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流传到日本之后 藤野严九郎的命运如何
Posted 鲁迅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流传到日本之后 藤野严九郎的命运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流传到日本之后 藤野严九郎的命运如何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传到日本之后的一些事,以及藤野先生的个人资料> >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准备出版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道 :“某氏集( 指《鲁迅选集》日译本 )请全权处理,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1935年,《鲁迅选集》日译本即将出版之际,《岩波文库》特地派人专程到上海再一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对《藤野先生》如此厚爱的良苦用心,就是想能借此打听有关恩师的消息和情况,同年6月27日, 鲁迅在给日本歌人山本初枝女士的信中,又提到他的这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大约三十年前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教授,是真名实姓,该校现在已成为大学了,三四年前曾托友人去打听过,他已不在那里了,是否在世,也不得而知,倘若健在,已七十左右了。”> >在1935年 6月,日译本《鲁迅选集》出版,《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也第一次和日本读者见面。 这时的藤野先生已经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在家乡福井县三国镇一带开设诊所行医。 是他的长子藤野恒弥从他在福井初级中学时的国语和汉语教师菅好春那里看到了日译本《鲁迅选集》,并听菅先生说《藤野先生》一文写的“该不是你父亲的事吧。”由此藤野先生才知道曾经是留学生的周树人 ,已经成了文豪鲁迅 ,他把在仙台的事情写进了散文里。>当时菅先生还拜访了藤野先生,听他谈了在仙台时的情况。可惜的是这次拜访的情况没有公开发表 ,也没有能够传到鲁迅先生那里,菅先生只留下了一封拜访藤野先生的谢函,便在数月之后因病去世了。不过这次拜访对后来的藤野严九郎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 是菅好春首先发现了居住在福井县的医师藤野严九郎与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关系,也是他第一个首先访问了当时还健在的藤野先生。>1936年,也就是在《鲁迅选集》日译本出版第二年的夏天,译者增田涉专程从东京赶到上海,看望病中的鲁迅,鲁迅先生十分关切地询问有没有藤野先生的消息,当增田涉回答他,调查仍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异常悲伤,叹息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对老师的敬仰、爱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深情厚意毕现于惋惜伤感之中。> >1936年鲁迅逝世前后,有关藤野先生的情况,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半泽正二郎在《鲁迅与藤野先生》一文中作了介绍:鲁迅直到昭和十一年(1936年)年秋逝世为止,似乎还不知道藤野先生健在 ,而在先生这一边,据说他的长子恒弥曾被学校的汉文教师菅先生问道:“你是仙台医专藤野先生的儿子吗?” 因这个缘故,先生才看到了佐藤春夫、增田涉的《鲁迅选集 》日译本,而且先生还一面用扩大镜看着卷首的著者近照,一面说:“这就是周君啊!真有出息了!”>先生听到鲁迅逝世消息时 对侄子藤野恒三郎(现为大阪大学医学院教授)谈过下列的话:“鲁迅的名字是第一次知道的,无疑是当时的周树人,在仙台时代教过他,给他改过笔记,这些都还记得,只是周能成为这样伟大的人物却一点也没有看出来,从我的学生里飞出了这样的伟人也真令人高兴啊!”>据藤野恒三郎回忆说,当记者拿着一张鲁迅逝世的照片给他叔父看时,这时他叔父才知道了鲁迅逝世的消息,他正襟危坐,非常庄重地把那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端端正正地题写了“谨忆周树人君 ”六个大字,来访的记者对这次访谈进行了整理,并把它发表在1937年3月号的《文学案内》(案内意即指南上 )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藤野先生的回忆文——《谨忆周树人君》> >至此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友好交往,深厚情谊便通过新闻媒体迅速在日本各地传播开来,《藤野先生》也成为日本人最为熟悉,读得最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为了让后人弘扬藤野先生的无私精神,永远铭记两位先生的友好佳话,日本人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许多地方都建造了永久性纪念设施,使之成为永恒的纪念>1959年,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提议建立鲁迅先生纪念碑,并发动募捐活动,1961年4月5日,该纪念碑建成,鲁迅夫人许广平女士应邀出席了揭幕仪式,纪念碑坐落在仙台市(宫城县府所在地)西郊的青叶山下、广濑川畔,碑的正面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鲁迅之碑”四个大字,以及由仙台东北大学教授内田道夫撰写的碑文,碑文上说:“中国文豪鲁迅 1904年秋至1906年春在仙台医科专门学校 仙台(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就读。由于“他痛心于祖国的危机,以拯救民族灵魂为急务” 于是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建设这纪念碑,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每年,在鲁迅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的那一天都有人在碑前举行纪念活动>1964年4月,在藤野先生的故乡福井县足羽山建造了藤野严九郎碑,碑上镌刻着《藤野先生》中提到的他所赠给鲁迅的照片及背面的“惜别”二字,这两个字取自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藤野先生小照背面的藤野先生手迹。碑的正面“藤野严九郎碑”六个字为许广平所书,碑文中写到:“建立惜别之碑,以纪念两位先生不可泯灭之缘。”> >1980年,藤野先生出生地福井县芦原町建立了一座“藤野严九郎先生碑”,碑正面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题字,1984年7月,在藤野先生的故居,又建成了藤野严九郎纪念馆>1990年7月,在芦原町建造了 藤野严九郎和鲁迅的像,周海婴应邀参加了开幕式,铜像坐落在芦原町国际交流中心内,用了 800公斤的铜,由富山县高冈市织田幸铜器株式会社铸造,铜像高 1. 65米 如真人一般大小,师生两人一坐一立,栩栩如生,铜像的右侧有一个藤野严九郎资料室,收集了大量的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认识藤野先生业绩的实物、资料>1998年11月29日,江泽民以国家主席的身份访问日本,特意到仙台访问,瞻仰了鲁迅纪念碑,并会见了鲁迅先生的孙女周宁和藤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还参观了东北大学史料馆中有关鲁迅先生的展览>2003年7月10日至9月30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和日本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共同举办的“藤野先生纪念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这个通过文物来叙说鲁迅、藤野师生情缘的展览共展出相关珍贵文物、文献资料131件,其中有藤野先生为鲁迅批改的作业本及成绩单,解剖台前的全体学生的合影等相关参考
藤野严九郎(Fujino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逝世于1945年8月11日,是日本的医生、教师,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
鲁迅,从藤野先生的身影里走来葛胜华在中国,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可能不晓得京都奈良,横滨札幌,但鲜有不知道仙台的。只为上世纪初,那里有一所叫“仙台医专”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叫藤野严九郎,他教
鲁迅,从藤野先生的身影里走来葛胜华在中国,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可能不晓得京都奈良,横滨札幌,但鲜有不知道仙台的。只为上世纪初,那里有一所叫“仙台医专”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叫藤野严九郎,他教
鲁迅的老师有过不少,但是在这么多老师中,鲁迅最为敬重的只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一位是鲁迅留日期间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是鲁迅青年时期的恩师章太炎先生。藤野先生鲁迅对这三位老师都
说起鲁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大家都会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了拯救中国,弃医从文,后来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唤醒了国人不灭的种子,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不是鲁
说起鲁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大家都会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了拯救中国,弃医从文,后来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唤醒了国人不灭的种子,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不是鲁
鲁大夫的医术>当年课堂上,我们语文老师讲完《藤野先生》,说鲁迅如果没有弃医从文真做了医生,那么这绍兴人必须将籍贯改为长沙,变成长沙人。“常常杀人,就是他的行医风格!”老师撇嘴说。>我们老师有点危言耸听
相公庄镇梭庄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村,村东的山上有座雪山寺,史料记载为宋范仲淹所建,在宋元时期曾与江苏镇江金山寺、杭州虎丘灵隐寺齐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在此清修。寺院历经官宦名人重修,最后
文/刘史君魏晋南北朝:秘书班子集体当总理文长不看版【三国】[魏]太尉、司徒、司空[蜀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吴]丞相(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西晋】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
《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直到五四初期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歌颂了为民族民主革命献身的烈士,揭露和斥责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也批判了当时革命党人脱离群众的缺点和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落后的状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