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郭永怀有哪些贡献 他去世后周恩来痛哭不已
Posted 声速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郭永怀有哪些贡献 他去世后周恩来痛哭不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郭永怀有哪些贡献 他去世后周恩来痛哭不已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首任副所长,他主要从事航空工程研究,为“两弹一星”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听闻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失事,周恩来总理泪流满面,痛哭不已。 郭永怀>郭永怀的主要贡献>郭永怀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他着重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弱激波从沿平板的边界层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流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边界层的奇异性,他改进了庞加莱、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值得一提的是,郭永怀在50年代初就注意到离超声速流动这一方向,研究了高超声速激波边界层干扰和离解效应。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人造卫星>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航天工程>他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郭永怀提出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不久,他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两弹事业>1967年,郭永怀参加了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了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他首先就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服务对象、研究手段、重点设备、测试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并和钱学森一起为该院规划了蓝图,为以后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发展中国的“两弹”事业,郭永怀更是呕心沥血,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赴现场参加准备工作。>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动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郭永怀的努力下,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去世后周恩来为他哭泣>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消息传来,周恩来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慌忙走了进来,对总理耳语,说是首都机场的一架飞机着陆时失事,其中有郭永怀。周总理听到了这个名字,当场痛哭失声……相关参考
郭永怀生于山东荣成,自幼天资聪慧,毕业于北京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郭永怀于1968年因飞机失事而去世。郭永怀>郭永怀纪念馆>郭永怀事迹陈列
历史人物 郭永怀的主要事迹 郭永怀的人物简介 郭永怀飞机失事原因_郭永怀的主要成就_
中文名:郭永怀外文名:Yung-huaiKuo出生地:山东荣成主要成就: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首任副所长参考资料:《两弹一星元勋:空气动力
1人物生平 1909年,出生于今山东省荣成市。郭家世代务农,父亲郭文吉粗通文墨。 1918年,9岁的郭永怀在三叔郭文秀开办的学堂里读书识字。 1922年,在石岛镇(今石岛管理区)明德小学就读
郭永怀:遭遇空难时所有人在保命他却在喊公文包,只因里边有秘密
「”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句听起来极其普通的话,来自「”中国科制之父”钱学森写给师兄的信。而此处的师兄,正是曾被钱学森称作「”一人抵得上十个师”的科研天才郭永怀。钱学森这声看似平常的呼唤
110年前的今天,1909年04月0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
·郭永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
50年前的今天,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先生为国殉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怀念这位“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中,又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而郭永怀先生还有另外的“唯一”,他是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群体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关
[生]110年前,1909年4月4日:data-filtered="filtered"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n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 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简介
李佩(1917年12月20日—2017年1月12日),女,江苏镇江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早期回国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