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枣祗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我会努力奋斗直到亮瞎你们的双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枣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枣祗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因他英年早逝,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有限,但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贡献>潜心农桑>在东阿县的历史上,不乏德才兼备的贤臣良吏,东汉末期的县令枣祗称得上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枣祗对农业生产很有研究,他深知民以食为天,主张治理地方,必须以农为本,注重农桑。他任东阿县令期间,正值东汉末期。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大片肥沃的上地被废弃荒芜,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当时,不仅老百姓难以维持生活,就连各军阀的部队也都普遍缺乏粮晌。袁绍的军队在河北靠采摘桑椹充饥;袁术的军队在江淮靠捞水草、摸蚌蛤维持,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景。有的军队因没有粮食而散了伙。枣祗在这种混乱异常的情况下,潜心发展农桑,使得当时的东阿,家家植桑养蚕,户户粮食满仓。东阿如此富庶,惹得当时的一些军阀垂涎三尺。袁绍曾三番五次劝说枣祗归附于他,并以高官厚禄相许。枣祗深知袁绍的为人,便屡次之回绝了。公元194年,曹操失去兖州,无立足之地,因得到枣祗和东阿军民的接济与支持,才转危为安。这样以来,枣祗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枣祗在发展农桑上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人物,特别是后来在帮助曹操推行屯田制度上,更显示出杰出的才能和超众的卓识。怀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在当时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年代,深知若想打败强敌,完成统一大业,就必须做到强兵足食。>牛输谷法>公元196年,曹操迁都许昌后.傅着手发展生产,推行一种新生产方式--"牛输谷法"。规定官府把耕牛租给佃农使用,佃农便以租的耕牛多少,交纳谷粮(或赋役)。这在当时,虽然也是一项可行的办法,但不能尽快收到较大的效果。东阿县令枣祗看出了这一问题,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屯田的建议。枣祗的屯田制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起劲的一个要数军祭酒候声了。他认为屯田制不足取,于官于民都无利。实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对台戏,是异想天开。曹操在屯田问题上犹豫不决。枣祗没有被朝中多数官僚的非议所吓倒,到处游说,宣传屯田制的主张。他不止一次地对曹操说,实行牛输谷法是广种薄收,漫天撒网,效果不大。若是遇到水旱之灾,更是收不成东西。唯有实行屯田,集中大批人力与物力,集体耕种和收获,当年就能得到较好的收成,能较快改变军队粮食不足的现状。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曹操权其利弊,终于采纳了枣祗的建议,并把枣祗由东阿县令提拔为屯田都尉,还配备了懂作农业生产的韩浩做他的助手,具体做这项工作。为了避免臣僚再发议论,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令中说:"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汉武帝因实行了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同时广泛招募流亡的农民,把一些无主的土地租给他们耕种,进行屯田。在枣祗和韩浩的精心管理下,屯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获粮食百万斛(念hu,古代量器,一斛十斗)。就连那些反对屯田的人,也都伸出大拇指,称赞屯田确实好。因此,曹操下令,所属郡县,都要配备一些值农业生产的官员,广泛实行屯田。>仓储积所在皆满>数年以后,北方大半个中国,由原来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景象,变为"仓储积所在皆满",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为曹操征伐四方,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使得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园,安居乐业。>>评价>曹操:"故陈留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始共举义兵,周旋征讨。后袁绍在冀州,亦贪祗,欲得之祗深附托于孤,使领东阿令。吕布之乱,衮州皆叛,唯范、东阿完在,由祗以兵据城之力也,后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后,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反复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大收不可得复改易。祗犹执之,孤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洒侯声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如祗议,于官便,于客不便。"声怀此云云,以疑令君。祗扰自信,据计划还白,执分田之术。孤乃然之,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祗兴其功,不幸早没,追赠以郡,犹未副之。今重思之,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过也。祗子处中,宜加封爵,以祀祗为不朽之事。">陈普:"千里无烟已十年,一朝许洛翠秧田。乾坤渠肯容曹操,聊为苍生解倒悬。">蔡东藩:峻与祗戮力劝耕,才阅数年,得积谷数百万斛,且令州郡各置田官,所在丰饶。操因此得用兵四方,不劳输运,卒能战胜攻取,兼并群雄;曹氏功臣,祗峻当居首列!比诸两荀一郭,殊不相让。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曹操统一全国,部下枣祗功不可没

历史上的曹操统一全国,离不开这一个决定,部下枣祗功不可没。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直接步入正题。公元一九六年,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就在西迎的途中

历史人物 任峻和枣祗被曹操低估了么?他们的贡献可能不比荀彧低

三国里,要数曹操身边最不缺能人谋士,毕竟颍川在曹操这边,从颍川出来的谋士数不胜数。其实曹操身边的5大谋士都非常出名,其中荀彧和郭嘉我们肯定最熟悉。不过从治理国家的方面来看,任峻和枣祗的贡献也非常大,只

屯田这事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原题目:枣祗:屯田这事我照样有谈话权的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粮食对人们生活十分主要,古今都不破例,“断粮”也是战争中常见的手段,粮道、汲道都是要重点保障的。本篇就来聊聊枣祗zhī。案《晋书・

屯田这事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原题目:枣祗:屯田这事我照样有谈话权的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粮食对人们生活十分主要,古今都不破例,“断粮”也是战争中常见的手段,粮道、汲道都是要重点保障的。本篇就来聊聊枣祗zhī。案《晋书・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曹魏屯田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曹魏屯田制东汉末年曹操和三国时期魏国实行的土地制度。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曹操为保证军粮供应,发展自己势力,于196年接受部下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实行屯田,第

如何评价商鞅以及商鞅变法? 商鞅的历史评价

商鞅的历史评价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负面评价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

历史对嘉庆的评价,嘉庆皇帝的历史评价

嘉庆皇帝的历史评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毛毛虫链接:://zhihu/question/23368573/answer/37512254来源:知乎嘉

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评价 怎么评价贞观之治

怎么评价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就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正因为唐太宗对国家发展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那么面对如此盛世,对贞观之治的评价有哪些呢?唐太宗剧照因为隋

如何评价商鞅以及商鞅变法? 商鞅的历史评价

商鞅的历史评价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负面评价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

如何评价太祖一生,名人怎么评价毛泽东

名人怎么评价毛泽东斯大林指出:“看来这是一位天才的统帅,……表现出了大无畏精神和雄才大略……中国将来是未来的世界革命中心,你们的毛泽东同志就是世界革命的领袖。”金日成说:“(毛泽东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