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况钟的后人 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况钟的后人 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况钟的后人 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
况钟 况钟是明朝官员,曾任礼部郎中、苏州知府等职,他三任苏州府,长达13年。任职内成绩斐然,是一位勤于政事、清廉公正、深得百姓爱戴的清官,苏州人民赞他为“况青天”,与包拯、海瑞并列中国民间三大青天。那么,历史上对况钟的评价都如何呢? 况钟的后人 >况钟>况钟祖上是南宋迁居靖安的况升,他的父亲况仲谦是个遗孤,被黄胜祖收养。>况钟有一个后人况廷秀,曾在《太守列传编年》一书中记载了况钟生平事迹。>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 >况钟>况钟出身贫寒却刻苦学习,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无私,“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理义,处事明敏”,为官多年深得百姓爱戴,也得到了杨士奇等重臣的赏识。他任职期间为百姓们做了许多好事,曾为百姓奏免赋税粮七十余万石,锄豪强、扶良善,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可以说是明朝清官的代表之一。>著名清官海瑞评价他:“胜作十年救时宰相。”>名臣杨士奇评论道:“十年不愧赵清献,七邑重逢张益州。”>明代思想家李贽赞他:“大抵钟为治,专戢豪狡,抚善良。”>张廷玉在《明史》中称:“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舒梦兰写道:“太守祠前面女墙,城南犹认况家坊。姑苏逸事乡人道,两字青天万古香。”相关参考
况钟(1383--1443),生于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他一生大部分为黄姓,到41岁时才恢复祖姓况。要清楚这其中的原由,还要追溯到况钟的祖父况渊。况渊生活在元朝末年。当时恰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昆曲名作《十五贯》,至今传唱数百年。剧中那不畏强权的知府况钟,也就「”圈粉”了数百年。但剧中况钟的顶头上司,那位智商不在线胡乱冤枉好人的巡抚周忱,自然也在观众里拉了仇恨。甚至早
一提到苏州,脑中的景象都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小桥和流水,让很多人都向往。但是,在明朝,苏州可是江南地区最昏暗的地方。朱瞻基上位之后,立刻就派人到了江南苏州,大力惩罚贪腐的官吏,这个派去的人就是况钟。苏州
况钟(1383~1442),中国明代大臣。字伯律,号龙冈,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人。宣德五年(1430)为苏州知府,帝亲赐敕书,许以便宜行事。时苏州府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况钟为人刚正廉洁,有治剧
一段《十五贯》的戏剧故事,使况钟成为妇孺皆知的清官。而历史上的况钟,也并不亚于戏剧中的况钟,他出身吏员,深知官场的积弊,为官后奖善惩恶,被百姓奉之若神。他任苏州知府十二年,“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
况钟(1383―1442)明江西靖安人字伯律。出身小吏。永乐时历任礼部主事、郎中。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严惩贪吏与巡抚周忱奏请减免江南重赋。创“刚运簿”设置“济农仓”。连任苏州知府十三年。卒
长篇历史小说--况钟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6节收拾停当已近丑初,况钟才进卧室。卧室外面是府衙后花园,窗外一排芭蕉树。月光射进来,把肥大的芭蕉叶投影在蚊帐上。夜风
没有查到“匡钟”的资料,应该是“况钟”。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汉族,靖安(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宣德五年(1429年)出任苏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
智能儿和秦钟是《红楼梦》中的又一对苦命鸳鸯,一个是身在佛门,一个是出身寒儒薄宦,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为世俗所认可。文中对他们两个的爱情,描述甚少,他们是如何相爱,如何定情的,只大致而过。 互许衷情,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东汉五原郡九原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