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贡献这么大 为什么没有获得菲尔兹奖

Posted 哥德巴赫

篇首语: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贡献这么大 为什么没有获得菲尔兹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贡献这么大 为什么没有获得菲尔兹奖

有人是这样形容哥德巴赫猜想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当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证实了“1+2”理论时,这代表陈景润离摘得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陈景润既然在数学领域有如此大的贡献,那么陈景润为何没有获得菲尔兹奖呢?> >众所周知,诺贝尔设置了多领域的奖项,唯独因为偏见没有设置诺贝尔数学奖。对研究数学领域的人来说,能获得菲尔兹奖,那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兹奖是世界数学界最高奖项,因为奖项十分具有意义,所以也被世人习惯性地称为“数学诺贝尔奖。”那么陈景润菲尔兹奖是怎么回事呢?陈景润为什么会与这一大奖失之交臂?曾作为陈景润助手的陈女士回答了有关陈景润菲尔兹奖的疑问。>菲尔兹奖项设置非常严格,前来申请的人必须有年龄限制。40岁以下的人,才有资格申请菲尔兹奖。当年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重大突破时,年仅33岁,如果陈景润申请这一奖项的话,肯定会将这份殊荣收入囊中。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国内的状况十分混乱,根本没有人提及或者重视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贡献。对陈景润而言,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因为大社会背景不允许,于是陈景润申请菲尔兹奖这一事宜便被搁置了。>教书是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之一。1949年,陈景润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被政府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学教书。于是陈景润教书生涯便开始了。在政府的安排下,刚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立马就前往了北京第四中学入职。陈景润教书时,因为口齿不清晰而被校方百般嫌弃。> >就这样,陈景润在北京四中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便被北京四中以“停职回乡养病”为由辞退了。虽然陈景润对数学知识十分敏锐,但是当陈景润面对学生为他们授课时,陈景润却说不出来多少。加上,陈景润说话不流利,口齿不清晰,于是学校拒绝陈景润为学生上台授课。在校方安排下,陈景润只能待在办公室里为学生批改作业。陈景润教书时,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于是校方便以回家养病为由辞退了陈景润。>陈景润被北京四中辞退后,只能待在家中,加上身体羸弱,这让陈景润异常烦闷。1954年的冬天,对陈景润而言,是人生中最为凄惨的一个冬天,陈景润看着父亲为自己的前途整日操劳,这让陈景润很不是滋味。为了养活自己,陈景润摆了一个路边摊卖书。一天下来,根本无人问津。正在此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得知陈景润的遭遇后,向他递出了橄榄枝。于是,陈景润回到母校,在图书馆工作。>数学家陈景润逝世时间为1996年3月19日。通过了解陈景润的生平故事得知,陈景润自幼羸弱,因家境贫寒的缘故,陈景润童年时期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青少年时期的陈景润痴迷于数学,为了演算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经常一连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更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了。> >长久下来,陈景润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1978年,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此时,陈景润也由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成为世人口中天才数学家。应学术大会邀请,陈景润前往参加大会,随后,邓小平同志亲切会见了陈景润。得知陈景润身体状况后,邓小平立马安排陈景润进入北京解放军医院进行治疗。为了调节身体状况,陈景润在309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治标不治本,不久之后,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再次变差。只不过陈景润的妻子是一名医生,当陈景润身体上出现小毛病时,他的妻子都会做些简单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陈景润的身体状况愈发恶化。>后经查证,陈景润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医学界仍未攻破帕金森氏综合症难题,所以就更不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医术了。陈景润仅凭药物治疗多维持了几年,最终,数学家陈景润于1996年逝世,终年63岁。世人为了缅怀陈景润,还修建了很多纪念建筑来纪念他。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陈景润人物简介

·陈景润陈景润,数学家,在解析数论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主要成就涉及表大偶数为素数与殆素数之和,殆素数的分布,华林问题等。陈景润于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政局职员,母

历史人物 一代伟大数学家陈景润 在成才的道路上都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陈景润,是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了陈景润,是因为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成果遥遥领先。他的代表作是陈氏定理:《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历史人物 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

说起中国的数学大师,华罗庚、陈景润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户晓,其实那时陈省身早已在国际数学界声名鹊起,有人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纪数学家排名陈省身先生排在第31位,华罗庚排在第90位,陈景润进入前

历史人物 有关于陈景润的轶事有哪些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轶事>少年景润>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197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

吴方法—中国古代数学的现代化应用,开拓了数学机械化道路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数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华罗庚、苏步青、熊庆来、王浩、柯召、姜伯驹、陈景润、田刚、吴文俊等数学家在数学的研究上都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其中吴文俊的吴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探索,更是取得

陈景润陈景润简介,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陈景润简介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

在青少年时期立志成功的名人事迹

名人事例的素材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历史秘闻 在青少年时期立志成功的名人事迹

名人事例的素材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求问这道题应该建立什么数学模型呀

大数据(Bigdata)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2014年10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特别强调了要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第一大领域就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

知名人物 冯康人物简介

·冯康冯康,数学家,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家。中国现代计算数学研究的开拓者。独立创造了有限元方法,自然归化和自然边界元方法,开辟了辛几何和辛格式研究新领域,为组建和指导我国计算数学队伍做出了重大贡献。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