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林庚白的生平事迹简介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林庚白的生平事迹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林庚白的生平事迹简介
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民国时期诗人、政治人物。1897年(另有1894年、1896年之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幼孤早慧,由其姐抚养长成。8岁便负笈北京,一生热心政治,曾加入京津同盟会,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民国元年,在上海秘密组织"铁血铲除团",以暗杀手段牵制清朝余孽。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众议院议员和非常国会秘书。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一直信仰马列主义与唯物史观的林庚白,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产生怀疑,而一度消极,闭门读书,研究诗词。1928年之后在南京先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顾问、南京市政府参事。1933年在上海创办《长风》半月刊。1941年,在重庆当立法委员,坚持抗战。当时因重庆时常遭到日军空袭,与妻子移居香港。孰料抵港刚十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幸在尖沙咀被一群日军射杀。林庚白是南社著名诗人,有"诗怪"之称。创作诗文很多,先后编校《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还著有《孑楼随笔》、《孑楼诗词话》等等,为南社健将。>庚白幼孤,由其姐抚养长成。7岁入私塾便能读书断句,8岁在北京读书.。宣统元年(1909年),庚白13岁,即在北京师范大学堂肄业,参加京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众议院议员和非常国会秘书,并同陈模一起创立"黄花碧血"社,以暗杀手段牵制清朝余孽。又经乡人林之夏介绍参加"南社"(诗社)。>民国6年庚白为众议院秘书长,南下广州,帮助孙中山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领导护法。但后来受到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庚白也相逐引退,蛰居上海研究欧美文学和中国古诗,创办《长风杂志》,所撰诗文,自比于唐杜甫。他曾言:"十年前郑孝胥,今人第一,余居第二。若近数年,则尚论今古之诗,当推余第一,杜甫第二,孝胥不足道矣"。>民国21年庚白重入政界,任法院立法委员。>逝世>民国30年,庚白偕妻挈子到香港,拟创立"诗人协会",并编撰《民国史》,但才几天,珍珠港事变,香港沦陷,不得不遁居九龙。12月19日,庚白夫妇夜归,被日军所遇。日探曾误传庚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于是即被射杀,死于非命,年45岁。其后妻林兆丽有《祭庚白》诗:"一束鲜花供冷泉,吊君转羡得安眠。中原北去征人远,何日重来扫墓田"。>奇人奇事>民国元年,林庚白在上海秘密组织"铁血铲除团",以暗杀手段牵制清朝余孽。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众议院议员和非常国会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浮沉宦海,初任参议院秘书,一度代理秘书长,时年方22岁。然而,乱象丛生的政坛,让他悲哀,深感失望。>抑郁之情累积于心中,难有宣泄之地。转而发愤为诗,师事同乡、晚清诗人石遗老人陈衍。林庚白才情喷发,思想新颖,诗风直追唐朝李商隐。加入南社,成为南社健将。与柳亚子、郑孝胥等过从甚密,诗词酬唱。有"中国一代诗人"之誉。少年轻狂,看不起后来当了汉奸的同乡郑孝胥,直斥"孝胥诗情感多虚伪"。1933年,创办诗刊《长风》时,放言:"十年前论今人诗,郑孝胥第一,我第二。倘现在以古今人来比论,那么我第一,杜甫第二,孝胥还谈不上。"性情狂傲,自诩"诗狂"。>林庚白多才多艺,真诚爱国。"九一八"事变后,坚称:"不打倭寇,中国的命运一定就完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林庚白夜以继日,撰写《抗日罪言》,对抗战前途充满胜利信心。且独具慧眼,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是希望所在。曾赋诗《书〈中国共产党宣言〉后》七律一首,称"欲持吉语告朋俦"。1938年写了《寄延安毛泽东先生》七律一首,称"湖南人物能开国,况出山川百战余"。认定毛泽东是个伟大的人物,能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亦师亦友的柳亚子一向推崇林诗,评说他的诗"理想瑰奇而魅力雄厚"、"思想颇前进",十分中肯。其创作诗文很多,先后编校《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还著有《孑楼随笔》、《孑楼诗词话》等等。>>林庚白风流倜傥,他对爱情的不渝追求,也为人津津乐道。曾赋诗自许:中年不用美丰仪,却喜心情似小儿。18岁时在姐姐的安排下成婚,1931年离婚后追求的多是民国名媛,如张荔英、陆小曼、唐瑛等,追求过电影明星王莹,还与民国政府铁道部女职员张璧恋爱,以诗寄情,风流韵事轰动一时。据说还追求过同乡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前辈柳亚子的女儿柳无垢。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均无结果。直到1937年40岁时,才娶了林徽因的堂妹、年仅20的才女、诗人林北丽为妻。恋爱激发了才情,林庚白诗词创作上了一个高峰。同时放胆写艳词,获讥于世,终不悔。>林庚白一生从政写诗,却以命相之学名满天下,著《人鉴·命理存验》一书。预言章士钊入阁、林白水横死、孙传芳入浙、廖仲恺死于非命等,时人评曰"皆言之确凿如响斯应"。但这应是乱世文人避祸之术,昔祢衡佯疯、刘伶嗜酒、陈寅恪"闭口作哑"皆然。《人鉴·命理存验》鉴人百余,其中的失误,无人提及。林庚白关心时政,借看相、算命,浇胸中块垒,激扬民气。最著名的例子是,袁世凯倒行逆施,悍然称帝。他借排八字而评判:"项城(袁世凯)寿命将终,那些弹冠相庆者,徒以冰山为泰山",警告投靠的人,袁只是"冰山",振聋发聩,其用心至苦。>有了"神算"、"诗怪"这样的护身符,林庚白更是玩世不恭,游戏人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且"每算一命,须致百金",收入十分可观。替同乡黄浚、梁鸿志算命,说一人在半年之内,必有大凶。另一人"将来非明正典刑不可"。后来黄浚因向日本人送情报而伏法。梁鸿志成为大汉奸,抗战胜利后被枪毙。对于介绍他加入同盟会的汪精卫,林庚白也毫不留情,咒他过了60岁,便难逃大厄。汪精卫走狗梅思平请林庚白排八字,梅思平为人卑污,"诗怪"趁机嘲弄,当时,上海正有某女法官因贪赃案发,秽名远播,他便笑言:"照你的八字排来,你的命恰和某女法官一模一样。"梅思平大惭。>占卜算命与求神拜佛同理,"心诚则灵",有以此敛财的,但不可当真。林庚白长期沉湎竟自迷其中,终于酿成悲剧。1941年,林庚白在重庆当立法委员,坚持抗战。他多次推演自己的八字,45岁有一大劫,深信不疑。当时重庆时常遭到日军空袭,为避劫趋吉,林庚白与妻子移居香港。孰料抵港刚十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幸在尖沙嘴被一群日军射杀。>近年来,经专家学者考证,林庚白是日军为了震慑在港的爱国人士而蓄意谋杀的。中国近代政坛、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此陨落。>主要著作>庚白逝世后,其诗稿由柳亚子与林兆丽编纂校订为《丽白楼遗集》,内有《今诗稿》残稿一卷、《丽白楼文剩》一卷、《丽白楼词剩》一卷、《丽白楼语体诗剩》一卷、《丽白楼诗话》2卷、《虎穴余生记》一卷、《水上集》3卷、《吞日集》8卷、《角声集》4卷、《虎尾前集》和《虎尾后集》各一卷。相关参考
名人故居>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占地面积约2余亩。陈少白(1869-1934年),名白,幼名闻绍,号夔石,江门外海人。清末期间,陈少白追随孙中山先生策动辛亥革命,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
【李君羡简介】李君羡和武媚娘李君羡头发怎么白的 看过电视剧《至尊红颜》的朋友们应该对李君羡这个人物形象记忆犹新吧,在剧中李君羡和武媚娘相爱却终不能相守的爱情让人记忆深刻。本是英俊潇洒的李君羡头发怎么
作品简述>在近八十年的绘画途程中,先生上涉宋元,下及明清,潜心于传统近七十年。>晚年以造化为师,在自然中印证传统,将古法化为己用,终臻随心所欲之大境。其早年作品文雅清逸。晚年笔写泼墨,清奇诡美、大气磅
陈少白,原名闻韶,字夔石,后易名白,字少白。广东新会人,生于1869年。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1889年赴香港,与正在香港西医书院肆业的孙中山结识。翌年1月,陈少白也入西医书院学习。这一期间又与尤
1921年,李敦白出身于美国的一个名门望族。17岁时开始参加工会和学生运动,19岁就成为一名美国共产党员。1942年,当时还叫里滕伯格的李敦白应征入伍。根据当时美国的有关规定,他入伍以后不得不脱离
1、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
容乐最后为何一头白发?那是因为容乐中百毒了,然后在那个帐篷里面她拿那度个匕首刺伤了她最喜欢的那个男人问,然后喜欢的那个男人用嘴灌了一点点药给她,就答清醒了,就看到了这一目回,接受不了她杀了她最爱的男人
电视剧不会完全尊重历史,不可能做到与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一模一样,这些其实观众都知道,对于人物的设定,与历史上有些出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电视剧中,却为了剧情的需要,将一个人物完完全全弄得和历史上的人
剑客行展白出自古龙笔下的小说,展白是小说《剑客行》里边的男主人公,人们给他起的江湖称号为无情剑客,又被一些江湖人士比喻为武神,展白这个人在结局也许是最完美的,带着自己的几个妻子隐居享乐,但是展白在武侠
編者案:有人說電視劇只是娛樂,看後一笑且過。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辨別力,尤其是很多小朋友在最開始了解歷史之前,電視劇中的歷史人物多多少少會給他們留下第一印象。當這些人物再以多情善良的形象的出現,被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