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法海,唐朝宰相裴休送子出家
Posted 法海
篇首语: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法海,唐朝宰相裴休送子出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法海,唐朝宰相裴休送子出家
民间故事《白蛇传》里镇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据史载,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而流传民间的《白蛇传》中那个神通广大、干涉青年婚姻的法海和尚只是托名讹传而已,与法海禅师无涉,也算是“身后是非谁管得,满场听说蔡中郎”的另一个版本。>裴休送子出家>>1、裴休送子出家>法海禅师之父裴休,是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唐代河内(河南济源)人。进士出身,官至宰相,虔信佛法,尤好参禅。裴休在禅宗史上,与当时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大夫等居士齐名,均为著名的大居士。他与沩山灵祐同门,精通《华严》教旨与禅宗心要。>裴休在宰相任上,操守严正,著述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裴休在任“宽惠仁厚、屏息贪欲,更不贪恋钱财、不弄权术、不食荤腥”,常散私财用于施舍、兴学、修寺等善行。武宗灭佛时,裴休以重臣之职,尽抛功名利禄,赤心一片,卫护圣教,使佛教在短短几年内复兴。>裴休送子出家的因缘是由于皇子重病,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有高僧点拨:远离红尘,可得性命。裴休闻知,便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一来解皇上之忧,尽臣子之忠;二来可使自己的孩子解脱红尘之苦;三来也了却自身入佛门修行之愿。对此举动,皇上大为感动,以重礼相待。裴休亲自送子入住沩山密印寺。住持灵祐闻讯大喜,曰:“宰相之子代皇子出家,功德无量,出家敝寺,为山门大壮颜色。”遂赐号“法海”。>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学士。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便利用代皇子出家的机缘送子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劝勉其精勤向道,莫荒废出家修道的大好机缘。>汝及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莫容易。>烧香换水要殷勒,佛殿僧堂勤扫拭。>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说处去。>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争闲气。>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点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细读这首《警策箴》,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在孩子出家前略显絮叨的叮嘱:在寺院中要勤快,烧香换水、扫洒殿堂、修学诵经,不要偷懒。举止要从容文雅,不要顽皮嬉戏。出门办事,应当向寺院执事说明去处。与人相处,要尊老爱幼,谦恭礼让,不要因为自己出身显贵而自大逞强。其中,“莫在空门争闲气”一句说得真是既亲切又智慧。>考虑到儿子过惯了好日子,一入佛门肯定会有所不适应。裴休告诫儿子在佛门中过的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日子,应该随缘随分,不可贪求衣食的享受,要看破“紫罗袍”与“黄金贵”这些世间荣华的虚浮,应该真正用心修道,精勤用功,礼拜如来,求得智慧,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相关参考
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法海禅师不仅以苦行著称,而且他还建寺度众
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法海禅师不仅以苦行著称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法海,他的身世背景有多好,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法海,俗名为裴文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在《白蛇传》中有一幕很出名,那就是“水漫金山”,法海将许仙诱入金
一部《白蛇传》将高僧法海塑造成拆散别人家庭的坏人,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上真实法海的神秘面纱,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法海,俗名为裴文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在《白蛇
一部《白蛇传》将高僧法海塑造成拆散别人家庭的坏人,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上真实法海的神秘面纱,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法海,俗名为裴文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在《白蛇
裴休出身名门、博学多才,工诗画、擅书法,在政治上则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很有政绩。裴休的书法颇受赏识,《圭峰禅师碑》是他如今仅存的作品,他的书法率意天成又有严谨之处。裴休书法裴休擅长书法,以欧阳询
人物生平四度入相崔胤,字昌遐,晚唐大臣。生于公元853年,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及第,王重荣当时任河中节度使,曾辟请他为从事。后来,他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不断得到升迁。唐大顺年间,崔胤历任兵部、吏
(625年-706年),字孟将,中国襄州襄阳人,曾与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发动神龙革命,迫禅让予唐中宗,因而复辟。后得罪韦皇后、武三思,因而被贬至。> 中进士后,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689年)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 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 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
最近央视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 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 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