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姚桐斌简介 两弹一星元勋竟被殴打致死
Posted 两弹一星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姚桐斌简介 两弹一星元勋竟被殴打致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姚桐斌简介 两弹一星元勋竟被殴打致死
姚桐斌 姚桐斌航天材料、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在冶金铸造,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都很有不俗成绩。然而在人心惶惶的文革时期,这样一位宝贵的人才却被“红卫兵”活活打死,怎能令人不气愤! 姚桐斌简介>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1年姚桐斌高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3年6月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1956年9月在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4月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9月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1月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第六研究所所长;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他仍任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两弹一星元勋竟被殴打致死>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革命群众”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6月8日中午,姚桐斌回家吃饭,刚刚拿起碗筷,几个“915”成员就冲进家门,架着他往外推,在路上用暖气管猛击头部,打昏了以后,还不准送医院抢救,下午3时,他就停止了呼吸。>姚桐斌之死,惊动了高层,正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听到死讯时茶杯都掉在了地上。相关参考
姚桐斌姚桐斌在冶金铸造、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技术中校军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姚桐斌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一生,却死在了红卫兵手上,怎能让人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 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简介
李佩(1917年12月20日—2017年1月12日),女,江苏镇江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早期回国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
data-filtered="filtered"郭永怀 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中,又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而郭永怀先生还有另外的“唯一”,他是被授予“两
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中,又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而郭永怀先生还有另外的“唯一”,他是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群体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关
20年前的今天,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王淦昌-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江苏常熟人,中国实验
陈芳允陈芳允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虽然比起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人,他不如他们出名,但同样都是为祖国科研事业奋斗终生,将生命奉献给“两弹一星”之人。人们说,你不认识陈芳允没关系,但他的两个特征
data-filtered="filtered"李佩 2017年1月12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于在京去世,享年99岁。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她是“两弹一
110年前的今天,1909年04月0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有子女吗 钱三强现在的子女现在在哪里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为祖国科学做出卓越贡献,世界科学界无人不晓,他的子女今何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核心提示:钱三强是钱玄同的第三子,原名叫做钱秉穹,他的大哥叫做钱秉雄。一次,一个体质不如钱三强的比较瘦弱的同学给钱三强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当时还叫“秉穹”的他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