堡米粮山举行的开学典礼。此后,一面参与学校领导工作,一面作为第一科学员参加学习。12月15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随周恩来赴西安。1937年 31岁1月中旬,“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任教育长。4月,领导抗大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8月1日,主持在延安举行的抗大第三期开学典礼。1938年 32岁2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武汉,代表八路军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5月24日,出席抗大第四期开学典礼。抗大迅猛扩大,学员达5600余人,进入黄金时期。12月13日,在全校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中央军委关于抗大建立两个分校的决定,并作政治动员报告。1939年 33岁1月15日至3月15日,主持成立抗大检查工作委员会,自下而上地检查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4月20日,响应党中央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率领抗大全体教职学员上山开荒,掀起生产突击高潮。1940—19491940年 34岁1月1日,主持抗大第五期毕业典礼。会后,13个连队的毕业学员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和一二〇师部队工作。10月30日,参加指挥关家垴战斗,经两天激战,将日军冈崎大队大部歼灭,粉碎了日军对太北区的第二次“扫荡”。1941年 35岁4月3日,在辽县桐峪镇与郝治平结婚。7月7日,出席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8月26日,主持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召开的连队政治工作会议并做报告。1942年 36岁1月28日,颁发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训令,要求部队增加生产,克服困难,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增加根据地财富。4月9日,主持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召开的宣教会议。1943年 37岁6月至7月,到太岳军区巡视工作,先后到太岳二分区、太岳行署、中条山分区和北岳分区,直至接到中央关于参加“七大”的电报返回太行山野政驻地。8月至10月,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党的“七大”。1944年 38岁4月中旬,出席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5月,在中央党校听毛泽东作关于整风审干的成绩与缺点的报告。1945年 39岁4月23日至6月11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6月19日,出席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后被任命为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 40岁2月28日,出席三人小组(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在北平执行部举行的会议,听取各小组的工作汇报。7月25日,指挥大同战役。9月,晋察冀军区奉命恢复野战军指挥机构,罗瑞卿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司令员。1947年 41岁1月20日至28日,参预指挥保南战役。3月25日 主持召开晋察冀军区政治工作会议,并作《如何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报告。4月8日,参预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正太战役。11月6日至12日,与杨得志等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石家庄战役,全歼守敌2.4万余人。1948年 42岁12月8日至22日,与杨得志等指挥第二兵团再出平绥线,昼夜兼程,将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包围于新保安,并按照军委指示围而不打。1949年 43岁2月3日,与杨得志率第十九兵团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3月5日至13日,出席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7月6日,任中央军委公安部部长。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1月11日,兼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负责警卫工作。1950—19591950年 44岁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党组书记。6月6日至9日 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1年 45岁8月3日,在政务院第96次政务会议上作《关于镇压反革命工作》的发言。1952年 46岁7月23日至8月8日,主持召开第二次全国侦察工作会议并讲话,强调开展同帝国主义特务的斗争,加强经济保卫工作,加强对侦察工作的领导。1953年 47岁1月28日,兼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1954年 48岁陪同毛泽东到杭州,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工作。9月15日至28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 49岁2月2日至17日,主持召开全国政治保卫工作会议并讲话。3月21日至31日,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并发言。9月27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 50岁1月5日至14日,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会议并讲话。9月15日至2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作《我国肃反斗争的主要情况和若干经验》的发言。1957年 51岁2月27日至3月1日,出席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12月20日至1958年1月20日,率公安代表团访苏,参加苏联国家安全机关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1958年 52岁8月17日至30日,出席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11月28日至12月10日,出席中共八届六中全会。1959年 53岁1月20日至31日,参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并讲话。4月18日至29日,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6月初,陪同毛泽东回韶山故居。1960—19691960年 54岁1月至2月,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7月5日至8月10日,参加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的工作会议。1961年 55岁6月12日至7月15日,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作了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报告。11月18日,被任命为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62年 56岁1月11日至2月7日,参加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9月24日至27日,参加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20日至11月20日,与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人指挥中国人民边防部队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963年 57岁10月4日至11月9日,率中央军委军事工作团视察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地区。11月15日至12月2日,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1964年 58岁1月9日,在主持召开的国防工业办公会议上作总结讲话。6月15日至16日,陪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检阅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的军事汇报表演。12月,先后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全国工作会议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65年 59岁12月11日,在云南勘察地形期间接到中央通知,由昆明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林彪、叶群、吴法宪、李作鹏等人进行突然袭击,被指责为“反对突出政治”、“反对林彪”。随后,被调离军事工作领导岗位。1966年 60岁3月18日,被迫跳楼双脚跟骨致伤,被送入北京医院治疗。5月4日至26日,罗瑞卿被停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10月,经两次手术,右侧跟骨伤愈。左侧跟骨骨折后形成慢性骨髓炎,遂做跟骨部分切除。但术后伤口再次破溃。12月21日,被林彪、江青指使的红卫兵从医院劫出,押到海淀区罗道座卫戍区部队驻地“监护”。1967年 61岁1月至3月,不断受到军队、地方机关和院校的大会批斗。4月3日至9月16日,因左侧跟骨伤口长期不愈,入解放军总医院治疗。11月20日,因左股骨颈骨折,左腿日趋肿胀,疼痛日益加重,再次住院。1968年 62岁2月11日,在左股骨颈骨折和左跟骨髓炎未愈的情况下被迫出院。7月14日,经毛泽东亲自批准再次住院治腿。8月,解放军总医院就罗瑞卿手术方案向中央写了报告。1969年 63岁1月至3月,做左小腿截肢和左股骨头切除手术。6月6日出院。被送至海淀区什坊院卫戍区某部驻地监护。继续被迫写交待材料。1970—19781970年 64岁8月25日,写完356页20余万字的《我的自传》。1972年 66岁1月5日,被转移到政法干校继续“监护”。6月15日,写出了揭发林彪反革命罪行的第一部分材料。8月1日,写出了约13万字的揭发林彪历史上的罪行材料。为集中精力写材料,推迟了同家人的见面。1973年 67岁11月20日,经毛泽东批准,被解除监护。12月21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同志时,作了自我批评,说他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辞,错整了罗瑞卿。1974年 68岁1月8日,与5日出狱的郝治平分别8年后在301医院见面。4月2日,病情好转,出院。1975年 69岁8月,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军委派专机接罗瑞卿回北京,参加“八一”建军节活动。1976年 70岁1月10日,返回北京,参加悼念周恩来的活动。7月8日,参加追悼朱德的活动。9月9日,毛泽东逝世。再返北京,参加悼念毛泽东的活动。因心情沉痛,冠心病复发,入解放军总医院治疗。1977年 71岁年初,赴武汉、广州和海南岛等地,与军区领导人座谈,建议让邓小平出来工作。8月12日至18日,参加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12月12日至31日,参加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全体会议。1978年 72岁2月16日,就广州军区揭批“四人帮”的情况,给中央和军委写报告。4月1日,在解放军、国防工业系统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全体代表会议上讲话。7月15日,经党中央批准,赴联邦德国海德堡骨科大学医院治疗腿疾。8月3日,术后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8月5日 党中央派专机将罗瑞卿的灵柩接回北京。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机场迎灵。 1978年8月12日,罗瑞卿同志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致哀;大会会场庄严肃穆。会场正中悬挂着罗瑞卿同志的遗像,安放着罗瑞卿同志的骨灰盒,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周围是长青的松柏和鲜花,两边放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军委常务委员送的花圈。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出席了追悼大会;邓小平在悼词中称“我们沉痛悼念罗瑞卿同志,要学习他对党忠诚,无私无畏,政治敏锐,忘我工作,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高贵品质;学习他襟怀坦白,光明正大,对敌狠,对己和,不怕鬼,不信邪,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力求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善于接受新事物,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讲求效率,勇于负责,处事果断,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爱护干部的工作作风”。
罗瑞卿故居的人物简介
罗瑞卿是公安军大将还是陆军大将肖劲光的大将服是海
十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相关参考
蔡英文简历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女,台湾省屏东县枋山乡枫港人,汉族客家人。台湾学者及政治人物,现任民主进步党主席。蔡英文1978年于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民主进步党第12届与第13届
李克农简历李克农[1](1899.9.15—1962),又名泽田、峡公、种禾、曼梓、稼轩、天痴、震中,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巢县炯炀镇中李村(今巢湖市居巢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
李克农简历李克农[1](1899.9.15—1962),又名泽田、峡公、种禾、曼梓、稼轩、天痴、震中,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巢县炯炀镇中李村(今巢湖市居巢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
吴法宪的籍贯吴法宪(1915年8月-2004年10月17日),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隶属林彪的四野
吴法宪的籍贯吴法宪(1915年8月-2004年10月17日),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隶属林彪的四野
中文名:潘有声外文名:PoonYauSi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英属香港职业:粤剧文武生,影视演员代表作品:《马骝精大闹天宫》、《火烧红莲寺》性别:男潘有声——粤剧文武生 潘有声,香港粤剧文
叶利钦简介叶利钦,全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英语: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俄语: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
中文名:罗振玉别名:式如、叔蕴、叔言出生地:江苏淮安主要成就:“甲骨四堂”之一代表作品: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高昌壁画精华罗振玉–“甲骨四堂”之一 罗振玉(1866年一1940
聂荣臻和陈赓有比性吗955年授衔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将中排第四位。那么,陈赓为什么没能授元帅呢?他有授元帅的可能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首先论资历,陈赓是没问题的。先说党内资历,陈赓早在192
历史人物 杨筠松的八字_杨筠松赶龙_杨筠松风水书籍_杨筠松简历
中文名:杨筠松外文名:YangYunSong别名:杨救贫,杨公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古窦州马贵镇(今高州市马贵镇)出生日期:公元834年逝世日期:公元900年信仰:道教主要成就:风水宗师 杨公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