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鲁王监国是在哪一年
Posted 元年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鲁王监国是在哪一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鲁王监国是在哪一年
鲁王监国: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简介>>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浙东各地反清运动兴起后,明原任管理戎政兵部尚书张国维和在籍官僚陈函辉、宋之普、柯夏卿商议,认为急需迎立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监国,而当时在浙江的明朝亲王、郡王,只有在台州的鲁王朱以海没有投降清朝,自然成了浙江复明势力拥立的惟一人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八日,张国维等人奉笺迎朱以海出任监国;二十八日又再次上表劝迎。朱以海到达绍兴后,于七月十八日就任监国。以分守台绍道公署为行在,立妃张氏为元妃,改明年为监国元年。这意味着朱以海为首的监国政权在乙酉年七月到十二月仍沿用弘光元年年号。史籍中有“监国鲁某年”和“鲁监国某年”的不同用法,从现存鲁监国颁发的印信来看,两种纪年方法都曾使用过。隆武政权是以当年七月改元,鲁监国则是次年(1646年)改元,在1645年下半年仍沿用弘光元年。>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鲁监国元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阮大铖等降清。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南明诸多政权势力最小的鲁王监国,抗清决心却无半点动摇
公元1645年5月,清军攻破南京,弘光政权灭亡。随后清廷颁布“剃发令”,这引起了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江浙抗清义军风起云集。在钱肃乐、张煌言的拥护下,鲁王朱以海于7月18日在浙江绍兴监国。>>鲁王朱以海
人物档案 姓名:朱以海 外文名:Zhuyihai 字:巨川 号:恒山、常石子 庙号:义宗 谥号:成皇帝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兖州府 出生时间:公元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张煌言拥护朱以海监国,郑成功为何不愿意辅佐鲁王朱以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明时期,涌现许多著名的抗清将领。其中史可法、何腾蛟、李定国、郑成功、瞿式耜、张同敞等
嘉庆杀和珅是在哪一年?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皇帝禅让继位为何要杀重臣和珅? 我想嘉庆诛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你是贪官,有军事方面,要振奋军心。有政治方面的,维护皇帝的皇权,千杆独断,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为了解决王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签订过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那就是辛丑条约。在当时签订的时候其实是当时的时代有关系,下面就来说下辛丑条约的时代背景。在1901年,那时候是各大列强准备来瓜分中国的时候,这也是造成了中国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
宋大明四年(460)十一月,柔然灭沮渠氏,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阚氏是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汉族大姓,十六国末期其首领阚爽在柔然帮助下占据高昌,自任太守,宣布脱离北凉统治。442年沮渠无讳率北凉残部重占
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字孝则,孝文帝之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子,母亲李氏。性格强硬胆大,好武术,为人无礼。大丞相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