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不能承受皇权之重的诗人历史名人
Posted 皇权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不能承受皇权之重的诗人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不能承受皇权之重的诗人历史名人
说起历史上的文人皇帝,李煜是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在众人的眼里,他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但却不是一位出色的皇帝。的确,对于他来说,皇权太重,他不想承受,也承受不起。但是,为什么到最后他还是成为了皇帝?为什么说李煜是不能承受皇权之重的诗人呢?这还得从李煜的人生经历说起。
李煜的人生简介
李煜,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封为安定郡公,历任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因李煜相貌英俊,擅长工文书画,文采颇盛,招致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为了表示他无意争位,潜心研习经籍,不问政治,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太子李弘冀病逝后,钟谟上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封李煜为吴王,迁都洪州后封李煜为太子。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为表示对宋的尊重,李煜甚至下令贬损仪制。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其弟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李煜上书表示自己欲以死相拼救回弟弟,宋太祖派兵攻打南唐,金陵失守后,李煜投降,南唐灭亡。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无意争位,反被推上皇位
李煜虽生于皇家,但自幼便喜好诗书绘画,对于帝位大统不感兴趣。但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明明是自己无心争位,却要被当作是为了避祸才如此欲盖弥彰,甚至被自己的兄长视为对手。在忐忑中过了几年,终于熬到太子李弘冀病逝,以为这下不会有人把自己视为敌手了,但诸臣立太子的争议又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特别是大臣钟谟上奏说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建议立李从善为太子。或许是大臣的上奏让李璟对李从善起了猜忌之心,又或许是李璟对李煜深为喜爱,李璟听到钟谟的陈奏后越发的愤怒,竟把李煜封为吴王,入住东宫,迁都后又把李煜封为太子。就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别人心心念念的皇位出乎意料的落到了李煜的手上。
手掌皇权的无奈与不堪重负
李煜成为皇帝后仍然非常喜爱吟诗作画,醉心于清风雅致的奢靡生活,在位前期的诗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即便是登上了自己很不喜欢的帝王之位,李煜仍是一位很勤政的皇帝。李煜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李煜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由于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李煜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的行政,但因受到犯官僚地主的阻挠而失败;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这些政绩都足以表明李煜的执掌政权的不易和勤勉。只是南唐的的颓势和腐败已经频临崩溃,唐后主李煜再怎么努力还是没能力挽狂澜,最终国破家亡。
唐后主的悲哀余生
李煜被俘后押解入京,刚开始宋太祖只是将其囚禁,并封为违命侯,情境还不至于太悲惨。但李煜被囚禁后备受羞辱,且因国仇家恨而愤懑不已,又不能对人宣说,于是就把这样的哀伤情绪写进了诗词之中,被人传唱,有臣子据此向宋太祖进言说李煜仍贪恋皇位,宋太祖下令让李煜自尽身亡。终其一生,李煜其实是一位好皇帝,只是他临危受命,这个皇权责任太过重,才导致了他的悲剧。换句话说,如果交到他手上的江山没有这么风云飘摇,李煜或许能做得更好,后唐也可能不会这么快灭亡。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终究因不能承受的皇权之重成为了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以上就是对不能承受皇权之重的诗人李煜的有关介绍,如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历史网!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拆樓能手突擊虎,承受324公斤炮彈的後坐力,為何成為雞肋裝備
突擊虎是二戰德軍裝備的一種特殊武器,它的作用是利用自身巨大的炮彈拆除建築物,其任務類似於加強版的三號突擊炮,它那324公斤重的炮彈幾乎可以摧毀戰場上所有的建築物,不過突擊虎的整體表現並不突出,在德軍中
公元239年,曹魏政权进入又一个政治周期,到嘉平元年(249年)结束,恰好十年。在权力的博弈与洗牌中,有个女人也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她就是曹睿临死前册立的皇后郭氏,史称明元皇后。在历史评价体系中,郭氏
历史上总是不缺定位矛盾的人,既不能把他划为好人,也不能说他是个坏人。他的形象不能黑白分明的认定,根本就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像李鸿章。说他是中国近一百年争议最大的一个人物也不为过。有人恨他,是因为他签
在古代其实一开始没有监狱之说的,一开始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子,让人在里面不得出来,一直待够多少天就可以出来了,而且这种牢房也没有男女之分,说白了这还不能算监狱。真正有监狱这个概念如果追溯起来应该是商朝时
...)结束,恰好十年。在权力的博弈与洗牌中,有个女人也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她就是曹睿临死前册立的皇后郭氏,史称明元皇后。在历史评价体系中,郭氏的花瓶指数,几乎直追汉昭帝的那位上官氏,理由也充分,十年间,除...
毫无疑问,坎尼战役对于罗马来说是一场泼天般的灾难,无论是70000人的兵力损失还是近百位元老以及将校的损失都是罗马人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罗马人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如果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之后罗马城在军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称作新儒家。新儒家和传统儒家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对秦制。但是也不能说,董仲舒就完全放弃了儒家的这些东西,他实际上也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称作新儒家。新儒家和传统儒家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对秦制。但是也不能说,董仲舒就完全放弃了儒家的这些东西,他实际上也
接上文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所言,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完成「”斩首战术”,顺利攻破长安,几乎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原始目标。虽然最终归于失败,却给中国
当大唐诗人卢照邻睁着麻风病人的眼睛,艰难地爬向颖水,投身激流时,他一定还在一如既往地忧郁,一如既往地幻想,直到死神如期而至,才平静地闭上双眸,好像确定了自己已赢得了不朽的声名。>(一)身难动,心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