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民国宋教仁之死,引爆南北混战的黑暗时代

Posted 政治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民国宋教仁之死,引爆南北混战的黑暗时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民国宋教仁之死,引爆南北混战的黑暗时代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是孙中山在宋教仁追悼会上献的挽联。内中没有悲戚之情,只是直白地道出了宋教仁被暗杀的原因,袒露了革命党人为民权宪政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1913年,政党政治曙光将现之际,宋教仁突然被刺,全国上下人心激愤,纷纷要求严惩凶手。而随着案件真相显露,中国政治局势因之急转直下,南北双方兵戎相见,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历史进程。>宋教仁(1882-1913),字得尊,号遁初,别号渔父。湖南省桃源县人。1902年去武昌普通学堂读书,期间与黄兴结识,相处甚密。1904年2月15日,在长沙西园召开华兴会成立大会时,年仅22岁的宋教仁被推选为副会长,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随后他被派往湖北,在武昌组织华兴会支部。1905年同盟会成立,宋教仁是发起人之一,并被推举为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1910年至1911年在上海任《民立报》主笔。署名“渔父”,发表了大量时论文章,披露清政府假立宪法的真面目。辛亥革命后,宋教仁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长。1912年5月,宋教仁出任农林总长,曾拟定整顿农业诸项政策,在民国建设中显露卓越的才华。>宋教仁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人才,精力充沛,口才出众,组织能力强,政治素养出类拔萃。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结束。在他的主导运作下,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62席中占有392席,而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合计仅223席。国民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通过合法组阁、实现政党政治的前景可期,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政治预期和政治热情。>在国民党选战告捷之时,宋教仁正在家乡湖南桃源探母尽孝。闻讯后他立即动身,沿江东下,一路发表演说,批评袁世凯政府,阐述自己的宪政理想,为建立责任内阁大造舆论,大有实行民主政治舍我其谁之慨。其言论风采,令听众欢欣鼓舞,涌动如潮。>以“稳健”著称的宋教仁锋芒显露,自然招致忌恨。> >袁世凯仍然接连电邀宋教仁北上赴京,共商国是,时人以为这是宋要组阁的迹象。>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准备由上海启程,乘特别快车,沿津浦路返回北京。10时左右,在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陪同下,宋教仁从《民立报》社来到沪宁车站接待室稍事休息。10时40分,宋教仁在吴仲华引导下,与拓鲁生、黄兴、陈勤宣、廖仲恺等人一起,向车站检票处走去。刚至检票处,忽然响起一声沉闷的枪声,只见宋教仁用手捂住腰部,惊呼:“我中枪了”。紧接着两声枪响后,车站旅客惊慌逃散,一时秩序大乱,一个穿黑呢军装的矮汉迅速趁乱逃之夭夭。>于右任迟了几步赶来送行,正值宋已中弹,急忙借来汽车,将宋教仁急忙送往沪宁铁路医院,要求医院医师会诊急救,院方乃请格尔本医师和比林哈斯医生共同诊视,认为伤势很重,必须开刀才能有望。为了争取时间,遂在12时30分送入手术室开刀。用钳子从小腹取出子弹,发现弹头有毒,由此可见暗杀者致他于死地的决心。>宋教仁在病榻上曾托黄兴代拟一电,向袁世凯报告遇刺经过,并表明心迹,诚挚地希望:“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22日凌晨病情恶化,至4时,已不能言语,遂含恨而逝。据送行的友人描述,临终前,宋教仁双目直视不瞑,双拳紧握不张,做依依不舍状,眼眶中尚有泪珠。>23日午后3时大殓。给遗体拍照时,黄兴主张让宋衣冠整齐,以符生平的光明正大;范鹤仙则认为宋教仁遭此惨祸,不可不留一历史性的照片,必须把赤身伤痕也摄出来。最后拍了两张照片,一张赤身,一张正冠礼服。> >3月23日,宋教仁遗体出殡时,由吴铁城等乘马前导,极尽哀荣。1913年4月13日上海各界在张园举行宋教仁追悼大会,由陈其美主祭,居正赞礼,汪洋读祭文。>宋教任遇刺事件的发生,正处于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于是人们对案件的内幕产生了种种猜测,同时也把这两大政治力量推上了风口浪尖。>3月21日,袁世凯迅速电令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等人“立悬重赏,勒限缉凶”。3月22日下午,又下令令“迅缉凶犯,穷追主名,务得确情,按法严办,以维国纪而慰英魂” 。与此同时,政府御用报纸大造国民党内部倾轧的舆论。>黄兴致函闸北警局及公共租界总巡捕,申明如能拿获凶手,即赏银1万元。>3月22日晚,案情即露端倪。一个国民党员带着一个古董字画商王阿法来到英租界的巡捕房。王阿法说,一周前,有个叫应夔丞的拿出一张照片,叫他谋办照片上的人,愿出酬金1000元。王阿法未应允。而后当看到报纸上登出宋教仁遗像,才恍然明白应夔丞叫他暗杀之人正是宋教仁。>英国巡捕根据这一秘报,在迎春坊妓院将应夔丞抓获。并立即前往其家中搜查,在应家发现了一人神色慌张,带回巡捕房审讯,发现此人正是暗害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随后又在应夔丞家中查获了大量公文,并抄出手枪一支。经认定,枪内子弹与宋教仁体内取出子弹型号相同。>与此同时,沪军都督陈其美命上海电报局局长吴佩潢详查“宋案”前后各地来往电报,发现在此期间应夔丞与北京国务院内务部秘书洪述祖迭有电报往来。在应家查获的公文中,也搜出同样内容的密电和信函。这些函电表明应夔丞与洪述祖是暗杀的主凶,而洪述祖又受命于国务总理赵秉钧。世人皆知洪述祖、赵秉钧两人是袁世凯的心腹。一时之间,案情似乎已水落石出,幕后主使非袁世凯莫属。>黄兴愤然写了一幅挽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国民党人经过半个月交涉,4月16日,上海租界公审公廨才同意将应夔丞、武士英两犯移交上海检察厅接管。江苏都督程德全在革命党人强烈要求下,提出在上海组织特别法庭,并在4月26日将搜缴的全部证据公布于众。> >宋教仁遇刺案,使一度缓和的南北关系迅速紧张起来。袁世凯陷入政治上的被动局面,赵秉钧也被迫于5月1日称病离职。孙中山力主乘民气高涨之际武力讨袁,提出“联日”、“速战”,组织军队先发制人。但黄兴与胡汉民、谭延闿等多数革命党人认为南方军队准备不够,主张法律解决,通过国会中的合法斗争来制裁袁世凯。但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已势成水火,兵戎相见已经不可避免。>百年后的今天,宋教仁遇刺案究竟何人主使,学术界仍存在分歧。有学者就认为,宋案多有蹊跷之处,陈其美有更大的嫌疑。>但毫无疑问的是,宋案是民国政治史上的悲剧,政党政治的梦想随之彻底破灭,政治暗杀则被后起者仿效,良性政争仍然遥遥无期。

相关参考

南北朝分裂日久终于统一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像仿于罗马帝国分裂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

历史人物 民国八大风云人物的原配夫人都是谁

  是个很特殊的年代,在那个两极分化的年代里,主权沦丧、军阀混战、社会动荡、饿殍遍地,中华民族灾难不断……但另一方面,自由民主的文化和思想在战火和动荡中茁壮成长了起来,黑暗的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在中国近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不休,为何却没有一个搞独立

文/寂寞的红酒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在民国时期,国内一盘散沙,各路军阀混战不休,军阀派系换了一茬又一茬。不过别看各路军阀割据一方,又打来打去,但却没有一个宣布脱离中国独立。很多人不禁

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死:揭秘梁武帝饿死寺庙之谜

导读: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

历史人物 宋教仁与孙中山之间的关系 宋教仁有没有妻子后代

  宋教仁与孙中山同样都是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是中华民国初期领导层的主要成员。正是在他们这些人的不懈奋斗之下,才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中国国民步入了民主时代。  宋教仁与孙中

为什么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孙中山的政敌。因此在中国国民党的正统史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论中都将他们打入了另类。一、宋教仁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原同盟会中华兴会的创始人

历史人物 盘点后人对宋教仁的评价

  宋教仁简介: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国临时

历史人物 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死:揭秘梁武帝饿死寺庙之谜

  导读: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

宋教仁与孙中山之间的关系 宋教仁有没有妻子后代?他的后代又在哪儿?

  宋教仁与孙中山同样都是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是中华民国初期领导层的主要成员。正是在他们这些人的不懈奋斗之下,才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中国国民步入了民主时代。  宋教仁与孙中

宋教仁百年祭

百年辛亥,有两位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革命前驱――宋教仁和吴禄贞。他们,一个被尊为“民国宪政之父”,一个被追授为“民国大将军”;两人都在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十字路口遭人暗杀,遇害时都是英年31岁。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