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屠城与自贬,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历史名人
Posted 湘军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屠城与自贬,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屠城与自贬,曾国藩的政治智慧历史名人
有句古话“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因此,自古以来,很多朝臣权贵为了能清名流芳于世,用尽了各种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声名。可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他以自贬著称,他就是曾为灭太平天国屠尽全城清朝名臣曾国藩。那么,为什么他会屠城与自贬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
曾国藩,生于1811年11月,汉族人。他出生于晚清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卒于1872年。他修身律己、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主张凡事勤俭廉劳。曾国藩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建造了的第一艘轮船。曾国藩是近代现代化时代的开辟者。
曾国藩血屠天京(南京)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军的军队武装早已腐朽不堪。为了尽快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清政府重金寻求武装势力进行镇压。此时曾国藩的湘军经过长时间的操练已经成为了一支地方团练,因为战斗力较强,被称之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曾国藩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部队分为塔、王、罗、李等十营。185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以雷霆之势占领太平天国控制的多座城市。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下令让湘军屠杀平民,掠夺财务,并为了销毁证据放火烧毁南京城。南京城尸横遍野、火光亮如白昼。因为这一系列疯狂的大杀戮,曾国藩被南京人称为“曾剃头”。
血屠南京城的原因
曾国潘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时就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天平天国运动本就是一个以政教合一、以迷信、恐怖的手段去治理国家的宗教政权。统领者打着救国救民的旗号,反对清政府,却丝毫没有关注民生疾苦,反而争名夺利、手段暴戾,对待不服从自己的人采取挖眼、点天灯等残忍的手段。曾国潘这位信奉儒家经义的人,自然不会容忍拜上帝教的存在。他要在肉体和精神上将天平天国挫骨扬灰。所以,他的屠城之举可以解释为:匡扶正统,解救民于水火。这也使得儒家的学说继续屹立于政治统治的官方学说之中,从文化大流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曾国潘的自贬
曾国潘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权倾朝野,其率领的湘军也在日益壮大。因此,皇帝非常的忌惮他的兵权,但曾国潘知道交出了兵权必然不能自保,但继续如此,必然会功高震主,招来灭门之祸。古来功劳碌碌之臣因为君王的猜忌而不得善终的事例举不胜举,深谙官场之道的曾国藩更是对此看得更透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国潘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计——自贬。一向谨慎自律的曾国藩开始纳小妾、收受贿赂、频繁出入花柳之地,做了很多严重有悖勤俭廉劳修身准则的荒唐事。甚至有说法称其在直隶总督任上还贪污20万两而被御史弹劾。在很多人的眼里,曾国潘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品质高贵、深得民心的人了。因此,这也让清朝廷对其放心不少。这种做法确实很有成效,曾国潘也真的因此得到了善终的结果。
实际上,曾国潘的屠城和自贬之举,看似荒唐,甚至让人唾弃,却蕴含着很多能人名臣都无法参透的政治官场大智慧。
以上就是对曾国潘屠城与自贬政治智慧的有关介绍,如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历史网!
相关参考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在这场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大屠杀事件,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使得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死伤惨重,甚至有人说在天京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在这场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大屠杀事件,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使得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死伤惨重,甚至有人说在天京
曾国藩的智慧不仅在儒学上登峰造极,在知人善任方面也首屈一指。知人善任,可以成就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而审时度势、暂掩锋芒可以令一个人的政治生涯达到巅峰。曾国藩在政治上表现的以退为进手段可谓高明。昨天我
曾国藩的智慧不仅在儒学上登峰造极,在知人善任方面也首屈一指。知人善任,可以成就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而审时度势、暂掩锋芒可以令一个人的政治生涯达到巅峰。曾国藩在政治上表现的以退为进手段可谓高明。昨天我
诸葛亮自贬三级是为了什么?贬的是哪三级?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街亭之战,诸葛亮败给魏军,使得北伐出师不利。这场战役会输,主要还是因为镇守街亭的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背指令,主动放弃水源等于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败街亭,他上疏后主自贬3级,由丞相贬为右将军。不久第二次北伐,10万蜀军又兵阻陈仓,以劳而无功结束,这一次诸葛亮却没有再请自贬。是一向严于律已的诸葛亮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呢,还是他认为
一、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学习心得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管理者的核心工作(领导要会带队伍):汉高祖“刘邦”如何靠着“张良、萧何、韩信”三杰获得天下?曾国藩如何培养270多名幕僚人才,悟道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解决南中的后顾之忧后,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志,向曹魏发动的第一次北伐行动。这次北伐行动对于曹魏来说很是突然,距离曹魏上次在西部地区发生战事,还是在9年
诸葛亮・刘备・曾国藩> 将这三个相隔一千几百年的人放在一起,似乎有点滑稽的意味,仿佛关公大战秦琼一样的好笑。实际上,他们三人正可作为对照,来看看用人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关系,自然界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1、人与自然是对立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