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可省弹药练白刃战

Posted 士兵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可省弹药练白刃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可省弹药练白刃战

   薄情寡义是出了名的。在国民党内部,他没有什么人缘,又不听指挥,许多人都想置他于死地。正因为如此,他才死心塌地地投靠蒋介石,蒋介石也喜欢用这样的人,理由只有一个,听话。1949年,他的恩师、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策动汤起义,却被他出卖而被蒋介石处死于台湾。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亲人也十分冷酷无情。据其部下葛天回忆:>  记得1942年 到重庆见蒋介石,住在十八梯永兴巷12号(即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驻渝办事处)。这时,他在重庆第二十一兵工厂工作的弟弟汤克恭和在重庆读书的儿子汤建元到办事处看他。这原是人之常情,不料,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弟弟,开口就骂,骂他们都没用,要求他们永远不要同他见面,并当面交代我不准给他们钱,如给了归我负责。当时不仅他们两人不了解原因,在场的人都莫名其妙。后来有人对我说:他所以不喜欢这个儿子,是因为这个儿子是被他遗弃的老婆所生;他所以不喜欢这个弟弟,是因为这个弟弟与他同父异母。>   的留日同学张文心评价他「面似菩萨,性实嗜杀」。他认为带兵之人不能有仁慈之心。他所用的人也多是那些性情残暴者。他经常为了邀功而滥杀无辜百姓。据其部下李佑武回忆:>  1932年汤恩伯担任第八十九师师长,率部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每到一村,先将全村男女老幼驱集于村旁空地,然后将所有财物洗劫一空,防火焚烧各村庄……师部将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选出,尽行屠杀。其余老幼妇孺,用武装兵押送汉口,规定每天行程60里,许多走不动的老弱就被刺死于途中……>  汤恩伯屠杀百姓的方法更是惨绝人寰。他命令工兵营屠杀各团、营、连送来的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开始用枪打,随后用大刀杀头……最后他命工兵营的士兵每班围成一个圈,装上刺刀,将被屠杀者一个一个地赶进圈中,由班长发口令喊「杀」,士兵就用刺刀刺上去,同声喊「杀」,直到刺死为止。汤说:「这样既可以节省弹药,又可以使士兵练习白刃战。」>  汤恩伯为了树立自己在军中的绝对权威,一直牢牢把持着全军的人事权、经济权、杀人权。他曾对部下葛天说,「有这些权别人就听你的话,没有这些权谁也不听你这一套。」掌握了部下生杀予夺大权的汤恩伯其随心所欲的「境界」简直到了「化境」。据李佑武回忆:>  汤恩伯对部属的处分完全是随心所欲,既不上报,也不公布。如有不合他意者,高兴时就撤职,不高兴时就杀掉,有时还亲自用枪打。>  1930年,汤恩伯任教导第二师第一旅旅长,在河南参加中原大战。部队行经一个果园时,有个士兵摘了几个李子吃,被汤恩伯看见,他跳下马来,拔出手枪把那个士兵枪毙了。>  葛天也回忆,1939年,汤恩伯因为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副官处的几位军官打麻将,便要处决他们。当时部队打牌很普遍,而且处决那天还是汤恩伯的生日,葛天建议暂缓执行。不料汤说:「我有好些日子没有杀人了,心里就不好过。」结果那几位军官当天被处决了。1940年春,汤恩伯因为其部下一个团的团长手下士兵在接收壮丁时被河南的老百姓缴了一部分枪,觉得这个团长没用,丢了部队的脸,就命令特务营处决了他。>  汤恩伯好像治军很严,其实不然。汤恩伯在河南驻扎期间,当时有流行语称河南有四害:水、旱、蝗、汤。张文心说:「人们一提到汤军,无不谈虎色变,恨之入骨。」1944年汤恩伯的部队消极抗战、四散溃逃的时候,实际上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八十九师曾遭到当地愤怒的农民的袭击。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也对汤恩伯部的军纪败坏大加鞭挞。>

相关参考

日军畏惧中国红缨枪 揭秘抗日战争中的白刃战

日军在白刃战时对红缨枪比较畏惧。1939年2月的第二次长生口战斗中,叶成焕的第772团布下疑阵。在白刃战中再次大破敌军,并抓获了一名被红缨枪刺伤的日军俘虏。此人心有余悸地供称:“你们的武器配备好,长剑

鬼子拼死抵抗与我军白刃战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采取伏击战术,歼灭日军板垣师团,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已经过去快80年了,老八路曹留桂对参加这场战斗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杨勇带头与鬼子白刃格斗■

朱德在哪场战斗中亲率敢死队与敌军展开白刃战

核心提示:到了拂晓时分,护国军发起总攻信号,朱德带着敢死队突然跃起,插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北洋军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护国军,措手不及,吓得魂飞魄散,只顾四处逃窜。朱德率领的敢死队的队员们个个如猛虎下

历史军事 日军拼刺刀前退子弹属谣传 国军王牌白刃战不逊色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和一些影视作品中,侵华日军在冲锋肉搏的白刃战中,有日军哗啦哗啦退子弹的描写场景。历史果真是这样吗?我军的史料中也确有日军拼刺刀关保险的记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战将星丛书--《吴效闵少将》

1949年解放兰州战役老人回忆狗娃山惨烈白刃战

田志兴老人鹤发童颜,开朗豁达,很是健谈,完全不像是个已经84岁的老人,谈笑间时而开怀,时而蹙眉,眉宇间透着一股亲切与和善,这个平易近人、感情细腻的老人讲述他经历过的60年前的兰州战役时,仍充满激情、壮

他率军用白刃战砍杀三百鬼子,日军胆寒

日军在进入华北之后,立刻火速进攻山西,直逼娘子关。此时国军在一线作战,而敌后就是我们八路军的天下。凭借两条腿,我军健步如飞,连续破坏敌人交通线,扬名华北。为了支援国军正面抗战,我军决心在雁门关一带设伏

解放军用白刃战消灭百余印度兵 1962年中印战争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中国完胜告终。今年适逢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60周年,本刊特别选取其中一个战例,文中资料大部分来自印度方面,并对照中方资料写成,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1962年10月20日拂晓,中国

历史军事 弹丸之地挡住10万日军入川 抗日最惨烈的白刃战

在人类战争史上,许多名不见经传之地因一场战斗而变得声明鹊起,许多强大的军队也因一个弹丸之地而折戟沉沙。1943年的中国,长江边上的一个小要塞却成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地方。它就是粉碎了日军入川攻势,有“中国

一天打出123万发炮弹,弹药消耗98000吨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是当时各大参战国中武器最落后、弹药最贫乏的。据统计,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消耗子弹不到18亿发、山野榴炮弹不到360万发、迫击炮弹600余万发。当时的中国就是凭借这些弹药量支撑着几

一天打出123万发炮弹,弹药消耗98000吨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是当时各大参战国中武器最落后、弹药最贫乏的。据统计,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消耗子弹不到18亿发、山野榴炮弹不到360万发、迫击炮弹600余万发。当时的中国就是凭借这些弹药量支撑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