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陆巷有位明朝宰相王鏊,你知道吗

Posted 宰相

篇首语: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陆巷有位明朝宰相王鏊,你知道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陆巷有位明朝宰相王鏊,你知道吗

提到苏州东山农家乐旅游景点,陆巷古村一定是个热门景点,那么东山陆巷深处的荣耀你了解多少?深秋,苍穹深邃,置身于东山陆巷古朴而厚重的惠和堂,会让人恍惚。那空旷旷的桌桌椅椅竟仿佛动了起来,脑海里闪现出唐伯虎、祝枝山等一干江南才子与一位长者谈禅论机的画面。长者,便是这所宅院的主人——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元老,内阁大学士王鏊(1450年—1524年)——当地人称之为宰相。> >东山出了位宰相,这应该是没有多少异议的。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但其后来的功能却已基本与宰相无疑。大改革家张居正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论才情,王鏊或许不输于张居正。然而,世事却又是如此的不同。多少年来,许多人对唐伯虎等江南才子坚决不仕感到不理解。但是,只要你了解了他们的“探花师傅”王鏊的经历后,就可以找到真正的答案了。>王鏊的祖辈以经商为主,曾祖父王彦祥、王惟贞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但是,商人即使富可敌国,社会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从王鏊的父亲王琬起,开始了读书入仕之路。其父王琬,曾官光化知县。从一开始,王鏊就展现出特别的读书能力,8岁能读经史,12岁能作诗,16岁随父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一出,国子监诸生就争相传颂,一些大臣都称他为天下奇士。明成化十年(1474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翌年,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又翌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一时盛名天下。>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他本来高中“状元”,但遭主考官商辂改之。这商辂是明朝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的第一人,商也因此平步青云,官至内阁大学士。而王鏊殿试的主考恰是商辂,商见王已中“二元”,便将其从状元下推两格至“探花”,使自己仍能保持“三元”的记录。王鏊虽与“三元”无缘,但他仍以“高考”的最好成绩名盛天下。在那个时代,考得好基本就意味着仕途光明。王鏊的仕途自此顺风顺水。1488年,孝宗即位,王鏊被进为侍讲学士,充任讲官。当时孝宗宠信李广,整日在李广陪伴下游玩。王鏊便以周文王勤政的典故反复劝谏,终使孝宗感动,在选择太子僚属时,就命他兼任谕德,不久转少詹事,擢吏部右侍郎。1506年,也就是武宗正德元年,王鏊再得升迁,进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12月,进为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次年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位极人臣的宰辅。>王鏊的仕途虽然顺畅,但为官却并不爽心,因为他不但遇到了历史上出了名坏的大太监刘瑾,还遇到了历史上被称为最荒唐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遇到这样的主,王鏊的满腹经纶终成摆设。有明一朝,多太监横行,但也从不缺少铁骨铮铮的文臣。王鏊大概也能称得上吧。面对刘瑾一伙残害忠臣,王鏊不止一次地拍案而起,保下一批忠臣。然而,随着刘瑾一伙把持朝纲的深入,以及正德皇帝的荒淫,王鏊孤军奋战,独木难支,难以挽回局势。>此时的王鏊想到了“隐”。可以说,仕与隐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永恒的两难抉择——放下既有的权力,对任何人都是莫大的考验。所以,陶渊明历来只是那些不得志文官的意淫对象,但真让他去做陶渊明,他反而不干了。这一点,王鏊做到了——陶渊明只是一名升斗报酬的县令,而王却贵为一朝宰辅,放下一切,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也或许,他从弟弟那里得到了某种启示:王鏊之弟王铨,也是举人,曾被推荐去杭州府做官,但他不愿为官,拒不上任。在京任职的王鏊曾修书赞扬其弟,称自己“输与伊人一着高”。>正德四年(1509年),王鏊接连三次上疏辞职。刘瑾对王鏊既恨又怕,于是怂恿皇帝准其去位;5月,王鏊以武英殿大学士致仕还乡。此后,朝廷大臣多次交相荐举,王鏊终不肯再复出。放下了权力,就等于把脖子伸到了别人的刀下。刘瑾想置之于死地——据说王鏊在告老还乡时,因顺口向皇上要求西太湖养养金鱼,就被刘瑾趁机诬陷,说小小太湖连三州(苏州、常州、湖州),团团围困八百里,王鏊湖中养鱼是假,屯兵谋反是真。好在正德皇帝虽然荒淫,但未听信刘瑾的谗言,王鏊得以保住了项上人头。>教出江南才子唐伯虎、祝枝山。不过,教训是深刻的。回归故里的王鏊谢绝一切官场来往,只是简单置了点产业,埋头做起了学问,间或流连于山水,时称“天下穷阁老”。史书称其“不治生产,惟看书著作为娱,旁无所好,兴致古澹,有悠然物外之趣”。潜心学问,文章尔雅,议论精辟,使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之一变。著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正是在这一时期,王鏊教出了唐伯虎、祝枝山等江南才子。古语云:“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王鏊打破了这一古语。然而,正是他有了为官的深刻体会,也才教出坚决不仕的出名才子——他们的老师已经证明了,所谓仕途的种种美好,都是骗人的货,人世间最美好的生活,无过于纵情山水。对于王鏊的学问,可以从弟子唐伯虎的评价窥其一斑:“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而对于王鏊的为人,则可以从另一位明朝大名人王阳明那里窥得一斑。>王阳明(1472年—1529年)比王鏊小了二十多岁,然阅尽世事的他却是个孤傲之人,曾对王鏊的“退隐”表示不屑。然而,当他真正看了王鏊的文章,并拜访相谈之后,他折服了,说:“王公深造,世未能尽也!”这或许是正德十四年的事情。这一年,宁王朱宸濠妄图效仿永乐帝,扯旗造反。对于这个宁王,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一位。然而,这宁王与永乐帝完全不是一个等级,身为小小御史的王阳明左右捭阖了一下,就将其消灭了。大概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得以来到太湖,在东山陆巷会晤了王鏊。>隐居乡间的武宗宰辅。或许,若不是王阳明灭了宁王,还会上演一场皇帝会见乡间老臣的场面。话说宁王造反,“崇刘瑾,修豹房”的小皇帝朱厚照不但不惊,反而大喜,自封为威武大将军,亲自领兵平叛——他早已不满足于在国都里潇洒,要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一走,顺便为“豹房”搜罗点美女。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看到这,你是否想到了由大S和任贤齐主演的《龙凤店》?只是,现实中的皇帝,可没电影中那般多情。>然而,才出兵不久,王阳明那厮就把宁王活捉了。没事,把他放了,我再来捉一回。于是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再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胜利。不过,已没有理由再往南去了,也不想回北京,咋办?就在当地转悠下吧。只是这一转悠不要紧,小命可就保不住了: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垂钓,不慎掉入水中,虽被左右救起,但身体每况愈下,数月之后,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三年之后,也就是嘉靖三年(1524年),隐居乡间的武宗宰辅王鏊也病逝了,享年75岁。逝世后,追封太傅,谥“文恪”。一年后,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居正(1525年—1582年)降世了,这位王阳明的信徒将在嘉靖之后的万历年间掀起拯救大明王朝的改革之举。有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荫庇后世甚至福泽绵长,几乎让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人都心有所愿而又力有不逮。不过,王鏊给我们了一个意外的佐证:王鏊之后,王氏人才辈出,名人不断,有王禹声、王世琛、王季绪、王季玉、王守融、王守武、王守觉等。或许,这与其“诗书传家”的言传身教有关。而王鏊本人,也因教出文徵明、祝枝山、王宠、唐伯虎等“风流才子”而让天下侧目。想到此,不由得感慨:静谧惠和堂,人世活课堂。

相关参考

你听过花木兰代父从军但你知道商代有位王后兼任将军吗

商代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沙场甜姐儿」,她是令学者们啧啧称奇的一位王后,不仅多次带兵打仗,她为战争募集的兵力更是目前所见最多的一次。她的丈夫——商王武丁,多次为她的生育与病痛焦虑不已,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历史秘闻 你听过花木兰代父从军但你知道商代有位王后兼任将军吗

商代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沙场甜姐儿」,她是令学者们啧啧称奇的一位王后,不仅多次带兵打仗,她为战争募集的兵力更是目前所见最多的一次。她的丈夫——商王武丁,多次为她的生育与病痛焦虑不已,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明朝 王鏊生平简介?王鏊历史评价?

王鏊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他的父亲王琬,是光化县的知县。按明朝制度,七品官以上的子弟可直接进入国学读书,称为荫监生。所以王鏊自幼随父在国

春秋战国 你知道“窃符救赵”的故事吗

  信陵君,原名叫魏无忌,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史称魏公子,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贤名的一个。>>  信陵君门下有3000门客,由于他待人真诚,大家都愿为他效力。有一次,他得知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有位

中国历史 你知道曾有哪位藏族政治家担任过元代中央王朝的宰相吗?

元代是我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元世祖忽必烈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制定并推行了许多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起用大批外族人担任中央王朝的高官。在当时中央王朝的高

中国历史 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兵部尚书于谦率军击退前来进犯北京的蒙古瓦剌大军的战役。瓦剌是蒙古族的一支。15世纪中期,他们控制了整个蒙古高原,成为元以后最大的蒙古汗国。瓦剌的首领也先经常率兵

明朝两大机构东厂和西厂的区别你知道吗?

凡事关于明朝的电视剧,几乎都会有东厂和西厂出现,东厂和西厂是纯粹的特务机构。只有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锦衣卫是皇帝的护卫亲军(卫队),只有它的下属机构“镇抚司”可以侦查

明朝两大机构东厂和西厂的区别你知道吗?

凡事关于明朝的电视剧,几乎都会有东厂和西厂出现,东厂和西厂是纯粹的特务机构。只有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锦衣卫是皇帝的护卫亲军(卫队),只有它的下属机构“镇抚司”可以侦查

項羽身邊有位謀士,他的名字叫范增,你知道他有多厲害嗎

熟悉西漢建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漢高祖是在打敗了項羽(即項王)後才得到了建立漢朝的機會。而用他自己總結出的觀點來說,他之所以能夠在跟項王較量的過程中取得最後的勝利,主要跟兩大因素有關:一是他身邊聚集著非

历史人物 嘉靖皇帝的铁腕你知道吗

嘉靖皇帝的铁腕你知道吗?大臣想架空他反被他贬谪他乡!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是历史上君主专制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开始,朱姓统治者们实行的就是皇权专制化,他们将朝中大权完全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