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颁轶事趣闻,隋朝将领王颁生平简介
Posted 刺史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颁轶事趣闻,隋朝将领王颁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颁轶事趣闻,隋朝将领王颁生平简介
王颁字景彦,隋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卒年不详,王僧辩的次子,曾担任隋灭陈之战的先锋,并在胜利后为父报仇。>经历>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为梁左卫将军,为梁太尉王僧辩次子。王颁从小洒脱,不拘束,有文才武略。>王僧辩平侯景之乱时,将王颁留在荆州。因为梁元帝为西魏俘获,王颁因此而进入关中。>>后来,王僧辩被陈武帝陈霸先设计杀死时,王颁号恸而绝,立志报仇。北周代西魏,北周明帝征召王颁为左侍上士,之后又任他为汉中太守、仪同三司等职。>隋文帝杨坚篡北周以后,王颁率军平定蛮族,并因功加封开府及蛇丘县公。之后,他献平陈之策,很得隋文帝的赏识,特召见了他。>及隋大举伐陈,王颁自请从军,并率徒附数百人,与韩擒虎的先锋部队,一起夜渡长江,与陈军进行拼死搏斗。>隋朝灭陈之后,王颁秘密的发出邀请,渴望见到那些曾经在三十多年前,为他父亲报仇未遂的士卒们。于是,有千余名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与王颁相见而哭。其间,有壮士问王颁:“你从军灭陈,大功已成,却哭的如此悲伤,是因为没有亲自手刃陈霸先吧。”于是众人掘开陈霸先的陵墓,将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进肚中。>后来,王颁自缚,到晋王杨广那里请罪。杨广把王颁的事迹汇报给皇帝杨坚,杨坚赦免了他。>王颁先后历任代州刺史、齐州刺史,为官时有很多惠及百姓的政策。去世时,时年五十二岁。被列入了《隋书·孝义传》。相关参考
王僧辩陈霸先公元548年,南朝梁爆发了侯景之乱。至此,南朝梁的江山已经开始渐渐的走下坡路。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南朝梁涌现出了两个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就是王僧辩,另一个是东扬州刺史陈霸先。陈霸先画像王僧辩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神龙元年(705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咸亨四年(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至少到长寿二年(693年)为止,郭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
周道登(公元?-公元1632年),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
魏知古为人正直,二十岁便考中进士,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魏知古担任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因母丧离职,后被起复为晋州刺史。>疏谏
郑綮,(公元?年至八九九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及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擢累左司郎中。因窭甚,丐补庐州刺史。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请无犯州境,巢笑,为敛兵,州独完。唐僖宗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